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每日一练(2021-12-27)

发布时间:2021-12-27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因子生态分析方法与社会区分析主观确定影响因子的方法相比,其优点包括( )。 ;【多选题】

A.因子生态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从大量的指标抽取主因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B.抽取出的主因子没有实体的意义,需研究者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指标的因子荷载量对因子命名

C.能够反映出不同条件下影响城市社会区的主要因素,便于动态的比较分析

D.在因子分析中输入任何数据都能产生结果,不能对其进行证伪,受到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

E.能够找出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主因子,制定相应的政策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因子生态分析方法与社会区分析主观确定影响因子的方法相比,其优点包括:因子生态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从大量的指标抽取主因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够反映出不同条件下影响城市社会区的主要因素,便于动态的比较分析;能够找出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主因子,制定相应的政策。 ;

2、赖利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 )。 ;【单选题】

A.断裂点公式

B.零售引力规律

C.空间相互作用规律

D.吸引范围规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赖利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零售引力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离它的距离成反比。

3、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分区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包括( )。 ;【多选题】

A.预测分区供电负荷

B.确定分区供电电源方位

C.选择城市供电电源

D.选择分区变、配电站容量和数量

E.进行高压配电网规划布局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分区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预测分区供电负荷、确定分区供电电源方位、选择分区变、配电站容量和数量、进行高压配电网规划布局。 ;

4、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多选题】

A.确定排水制度

B.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C.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D.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E.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确定排水制度;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

5、城市交通的政策性调控是针对以下( )方面的政策。 ;【单选题】

A.交通市场政策、交通投资政策、交通限制政策、交通调整政策

B.交通市场政策、交通投资政策、交通管理政策、交通调整政策

C.交通市场政策、交通成本政策、交通限制政策、交通调整政策

D.交通管理政策、交通投资政策、交通限制政策、交通调整政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交通政策是政府以交通为对象制定的经济政策,是人们需要的交通服务生产和消费的政府政策。交通政策作为形成政府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与经济政策全局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就意味着政府介入交通市场。交通的政策调控内容包括:交通市场政策、交通投资政策、交通限制政策、交通调整政策。理论包括:①交通市场政策:市场调节机制的利用与交通政策、运价政策、边际成本运价政策与道路拥挤收费;②交通投资政策:道路、铁路投资政策与财源、交通投融资政策、运价政策、交通系统结构政策;③交通限制政策:回避交通、限制交通、抑制交通;④交通调整政策:代表性理论、合理划分理论、基础设施平等论、综合交通体系论等。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污水量的变化情况常用变化系数表示。其中变化系数有( )。

A:时变化系数
B:日变化系数
C:周变化系数
D:月变化系数
E:总变化系数
答案:A,B,E
解析:

经济生态亚系统以资源(包括能源、物资、信息等)为核心,由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贸易、金融、信息、科教等系统所组成,并以( )为特征。

A.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
B.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
C.高密度的人口
D.高强度的生活消费
E.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
答案:A,B,E
解析:
经济生态亚系统以资源(包括能源、物资、信息等)为核心,由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贸易、金融、信息、科教等系统所组成。它以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为特征。

居住小区的产生时间是( )。

A.20世纪50年代后期
B.20世纪60年代后期
C.20世纪80年代后期
D.20世纪70年代后期
答案:A
解析:
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伦敦警察Tripp为解决伦敦交通拥挤问题而提出“划区”的理论,即在城市中开辟城市干路用以疏通交通,并把城市划分为大街坊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居住区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只是在住宅的布局上更强调周边式布置。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建设的北京百万庄居住区就属于这种形式。20世纪50年代后期产生小区的概念,前苏联建设了实验小区——莫斯科齐廖摩什卡区9号街坊,其特点是不再强调平面构图的轴线对称,打破了住宅周边式的封闭布局,并且增加配套服务设施,除学校、托儿所、幼儿园、餐饮和商店外,还建有电影院和大量的活动场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