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20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试题54

发布时间:2020-09-06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高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试题题型为案例分析题,并且是开卷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带来了案例分析题供大家练习,帮助大家熟悉题型和解答技巧。

案例:

甲单位系一家中央事业单位,已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4年1月,甲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甲单位2013年度的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提出了以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事项:

(1)5月,甲单位经管理层决定,将一栋商铺(价值800万元)出租给某餐饮企业,每年收取租金500万元,甲单位将所取得的租金纳入单位预算,全部留抵本单位。

(2)6月,甲单位用财政补助资金购置专用设备(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在公开招标中,甲单位发现国内A公司生产的同类专用设备已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但报价超出了采购预算10万元。甲单位在采购中,优先购买了A公司的产品,同时按规定程序申请调整了预算。

(3)7月,甲单位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以一栋试验楼为下属单位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4)8月,甲单位根据批准的办公楼扩建项目支出预算(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但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直接委托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接该扩建工程。

(5)12月,按照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甲单位进行了资产清查,发现一台专用设备发生严重损毁。经技术部门认定,该设备已无法使用,并且无残料收回或变现价值,财务部门据此进行了设备核销账务处理。

(6)甲单位当年实际取得的事业收入较批准的事业收入预算数超出60万元。甲单位考虑当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等因素,在年末从该项超收收入中支出40万元以补贴形式一次性发放给职工。

(7)甲单位当年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为1 000万元,当年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实际下达数(不含年初恢复的2012年应返还额度)为870万元,甲单位财务部门据此在2013年末直接确认了“财政补助收入”130万元。

要求:

请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对事项(1)至(7),逐项判断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事项(1)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单位以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单位价值在800万元以上(含800万元的)应当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审批。中央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应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用于收入上缴部门的相关支出,专款专用。

(2)事项(2)处理正确。

(3)事项(3)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单位以国有资产对外提供担保,应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4)事项(4)处理不正确。

理由:扩建工程不符合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的条件,不能由甲单位直接联系确定承建商。

(5)事项(5)处理不正确。

理由: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前的资产损失,单位不得自行进行账务处理;待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后,才可进行账务处理。

(6)事项(6)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发生的非财政补助收入超收部分,原则上不再安排当年的基本支出。

