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1-12-01)

发布时间:2021-12-01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综合管沟内,下列哪两类管线一起设置是不恰当的()。【单选题】

A.高压输电线、燃气管线

B.给水管线、热力管线

C.给水管线、燃气管线

D.热力管线、雨污水排水管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工程管线共沟敷设原则:(l)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2)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3)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4)火灾危险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管道不应共沟敷设,并严禁与消费水管共沟敷设;(5)凡有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厦共沟敷设。压力管道有给水、煤气、灰渣等,重力管道有污水、雨水等。

2、两个城市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为:甲城市为15:35:50,乙城市为15:45:40。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单选题】

A.甲城市的产业结构要比乙城市更高级

B.乙城市的产业结构要比甲城市更高级

C.甲城市与乙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有同构性

D.甲城市与乙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包含5个方面内容:(1)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整个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如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渐上升,第一产业持续趋低。产业结构的位序演进将经历一、二、三次产业到二、三、一次产业,再到三、二、一次产业的转变过程。(2)工业的内部结构逐渐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演进。(3)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由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再进一步向以高、精、尖工业为中心演进。(4)在向区域外输出产业的过程中,逐渐由低附加值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演进。(5)在产业结构的要素密集程度上,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演进。

3、在编制城市防洪工程规划时,为了调查历史上洪灾的情况,最可能运用的调查方法的顺序是()。【单选题】

A.抽样调查、访谈与座谈、文献查询

B.现场踏勘、文献查询、抽样调查

C.文献查询、抽样调查、访谈与座谈

D.现场踏勘、问卷调查、抽样调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调查涉及面广,可运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各类调查方法的选取与所调查的对象及规划分析研究的要求直接相关,各种调查的方法也都具有其各自的局限性。现状调杳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踏勘、抽样或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调查、文献资料收集。

4、为了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在进行区域调查时需收集下列哪些项资料()。【多选题】

A.市域内的矿产资源条件

B.市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情况

C.市域内各城市、村镇的基本情况

D.市域内的风向、风速等风象资料

E.市域内的人口流动情况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l)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根据以上条款,选项D不是办法所规定的要收集的资料的一个类型。

5、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规划的工程地质评价中考虑的主要因素()。【单选题】

A.土质与地基承载力

B.冲沟

C.地下水硬度

D.滑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包括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条件、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等6个方面;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风象、气温、降水与湿度等4个方面。

6、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单选题】

A.当周边存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时,小区内可适当减少相应设施

B.当住宅密度降低时,小区内的配套设施应尽量集中设置

C.当相邻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完善时,小区内可以适当减少配套设施项目

D.当用地限制较大时,小区内可以适当减少配套设施项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基本要求是: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交付。可根据规划布局方式和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建项目进行合理的归并、调整,但不应少于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千人总指标。

7、关于城市空间结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多中心城市应加强各中心之间的交通联系

B.带型城市中需要完善垂直于交通主轴的道路

C.小城市适宜采用环形放射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D.特大城市的空间布局适宜采用多中心城市结构形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空间形态一般分为集中型、带型、放射型、星座型、组团型和散点型六个类型。集中型城镇是最常见的基本形式,便于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合理有效利用土地,容易组织市内交通系统,但容易“摊大饼”式蔓延,各项城市问题难以解决;带型城市受自然条件所限或完全适应和依赖区域主要交通干线而形成;放射型城市多位于地形较平坦,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星座型城市通常是一些国家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在其周围一定距离内建设发展若干相对独立的新区或卫星城镇;组团型城市多是由于较大河流或其他地形影响分隔成几个有一定规模的分区团块;散点型城市往往是资源较分散的矿业城市。

8、下列哪项是修建性详细规划针对的地区()。【单选题】

A.城市规划建成区

B.近期将要进行出让的土地

C.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

D.需要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控制和要求,以城市中准备实施开发建设的待建地区为对象,对其中的各项物质要素进行统一的空间布局。

9、现场踏勘或观察是城市总体规划调查的重要方法,但较少用于调查此事的()。【单选题】

A.土地使用状况

B.地形条件

C.交通量

D.企业生产状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现场踏勘是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主要用于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调查,也用于交通量调查等。

10、下列哪些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多选题】

A.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

B.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C.合理调整历史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

D.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

E.尽可能地重建和复原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有如下规定:3.1.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必须分析城市的历史、社会、经济背景和现状,体现名城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3.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3.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确定名城保护目标和保护原则,确定名城保护内容和保护重点,提出名城保护措施。3.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包括城市格局及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3.1.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群)、文物古迹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界线,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的要求。3.1.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合理调整历史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疏解城区交通,改善市政设施,以及提出规划的分期实施及管理的建议。3.1.8地下文物埋藏区保护界线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建设、市政管线建设、房屋建设以及农业活动等,不得危及地下文物的安全。3.1.9历史城区内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群以外地其他地区,应考虑延续历史风貌的要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通常以“部长令”、“省长令”、“市长令”等形式发布的是()

A:标准规范
B:规范性文件
C:规章
D:法规
答案:C
解析:
由国务院部门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有立法权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称为行政规章。这些规章通常以“部长令”、“省长令”、“市长令”等形式发布。

现代城市规划是指( )

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B.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结构,但就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而言,城市规划属于政府行为
C.既是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同时也是一项专门技术
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
答案:C
解析:
现代城市规划既是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同时也是一项专门技术。

下列有关行政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行政责任的原因不一定是行政违法
B.作为一种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
C.行政责任是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之上发生的
D.只有构成行政法律责任的全部要件,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E.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既可以是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也可以是行政相对人
答案:B,C,D,E
解析:
行政责任,即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法律义务而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是基于行政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是因不履行法定的职责和义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由国家机关来追究。引起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政违法。因此,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既可以是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也可以是行政相对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