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章节练习(2021-10-09)

发布时间:2021-10-09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三章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南方某具有年调节性质的高坝水电站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下列环境影响中影响最小的是( )。【单选题】

A.下泄水量变化对下游用水设施影响

B.下泄水温变化对下游农灌作物影响

C.河道减水对陆生生态影响

D.河道减水对水生生态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年调节电站,水库水温分层相对稳定,下泄河水温度相对较低,对下游水生生物和农灌作物影响较大;河道减水对陆生、水生生态均有较大影响。A项,日调节水电站,下泄流量、下游河段河水流速和水位在日内变化较大,对下游河道的航运和用水设施影响明显。

2、某市建成区南北长10km,东西宽10km。某日AQI指数为101,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水平,当天平均混合层高度为200m,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为3m/s。预计第二天平均混合层高度为600m,风向仍为北风,平均风速下降到2m/s,在污染源排放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天环境空气质量预计是( )。【单选题】

A.重度污染

B.中度污染

C.维持轻度污染

D.空气质量好转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气象学上把空气的水平运动成为风。风对大气污染物起到输送作用和冲淡稀释作用。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取决于大气的运动状态。大气的运动由风和湍流来描述。因此,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扩散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子。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扩散的速率就越快,污染物的浓度就越低。题中,平均风速仅下降了1m/s,对改变空气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需要考虑垂直扩散,由教材原文,混合层高度决定了垂直方向污染物的扩散能力,随距离增加污染物浓度衰减很快,此现象也说明了在强不稳定条件下,污染物在垂直方向很快扩散到地表。题中,混合层高度由200m提升到600m,因此污染物浓度衰减很快,空气质量好转。选D。

3、某隧道工程穿超石灰岩地区,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重视( )。【单选题】

A.水文地质条件

B.隧道长度

C.出渣量

D.爆破方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施工期工程分析时,应注意管道不同的穿越方式可造成不同影响。采用隧道穿越方式,除产生隧道工程弃渣外,还可能对隧道区域的地下水和坡面植被产生影响;若有施工爆破则产生噪声、振动影响,甚至局部地质灾害。因此,隧道工程穿超石灰岩地区,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重视水文地质条件。

4、下列污染源中须要分析评价烟气下洗影响的污染源是( )。【单选题】

A.电解铝车间排烟

B.电厂烟塔合一排烟

C.燃气锅炉10M烟囱排烟

D.石化项目加热炉80M排气筒排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烟气下洗”的概念和四个选项的情况。烟气下洗也叫烟羽下洗,通俗来讲是指烟囱出口的烟气流速不能太低,否则会在环境风速高时造成烟羽下洗。显而易见,电解铝车间排烟属于无组织排放;燃气锅炉10m烟囱排烟,烟囱低于15m,也属于无组织排放,不需分析烟气下洗,排除AC。根据《“烟塔合一”技术在环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绿色科技,2010年6月)5.1大风条件下的下洗问题,由于烟塔的烟气出口速度较低,一般在3~4m/s,在大风条件下,可能会造成污染物下洗而导致局部区域的浓度偏高。选B。D选项,由于烟囱较高且烟气流速较高,不需分析烟气下洗,排除D。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中,必须包括的阶段是( )。【单选题】

A.项目选址期

B.建设期和运营期

C.项目初步设计期

D.产业链规划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中,拟建项目的“活动”,一般按四个阶段划分,即:建设前期(勘探、选址选线、可研与方案设计)、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需要识别不同阶段各“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建设期和运营期(施工期和运营期)是任何项目均包含的阶段,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30m3/S,其水域规模为()。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风险识别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重点收集()资料。

A:厂址周边环境
B:人口分布
C:区域环境资料
D:厂址内环境
答案:B
解析:
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不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可以接受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包括()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日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
C.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D.项目环境影响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答案:C,D
解析:
根据HJ2.2-2018中10.1.2原文?“a、达标规划未包含的新增污染源建设项目,需另有替代源的削减方案;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c、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d、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或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A选项应该是“短期浓度”,B选项应该是“年均浓度”。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