(7)事项(7)处理正确。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各位小伙伴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查阅,希望本文对各位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邯钢)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中心城市、河北省重要工业基地——邯郸。邯钢自1958年建厂投产以来,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销售收入双双超过300亿元,年产钢达800万吨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
20世纪90年代,邯钢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主动推墙入海、走向市场,通过创立并不断深化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经营机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国有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成功典范,被国务院树立为全国学习的榜样,誉为“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21世纪以来,邯钢创新发展,再铸辉煌。250万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国内第一条热轧薄板酸洗镀锌生产线、130万吨冷轧薄板生产线、12万吨彩涂板生产线等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装备相继建成投产,实现了以优质板材为主的产品结构调整,公司板材比达到73%,综合竞争实力产生了质的飞跃。2005年,邯钢在河北省百强企业中名列首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74位,在全国制造业中名列第28位,位居全国纳税百强企业第62位。并成为国际钢铁协会成员单位。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和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献身邯钢、奉献社会,是每一个邯钢人的不懈追求。邯钢人将秉承“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优良传统,“人本为基、成本为纲”的核心理念,“敬业、勤奋、诚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着力打造“精锐邯钢、绿色邯钢”,不断为员工创造美好生活,为客户创造双赢商机,为股东创造丰厚回报,为社会创造宝贵财富,携手共创邯钢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2年,邯钢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均在建设期内投入),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部分)如下:
现金流量表(部分)
单位: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计算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
<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
①净现值;
②包括初始期的非折现投资回收期和折现回收期;?
③原始投资以及原始投资现值;
④现值指数。?
⑤判断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⑥传统的内含报酬率。
⑦假设按照项目的资本成本率再投资,计算修正的内含报酬率。
<3>?、简述净现值法的优缺点。
<4>?、本题是对单一方案进行决策,如果是对多方案进行决策,且方案的寿命周期不同,则使用什么方法进行决策,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
解析:
1.计算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
A=-900+600=-300(0.5分)
B=100-(-300)=400(0.5分)
假设折现率为r,则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
180=200×(1+r)-1
即(1+r)-1=0.9
(1+r)-2=0.81
所以,C=100×0.81=81(0.5分)
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
①净现值
=-800-180+81+437.4+262.44+590.49
=391.33(万元)(0.5分)
②包括初始期的非折现投资回收期
=3+300/400=3.75(年)(0.5分)
包括初始期的折现投资回收期
=4+(590.49-391.33)/590.49=4.34(年)(0.5分)
③原始投资=800+200=1000(万元)(0.5分)
原始投资现值=800+180=980(万元)(0.5分)
④现值指数=1+391.33/980=1.40(0.5分)
或:现值指数=(81+437.4+262.44+590.49)÷980=1.40?
⑤由于净现值大于0,项目是可行的。(0.5分)
⑥NPV=-800-200/(1+IRR)+100/(1+IRR)2+600/(1+IRR)3+400/(1+IRR)4+1000/(1+IRR)5=0
假设IRR=20%,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出NVP=44.78,再假设IRR=24%,代入得到NPV=-71.26
利用插值法,可以计算得出IRR的近似值:
IRR=20% NPV=44.78
IRR=x% NPV=0
IRR=24% NPV=-71.26
(24%-x%)/(24%-20%)=(-71.26-0)/(-71.26-44.78)
X%=21.54%(2分)
⑦回报阶段的现值=81+437.4+262.44+590.49=1371.33(1分)
投资阶段的现值=800+180=980(1分)
因为180=200×(1+r)-1
即(1+r)-1=0.9,所以(1+折现率)=1/0.9
所以MIRR=(1371.33/980)1/5×(1/0.9)-1=18.83%(1分)
3.净现值法的优缺点:第一,净现值法使用现金流而非利润,主要因为现金流相对客观;第二,净现值法考虑的是投资项目整体,在这一方面优于回收期法。回收期法忽略了回收期之后的现金流。如果使用回收期法,很可能回收期长但回收期后有较高收益的项目被决策者错误地否决;第三,净现值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尽管折现回收期法也可以被用于评估项目,但该方法与非折现回收期法一样忽略了回收期之后的现金流;第四,净现值法与财务管理的最高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紧密联结。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代表的是投资项目被接受后公司价值的变化,而其他投资分析方法与财务管理的最高目标没有直接的联系;第五,净现值法允许折现率的变化,而其他方法没有考虑该问题。(2分)
4.对于寿命周期不同的项目,可以使用重置现金流法和等额年金法进行决策。(1分)
①重置现金流法:假设投资项目可以在终止时进行重置,通过重置使两个项目达到相同的年限,然后比较其净现值。(1分)
②等额年金法:这一方法基于两个假设:一是资本成本率既定;二是项目可以无限重置。在这两个假设基础上,通过净现值和年金现值系数计算出项目净现值的等额年金,等额年金较高的方案则为较优的方案。(1分)

前进科技为上市公司,2016 年度、2016 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6 年度有关资料
①1 月 1 日,前进科技以银行存款 4000 万元和公允价值为 3000 万元的专利技术(成本为 3200万元,累计摊销为 640 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 15%的有表决权股份,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乙公司股份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此前,前进科技与乙公司及其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 40000 万元。
②2 月 25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 4000 万元;3 月 1 日,前进科技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
2.2017 年度有关资料
①1 月 1 日,前进科技以银行存款 4500 万元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受让取得该公司 10%的股份,并向乙公司派出一名董事。
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40860 万元;X 存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分别为 1200万元和 1360 万元;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②3 月 28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上年度现金股利 3800 万元,4 月 1 日,前进科技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款项存入银行。
③12 月 31 日,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 200 万元,乙公司已将其计入
资本公积。
④至 12 月 31 日,乙公司在 1 月 1 日持有的 X 存货已有 50%对外出售。
⑤乙公司 2017 年度实现净利润 5000 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前进科技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同;均按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前进科技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 2016 年末和 2017 年末均未出现减值迹象;
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

