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监理工程师《理论与法规》历年真题(2022-02-13)

发布时间:2022-02-13


2022年监理工程师《理论与法规》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建设程序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及客观规律的反映,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常见的违背建设程序的事件包括()。【多选题】

A.边设计边施工

B.无图施工

C.无证施工

D.越级施工

E.技术交底不清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不按建设程序办事,例如,未搞清地质情况就仓促开工;边设计、边施工;无图施工;不经竣工验收就交付使用等常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2、监理单位所编制的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的内容包括()。【多选题】

A.工程进度款支付条件及方式

B.进度控制工作流程

C.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D.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

E.施工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的主要内容有: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分解图: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进度控制人员的职责分工;与进度控制有关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进度控制的方法(进度检查周期、数据采集方式、进度报表格式、统计分析方法等);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等);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尚待解决的有关问题。注:如果将建设工程监理规划比作开展监理工作的“初步设计”,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就可以看成是开展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施工图设计”。

3、在建设工程进度调整的系统过程中,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时,应当以()为依据。【单选题】

A.本工作及后续工作的总时差

B.本工作及后续工作的自由时差

C.非关键工作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D.总工期和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首先确定可调整进度的范围,主要指关键节点、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以及总工期允许变化的范围。

4、可行性研究工作小组成立以后,正式开展市场调查之前要进行的工作是()。【单选题】

A.签订委托协议

B.方案编制与优化

C.制订工作计划

D.项目评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工作步骤大致可以概括为:①签订委托协议;②组建工作小组;③制订工作计划;④市场调查与预测;⑤方案编制与优化;⑥项目评价;⑦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⑧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5、在计算措施项目综合单价时,对于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等,一般按()计价。【单选题】

A.分包法

B.实物量法

C.概算法

D.参数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基于分部分项工程费(利用综合单价法计价)、措施项目费等的汇总,得到单位工程造价,进而逐级汇总得到工程总造价的过程。其主要公式包括(5个):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单项措施费;单位工程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馋项目费+规费+税金;单项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报价;工程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报价。

6、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是指()的过程。【多选题】

A.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强度最小

B.在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工程总成本最低

C.在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工期延长最少

D.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

E.在资源强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最少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优化。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分为两种,即“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前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工期延长最少的过程;而后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的过程。

7、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计算是以()为对象的。【单选题】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位工程

D.单项工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计算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单项工程为对象的,当单项工程建成经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合格,正式移交生产或使用,即应计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一次交付生产或使用的工程一次计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分期分批交付生产或使用的工程,应分期分批计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8、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是()阶段。【单选题】

A.工程设计

B.工程施工

C.工程决策

D.工程竣工验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工程建设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作用:①项目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②项目决策,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③工程勘察设计,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④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⑤工程竣工验收,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9、80立方米/工日。其综合时间定额为()工日/立方米。【单选题】

A.0.013

B.0.015

C.0.017

D.0.02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60+720÷80)÷(240+360+720)=0.017(工日/立方米)。

10、在下图所示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如果C、E、H三项工作因共用一台施工机械而必须顺序施工,则该施工机械在现场的最小闲置时间为()周。【单选题】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如果按原计划实行,施工机械闲置时间总共为4周。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工作C的总时差为2周、自由时差为0周,工作E的总时差为2周,工作H的总时差为0周、自由时差为0周。三项工作共用一台机械组必须顺序施工,关键线路为A-D-H,对于工作H不可以提前开始也不可以推迟开始。对于工作C只可以晚开始2周,也就是在第3周开始工作,才不会影响其后工作G、J的完成。这样施工机械在现场最小闲置时间为4-2=2(周)。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监理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描述质量特性数据离散趋势的特征值有( )。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极差
D.变异系数
E.标准偏差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质量统计及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描述数据分布离中趋势的有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等。

工程网络计划的优化目标有(  )。

A.寻求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
B.使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
C.降低资源强度
D.工期不变条件下资源需用量均衡
E.资源限制条件下工期最短
答案:A,B,D,E
解析:
工程网络计划的优化目标是:①工期优化,是指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不满足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要求工期的过程;②费用优化,是指寻求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或按要求工期寻求最低成本的计划安排的过程;③资源优化分两种:“资源有限,工期最短”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

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参加合同法律关系,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当事人。下列主体中,可以作为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事业单位
B.个人独资企业
C.大学所属二级学院
D.合伙企业
E.社会团体
答案:A,B,D,E
解析:
考点:合同法律关系的构成。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选项BD属于其他组织中的内容,选项AE是法人的内容,也就是具有法人条件的行政法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以作为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