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E-R模型中的一个联系(非ISA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如果联系是1:1的,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的键均可作为关系模式的键。

  • A、属性集
  • B、实体集
  • C、联系集
  • D、规则集

参考答案

更多 “E-R模型中的一个联系(非ISA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如果联系是1:1的,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的键均可作为关系模式的键。A、属性集B、实体集C、联系集D、规则集” 相关考题
考题 ●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一个1:n联系如果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将 (41) 及联系的属性均作为该关系的属性,关系的键为 (42) ;也可将一端的码及联系的属性合并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关系模式中,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关系的键为 (43) 。某关系R(A,B,C,D)有函数依赖A→B,BC→D,D→A,下面函数依赖中 (44) 不蕴含于已知依赖集。(41) A.一端实体的主键B.各实体主键的组合C.n端实体的主键D.任意一个实体的主键(42) A.一端实体的主键B.各实体主键的组合C.n端实体的主键D.任意一个实体的主键(43) A.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原关系模式的键B.一端实体的主键C.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原关系模式的键和一端实体的主键的组合D.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原关系模式的键或一端实体的主键(44) A.D→BB.AC→BDC.BC→ADD.BD→AC

考题 下列关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模式,联系本身的属性要转换为关系的属性B)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模式,联系本身的属性可以不转换为关系的属性C)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n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D)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考题 下面有关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B一个1:1联系可转换为一个独立关系模式,也可与联系任一端实体对应关系模式合并C一个1:n联系可转换为一个独立关系模式,也可与联系任一端实体对应关系模式合并D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考题 E-R图中一个1:1的联系到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为:联系两端的实体类型转换成两个关系模式,在任一个关系模式中加入另外一个关系模式的键(作为外键)和联系的属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而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只有1个实体与之联系,则实体集A和实体集B之间的联系类型为()。A.1:1B.1:NC.M:ND.N:1

考题 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1个实体(n≥0)与之联系,而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只有1个实体与之联系,则实体集A和实体集B之间的联系类型为()。A.1:1B.1:NC.M:ND.N:1

考题 假设在一个E-R模型中,存在10个不同的实体集和12个不同的二元联系(二联系是指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其中3个1:1联系、4个1:N、5个M:N联系,则这个E-R模型转换成关系的数目可能是()。 A、14B、15C、19D、22

考题 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一个1:n联系如果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将(41)及联系的属性均作为该关系的属性,关系的键为(42);也可将一端的码及联系的属性合并到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关系模式中,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关系的键为(43)。某关系R(A,B,C,D)有函数依赖A→B,BC→D,D→A,下面函数依赖中(44)不蕴含于已知依赖集。A.一端实体的主键B.各实体主键的组合C.n端实体的主键D.任意一个实体的主键

考题 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是实体和联系。ER模型的图形表示称为ER图。联系可以同(37)实体有关。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是(38)。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成3步:首先设计局部ER,然后把各个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一个全局的模型,最后对全局ER模型进行(39),得到最终的ER模型。ER模型向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是把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是关系的键。把一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40),参与该联系类型的各实体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转换(41),其中的键由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决定。A.0个B.1个或多个C.1个D.多个

考题 下列有关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B.一个1:1联系只能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C.一个1:n联系只能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D.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考题 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是实体和联系。E-R模型的图形表示称为E-R图。联系可以同(29)实体有关。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是(30)。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成三步:首先设计局部ER,然后把各个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个全局的模型,最后对全局E-R模型进行(31),得到最终的E-R模型,E-R模型向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是把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是关系的键。把一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32),参与该联系类型的各实体的键及联系的属性转换成(33),其中的键由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决定。A.0个B.1个或多个C.1个D.多个

考题 关系模型可以表示实体集和其属性以及()。A.一个记录内部的联系 B.实体集间的联系 C.字段间的联系 D.关键字和记录间的联系

考题 下列关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B、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C、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D、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考题 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1个实体(n≥0)与之联系,而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只有1个实体与之联系,则实体集A和实体集B之间的联系类型为()A、1:1B、1:NC、M:ND、N:1

考题 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而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只有1个实体与之联系,则实体集A和实体集B之间的联系类型为()A、1:1B、1:NC、M:ND、N:1

考题 关系模型不仅能表示实体集及其属性,而且能表示()。A、实体集间的联系B、一个记录内部的联系C、字段间的联系D、关键字和记录间的联系

考题 层次模型中结点的连线表示相连实体集之间的()。A、联系B、属性C、键D、实体集

考题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可有多个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可有多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B具有()。A、1:1联系B、1:N联系C、N:M联系D、多种联系

考题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可有多个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可有多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B具有()联系。

考题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多个实体与之联系,则实体集A与实体集B就是一对多的联系。

考题 E-R模型中的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如果联系是m:n的,则关系模式的键由与该联系相连的各()的键组合而成。A、实体集B、属性集C、联系集D、规则集

考题 E-R方法的三要素是()A、实体、属性、实体集B、实体、键、联系C、实体、属性、联系D、实体、域、候选区

考题 单选题层次模型中结点的连线表示相连实体集之间的()。A 联系B 属性C 键D 实体集

考题 单选题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可有多个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可有多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B具有()。A 1:1联系B 1:N联系C N:M联系D 多种联系

考题 填空题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可有多个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可有多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B具有()联系。

考题 单选题E-R模型中的一个联系(非ISA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如果联系是1:1的,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的键均可作为关系模式的键。A 属性集B 实体集C 联系集D 规则集

考题 单选题E-R模型中的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如果联系是m:n的,则关系模式的键由与该联系相连的各()的键组合而成。A 实体集B 属性集C 联系集D 规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