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06-20)

发布时间:2020-06-20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对于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二 级的项目,入海河口(涉及感潮河段)的评价时期至少包括()。【多选题】

A.丰水期和枯水期

B.枯水期

C.春、秋2个季节

D.1个季节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对于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二 级的项目,入海河口(涉及感潮河段)的评价时期至少包括枯水期;1个季节。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选择可行技术方案

B.不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结合成本、区(流) 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源的削减方案实施情况,确保废水污染物达到较低的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

C.对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应考虑保护水域生境及水生态系统的水文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需求,提出优化运行调度方案或下泄流量及过程,并明确相应的泄放保障措施与监控方案

D.对于建设项目弓|起的水温变化可能对农业、渔业生产或鱼类繁殖与生长等产生不利影响,应提出水温减缓措施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说法错误的是:(1)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选择可行技术方案;(2)不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结合成本、区(流) 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源的削减方案实施情况,确保废水污染物达到较低的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风险预测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一级评价应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预测地表水环境风险,给出风险事故情形下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与程度

B.二级评价应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预测地表水环境风险,给出风险事故情形下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与程度

C.三级评价应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预测地表水环境风险,给出风险事故情形下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与程度

D.三级评价应定性分析说明地表水环境影响后果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风险预测。一级、二级评价应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预测地表水环境风险,给出风险事故情形下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与程度;三级评价应定性分析说明地表水环境影响后果。

4、某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关于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噪声预测覆盖全部敏感目标

B.在缺少声源源强资料时,通过类比测量取得源强数据

C.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

D.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前后不同类别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一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包括:①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及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②工程分析。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③噪声预测。a.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b.给出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c.等声级线,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d.环境影响,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给出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④预测时段。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不同时段的噪声级。⑤方案比选。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应根据不同方案噪声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噪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选,并从声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最终的推荐方案。⑥噪声防治措施。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中,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题】

A.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B.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 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

C.对等级公路、铁路项目,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D.对新建包含1 km及以上隧道I程的城市道路项目,按项目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中,说法不正确的是:(1)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 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2)对新建包含1 km及以上隧道I程的城市道路项目,按项目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6、某建设项目拟向规划水域功能为GB3838中II类的水体排放污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该项目污水排放要求的说法,正确的()。 【单选题】

A.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B.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D.该项目不得在该水体新设排污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某建设项目拟向规划水域功能为GB3838中II类的水体排放污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该项目污水排放要求的说法,正确的该项目不得在该水体新设排污口 。 

7、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有关污染物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TSP年平均浓度监测,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平均浓度值。 【单选题】

A.15

B.30

C.60

D.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有关污染物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TSP年平均浓度监测,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值。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下列属于第三阶段工作程序的内容包括()。【多选题】

A.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B.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D.总量控制指标核算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属于第三阶段工作程序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不属于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的是()。【单选题】

A.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

B.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

C.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

D.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不属于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的是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

10、(2019年)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位于黄土地区,缺乏近3年内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和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水位监测频率为枯、平、丰水期

B.水位监测频率为一期

C.水位监测频率为二期

D.水质监测频率为一期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有水位监测频率为一期;水质监测频率为一期 。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规定,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有 ( ) 。

A.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B.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C.在项目关闭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D.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不包括()。

A:矩阵法
B:生态机理分析法
C:网络法
D: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答案:B
解析:
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后,需要建设 单位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况包括( )。

A.建设项目采取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B.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发生重大变化的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三年内未开工建设的
D.建设项目采用的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

答案:A,B,D
解析:
A B D【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况。答案显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五年内未开工建设的也需要重新报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