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2-04-11)

发布时间:2022-04-11


2022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大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应该() 。【单选题】

A.集中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

B.统一安排在城市的下风向

C.结合产地布置在远郊区县

D.设于城区边缘的城市出入口附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蔬菜仓库应设于城市市区边缘通向四郊的干路入口处,不宜过分集中,以免运输线太长,损耗太大。

2、下列关于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如容量允许,可以利用项目以外的现有设施,无需重复建设

B.配套设施的面积规模达标的前提下,功能应根据市场需求设置

C.高层小区用地较小,一般可按照组团级进行配套

D.当项目规模介于小区和组团之间时,可以适当增配组团级配套设施

E.可根据区位条件,适当调整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和面积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6.0.3.3条,选项D正确。根据6.0.3.4条及6.0.3.5条,选项E正确。公建的配置与户数有关,与用地规模无关,选项C错误。居住区配套设施必须达到一定的配置标准,且其功能有一定要求,故选项A、B错误。

3、城市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园林生产的苗圃,其用地性质列入下列哪一类() 。【单选题】

A.公园绿地(G1)

B.生产绿地(G2)

C.农林用地(E2)

D.科研用地(A3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产绿地(G2)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园地。它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4、下列关于风景名胜区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历史特色的景观

B.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

C.特大型风景名胜区指用地规模400平方千米以上

D.风景名胜区应当具备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多重功能

E.1982年以来,国务院已先后审定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一色的比较集中的景观。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风景名胜区应当具备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多重功能,对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是基于其价值可为人们所利用,可以用来进行旅游开发、游览观光以及科学研究等活动。风景名胜区按用地规模口可分为小型风景区(20k㎡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0k㎡)、大型风景区(101~500k㎡)、特大型风景区(500k㎡以上)。1982年以来,国务院已先后审定公布了六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5、下列关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B.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包括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C.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D.水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规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可分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保护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6、下列关于信息化对城市形态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城市空间结构出现分散趋势

B.城乡边界变得模糊

C.不同地段的区位差异缩小

D.新型社区功能更加单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信息化浪潮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将从集聚走向分散,但分散之中又有集中,呈现大分散与小集中的局面。分散的结果就是城市规模扩大,市中心区的聚集效应降低,城市边缘区与中心区的聚集效应差别缩小,城市密度梯度的变化曲线日趋平缓,城乡界限变得模糊。城市结构的网络化重构也将出现多功能新社区。网络化城市的多功能社区与传统社区不同,它除了居住功能外,还可以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娱乐、网上购物等功能机构的复合体。

7、下列关于城市设施布局与城市风向关系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有() 。【多选题】

A.污水处理厂应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B.城市火电厂应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C.天然气门站应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D.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应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E.消防站应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污水处理厂应布置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应布置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8、下列不属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内容的是() 。【单选题】

A.提出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B.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和措施

C.提出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功能组织及布局原则

D.提出城市交通资源分配利用原则和策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城市交通发展分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分析、城市交通政策制定。

9、下列关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相关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

B.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

C.避震疏散场所是用作地震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划分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中心避震疏散场所等类型

D.地震次生灾害主要包括水灾、火灾、爆炸、放射性辐射、有毒物质扩散或者蔓延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避震疏散场所分类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避震疏散场所分为四类: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固定避震疏散场所、防灾据点以及中心避震疏散场所。

10、下列关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规划应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需要

B.快速公交线路应尽可能将城市中心和对外客运枢纽串接起来

C.普通公交线路要体现为乘客服务的方便性,应布置在城市服务性道路上

D.“复合式公交走廊”是一种混合交通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E.公交线网的规划布局应使客流量尽可能集中到几条骨干线路上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配置公共交通的车辆、线路网、换乘枢纽和站场设施等,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城市高峰客流的需求。快速公交线路应尽可能将各城市中心和对外客运枢纽串接起来,与城市组团布局形成“串糖葫芦”的关系。公交普通线路要体现为乘客服务的方便性,同服务性道路一样要与城市用地密切联系,应布置在城市服务性道路上。“复合式公交走廊”的模式是一种混合交通的模式,把过多的公交线路集中在一条路上布置,将大大降低公交线网密度,导致乘客到公交站点距离的加长,乘用公交不方便,降低公交的服务性和吸引力,不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交通高效率要求同方便优质的服务要求相结合,要求分别设置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线路(主要线路)和常规普通线路(次要线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需要代表(  )的利益。

A:无产阶级
B:统治阶级
C:国家
D:最为广大的人民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现代城市规划的民主性特点。城市规划涉及城市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需要代表最为广大的人民的利益。正由于城市规划的核心在于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城市规划就成为社会利益调整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能够充分反映城市居民的利益诉求和意愿,保障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使城市规划过程成为市民参与规划制定和动员全体市民实施规划的过程。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不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的是()

A.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
B.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并与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
C.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置、张贴商业广告,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
D.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可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根据实际需要可将规划、管理和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或者个人行使
答案:D
解析: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不得将规划、管理和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或者个人行使。

关于城市燃气输配管道的压力表述中,正确的有()

A:高压燃气管道A:0.8<P≤3.0(MPa)
B:高压燃气管道B:1.6<P≤2.5(MPa)
C:中压燃气管道A:0.2<P≤0.8(MPa)
D:中压燃气管道B:0.01<P≤0.2(MPa)
E:低压燃气管道P<0.01(MPa)
答案:B,D,E
解析:

城市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方面居( )地位。

A.主导
B.控制
C.领导
D.监督
答案:A
解析:
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其主要的手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规划手段;②政策手段;③财政手段;④管理手段。城市人民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中居于主导地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