编制前进科技 2016 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2016 年,1 月 1 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7000
累计摊销640
贷:无形资产 3200
营业外收入440
银行存款4000
2016 年,2月5日宣告分配上年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600
贷:投资收益600
2016 年,3月1日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应收股利 600

光明能源为上市公司,2014~2015 年通过合营安排等,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情况如下:
(1)光明能源经过可行性论证,为进军未来中长期的市场新热点项目,与通达公司(简称 B)、
兴达公司(简称 C)签订了一项安排:光明能源在该安排中拥有 50%表决权,B 拥有 30%表决权,C拥有 20%表决权。明光公司、B、C 之间的合同安排规定,对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定至少需要 75%的表决权。据此,能够行使决策权的唯一情况就是光明能源和 B 公司的一致行动。
(2)光明能源从积极参与电力改革出发,经过可行性论证,为打造对电力终端销售市场的主动性渗透,与 E 公司、F 公司安排一项涉及三方:光明能源在该安排中拥有 50%的表决权,E 和 F 各拥有 25%的表决权。三方之间的合同安排规定的合营协议,对安排的相关活动作出决策至少需要75%的表决权。据此,据此,能够行使决策权的两种情况就是光明能源和 B 公司的一致行动,或者E 和 F 公司的一致行动。
(3) 2010 年 1 月 20 日,光明能源与乙公司签订购买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非上市公司)60%股权的合同。合同规定:以丙公司 2010 年 6 月 30 日评估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为基础,协商确定对丙公司 60%股权的购买价格;合同经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购买丙公司 60%股权时,光明能源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4)购买丙公司 60%股权的合同执行情况如下:
①2010 年 3 月 15 日,光明能源和乙公司分别召开股东大会,批准通过了该购买股权的合同。
②以丙公司 2010 年 6 月 30 日净资产评估值为基础,经调整后丙公司 2010 年 6 月 30 日的资
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如下:

上表中固定资产为一栋办公楼,预计该办公楼自 2010 年 6 月 30 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 20 年、净残值为 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上表中无形资产为一项土地使用权,预计该土地使用权自 2010 年 6 月 30 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 10 年、净残值为 0,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该办公楼和土地使用权均为管理使用。
③经协商,双方确定丙公司 60%股权的价格为 5500 万元,光明能源以一栋办公楼和一项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光明能源作为对价的固定资产 2010 年 6 月 30 日的账面原价为 28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600 万元,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 2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4000 万元;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 2010 年 6 月 30 日的账面原价为 2600 万元,累计摊销为 400 万元,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为 2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500 万元。2010 年 6 月 30 日,光明能源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股权过程中发生的评估费用 120 万元、咨询费用 80 万元。
④光明能源和乙公司均于 2010 年 6 月 30 日办理完毕上述相关资产的产权转让手续。
⑤光明能源于 2010 年 6 月 30 日对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并取得控制权。
(5)丙公司 2010 年及 2011 年实现损益等有关情况如下:
①2010 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1200 万元(假定有关收入、费用在年度中间均匀发生),当年提取盈余公积 120 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
②2011 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1600 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 160 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
(6) 2010 年 7 月 1 日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引起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7) 2012 年 1 月 2 日,光明能源以 2500 万元的价格出售丙公司 20%的股权。当日,收到购买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的价款,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光明能源在出售该部分股权后,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降至 40%,仍能够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但不再拥有对丙公司的控制权。
2012 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800 万元,当年提取盈余公积 80 万元,未对外分配现金股利。丙公司因当年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 300 万元。
(8)其他有关资料:
①不考虑相关税费因素的影响。
②光明能源按照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
③不考虑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的内部交易。
要求:

分析情形(1),并判断其表述正确与否?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情形(1)处理正确。根据合营安排的规定,尽管光明能源能够否决所有决策,但是光明能源没有控制该安排,因为光明能源需要获得 B 的同意。合同安排条款要求至少需要 75%表决权才能对相关活动作出决策,意味着光明能源和 B 共同控制该安排,因为没有光明能源或 B 的同意,无法对相关活动作出决策。这也是唯一能够形成形成权的条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