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2021-04-13)

发布时间:2021-04-13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共49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和不定项。小编为您整理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逐步结转分步法包括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其中,综合结转分步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2、某企业产品入库后发生可修复废品一批,生产成本26万元,返修过程中发生材料费1.5万元、人工费用1万元、制造费用2.6万元,废品残料作价0.1万元已回收入库。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为()万元。【单选题】

A.5.5

B.31

C.5

D.2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正确: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不属于废品损失,因此可修复产品净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应收赔款=(1.5+1+2.6)-0.1=5(万元)。

3、生产甲产品有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要240小时,第二道工序要160小时,已知第一道工序没有在产品,第二道工序有200件在产品,平均完成进度是6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是()件。【单选题】

A.120

B.168

C.80

D.2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正确: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240+160×60%)/(240+160)×100%=84%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二道工序在产品数量×第二道工序完工率=200×84%=168(件)。

4、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的有()。【多选题】

A.战略导向原则

B.融合性原则

C.适应性原则

D.成本效益原则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ABCD均正确。

5、某企业有甲、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某月交互分配前,甲、乙车间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分别为89 000元和90 000元。甲车间向乙车间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 200元,乙车间向甲车间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 000元。当月,甲车间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为()元。【单选题】

A.85 000

B.84 000

C.85 500

D.87 8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正确:甲车间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89 000-3 200+2 000=87 800(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初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是( )。

A.经济职权

B.法律事实

C.法律事件

D.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核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的区分。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作为法律事实,都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其区别在于法律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法律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2年后可以取出的本利和为( )元。 A.211.55 B.215 C.256.25 D.315

正确答案:B
由于是单利计息,所以存款的终值F=P(1+n×i)=100×(1+5%)+100×(1+2×5%)=215(元)。

我国企业所得税适用的税率属于( )。

A.比例税率

B.复合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形式。我国企业所得税适用的税率属于比例税率。

某企业2007年按规定的时间向税务机关进行了纳税申报,并缴纳了该年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在纳税申报资料中显示:该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140万元,营业支出120万元,缴纳的营业税为7万元,缴纳的所得税为4.29万元。2007年,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发现该企业通过伪造记账凭证等手段,隐瞒了实际收入和支出的事实。经查实,该企业2007年实际营业收入为160万元,营业支出为ll0万元。该企业适用营业税税率为5%、所得税税率为25%,其他税费本题暂不考虑。

要求:

(1)该企业偷税额是多少?列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2)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对该企业的行为应如何进行处理?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该企业偷税数额如下:
偷缴营业税额=(160-140)×5%=1(万元)
偷缴所得税额=[(160-110)-(140-120)-1]×25%=7.25(万元)
该企业2007年偷税数额=1+7.25=8.25(万元)
(2)该企业2007年实际应纳税额=(7+1)+(4.29+7.25)=19.54(万元)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为:8.25÷19.54×100%=42.2%
关于偷税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有关法律制度的规定,通过虚假手段、隐瞒实际收入和支
出,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且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l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该企业偷税数额累计8.25万元,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42.2%,应由税务机关追缴其偷税税款,并对单位处以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