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王阳明的“随人分限所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王阳明认为儿童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精力、身体、智力等各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逾越。把这种量力而教的思想称之为“随人分限所及”。这种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的“随人分限所及”原则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这也符合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是正确的。
更多 “王阳明的“随人分限所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相关考题
考题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 12(人),12÷0.5= 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l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

考题 在教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如何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 来:12÷3=4(人),12÷2 = 6(人),12÷1 = 12(人),12÷0.5 =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下列不属于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的一项是() 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随人分限所及 D.六经皆史

考题 王阳明在儿童教育上提倡的原则是(  ) A.“随人分限所及” B.反对“小大人” C.反对体罚儿童 D.主张和谐教育

考题 个别活动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才能进行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

考题 “杂施而不孙”体现了(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考题 ()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

考题 在讲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了出来:12÷4=3(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

考题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认为儿童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和“读书”,提出“随人分限所及”的儿童教育思想是()。A、张焕纶B、张百熙C、王守仁D、朱熹

考题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学不躐等”体现了()。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提出()原则。A、因材施教B、知行合一C、贵于改过D、随人分限所及

考题 单选题“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A 可接受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单选题()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A 朱熹B 陆九渊C 王充D 王守仁

考题 单选题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提出()原则。A 因材施教B 知行合一C 贵于改过D 随人分限所及

考题 单选题在讲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了出来:12÷4=3(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 巩固性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

考题 单选题认为儿童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和“读书”,提出“随人分限所及”的儿童教育思想是()。A 张焕纶B 张百熙C 王守仁D 朱熹

考题 多选题(2015山东)下列表述中,与“盈科而后进”所体现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是()。A不陵节而施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随人分限所及

考题 单选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 巩固性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