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报名时间预计:3-4月份

发布时间:2021-10-14


关注贵州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同学注意咯!贵州省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报名时间尚未公布,根据贵州省2021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报名时间,预计2022年贵州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报名时间为3-4月份报名,打算报考明年考试的同学可以开始备考了,考试有一定难度,需要时间进行复习。

为了让各位考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报名时间与报考流程,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就为大家分享2021年贵州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报考的相关信息。

贵州省2021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报名时间信息如下:

网上报名:2021年3月29日-4月6日

网上缴费时间:2021年3月29日-4月9日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1年5月24日-5月28日

成绩查询:8月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查询

环境影响评价师报名方式:各省报名一般采取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网上缴费的方式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师报名网站:中国人事考试网

报考流程

【报考流程(1)】

全流程共 10 个步骤

1.查看公告 2.用户注册 3.填写注册 4.选择承诺 5.网上缴费 6.准考证打印 7.考试 8.查询成绩 9.资格审核 10.证书发放

【报考流程(2)】

告知承诺制报名

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报名填报信息全部满足以下条件,就只需要参加现场考试,其他事项均可在线办理。条件如下:

1、身份信息比对通过

2、学历信息比对通过

3、报考条件比对通过

4、属地报考比对通过

5、报考级别为考全科

6、无失信记录

未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或者不满足以上条件的考生需要在线提交资料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可完成报名确认。

环境影响评价师报考条件

(一)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规定报名条件者,可申请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二)凡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截止2003年12月31日前,长期在环境影响评价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个科目,只参加《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个科目的考试。

1.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累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业务工作满15年。

2.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取得原环保总局核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合格证书”。

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

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业务工作年限的截止日期为考试当年年底。

以上内容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贵州地区报考信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最新考试资讯的话,可以多多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我们会持续更新相关资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己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 )。
A、予以取缔
B、限期治理
C、处以罚款
D、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答案:B
解析:
见教材P16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工程分析的重点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

A.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B.与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
C.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D.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5.2工程分析重点,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主要内容应包括:a) 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A正确);b) 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B正确);c) 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D正确);d) 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C正确)。

某风景名胜区需建设采暖锅炉。锅炉燃料为天然气,经估算模式计算,其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8.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评价工作等级按表2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本题锅炉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8.0%,按照表2则该执行三级标准,但是风景名胜区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要求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拟建某冶金企业年产钢200万t,工作制度为年工作365d,厂址地处丘陵地带,坡度在20°~30°,丘陵之间距离紧密。据调查,企业纳污水体全长约为128km,流域面积为1 200km2,年平均流量为78m3/s,河宽为30~50m,水深为5~7m,枯水期为12m3/s,河段比较平直,环境容量很小。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拟建排污口下游15km处为国家森林公园,约为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条较大河流。该项目用水平衡见图2-1 。



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1 9 6 5*104 m3/d,其中烟尘6100kg/d,SO2 12 000kg/d;排放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Cr 135mg/L,SS 50mg/L,NH3-N5mg/L且排放量为28kg/d,石油类20mg/L且排放量为114kg/d,锌离子为0.2mg/L 。


问题:


1.计算全厂串级用水量(循环系统水使用后复用于其他水系统的水量)、水循环率、生产水重复用率、吨钢新水消耗、吨钢外排废水量、吨钢烟粉尘和SO2排放量、吨钢CODCr和石油排放量。


2.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水环境评价因子。


3.请制订一套合理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4.简要说明选用的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答案:
解析:

1.(1)串级用水量=20+250=270(m3/h)。


(2)水循环率=(8 000+14 500+26 780)/(8 000+14 500+26 780+20+250+1 530)*100 %=49280/5 1 080*100%≈96.48%。


(3)生产水重复用率=(8 000+14 500+26 780+20+250)/(8 000+14 500+26 780+20+250+1 530)*100%=49 550/51 080*100%≈97. 00%。


(4)吨钢新水消耗=(1 530*24*365)/2 000 000≈6. 70(m3)。


(5)吨钢外排废水量=(270*24*365)/2 000 000≈1.18(m3)。


(6)吨钢外排烟粉尘量=(6 100*365)/2 000 000≈1.11(kg)。


(7)吨钢外排SO2量=(12 000*365)/2 000 000=2.19(kg)。


(8)吨钢外排CODCr量=(135*270*1 000*24*365)/(1 000*1 000*2 000 000)=0. 16(kg)。


(9)吨钢外排石油量=(20*2 70*1 000*2 4*365)/(1 000*1 000*2 000 000)=0.02(kg)。


2.(1)①污水排放量Q为270*24=6 480(m3/d),10 000m3/d>Q≥5 000m3/d,为第三类。②排放水污染物中有持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两类: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10,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纳污水体年平均流量78m3/s,大于15m3/s,小于150m3/s,属于中河;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标准。根据以上条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 HJ/T 2.3-1993)进行判断,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现状评价因子为CODCr、 SS、NH3-N、石油类、锌离子。


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1993)的规定,水环境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下游5~10km,因下游有国家森林公园(环境敏感目标)和汇水口(水文特征变化处),调查范围应当将二者包含在内,因此调查范围取排污口至下游26km的汇水口河段。


(2)在排污口上游500m、排污口处、下游15km的森林公园、下游26km的汇水口处设置监测断面,监测因子为CODCr、SS、NH3-N、石油类、锌离子,各断面上在各距岸边1/3水面宽度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2条取样垂线,在垂线上水面下0.5m及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需要预测混合段的水质断面,每条垂线上所有水样合为一个水样,其他断面各处水样合为一个水样。


4.(1)对持久性污染物锌离子,充分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2)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CODCr,充分混合段采用S-P模式,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