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一级)》章节练习(2020-09-12)

发布时间:2020-09-12


2020年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一级)》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高等数学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容器内储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保持容积不变,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为(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对于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平均平动动能增大,平均相对速率增大,而d、 n都不变,故Z增大,变。对于实际气体,由于要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实际上d随温度升高、速率增加而略有减小,从而n略有增加,但本题不考虑。

2、通过直线和直线的平面方程为()。【单选题】

A.x-z-2=0

B.x+z=0

C.x-2y+z=0

D.x+y+z=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化直线的参奴力栓为标准力程得: (x+1) /2= (y-2) /3= (z+3) 72,(x-3) /2=(y+l) /3=(z-1) /2, 因点(-1, 2,-3)不在平面x+z=0上,故可排除B项;因点(3,-1,1)不在x- -2y+z=0和x+y+z= 1这两个平面上,故可排除CD两项,选A项。由于题目所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相同,故为两条平行直线,且已知两个点分别为(-1,2,-3)和(3,-1, 1), 过这两个已知点的直线方程的方向向量为: (4,-3,4),故可求得通过这三条直线(两条平行线和一条与平行线相交的直线)平面的法向量为:故平面方程为18x-18z+D=0, 代入点(-1, 2,-3)解得: D=-36,故平面方程为x-z-2=0。

3、已知n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秩r (A) =n-2, 为其线性无关的解向量, 为任意常数,则Ax=B的通解为(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n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的通解为Ax=0的通解加上Ax=B的一个特解。因为r(A)=n-2,Ax=0的解由两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成,所以 是Ax=0的两个线性无关解。所以Ax=B的通解为:

4、设函数则等于()。【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 得 求导得:即有注:若f (x)在[a, b]上连续,且g (x)可导,则

5、定积分等于()。【单选题】

A.0

B.-1

C.1

D.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换元法,令t=1/x得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结构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某多层办公楼拟建造于大面积填土地基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填土厚度7.2m,采用强夯地基处理措施。建筑基础、土层分布及地下水位等如题6~8图所示。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题7:假定,填土为砂土,强夯前勘察查明地面以下3.6m处土体标准贯入锤击数为5击,砂土经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试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强夯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最小处理宽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
B. 3
C. 4
D. 5
答案:D
解析:
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4.3.4可得:当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g=0.15时,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0=10;当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时,调整系数β=1.05;当填土为砂土时,黏粒含量百分率ρc=3。根据式(4.3.4),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为:



其中,dw=3.6m,dw=1.5m。
代入数据解得:Ncr=10×1.05×[ln(0.6×3.6+1.50)-0.1×1.5]=12.0。
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为5击,小于12.0,判断饱和砂土为液化土。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3.3-6条,超出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厚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对可液化地基,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不应小于5m。
综上所述,超出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不应小于5m。
故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砂土的液化判别及强夯处理范围等基本概念和计算,包括以下考点:
①对砂土的液化进行判别;
②强夯处理范围。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根据提供的抗震设防参数、地下水位,计算液化判别标准贯人锤击数临界值,应与勘察得到的土体标准贯入锤击数进行比较,判别饱和砂土为液化土;
②最后综合考虑各类因素,抗液化处理为控制因素,据此确定超出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不应小于5m。

向量组的秩等于(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向量组对应的矩阵为,对A进行初等行变换 可见R(A)=2,从而向量组的秩为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两缝后(靠近屏一侧)各覆盖一块厚度均为d,但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n2>n1)的透明薄片,从两缝发出的光在原来中央明纹处相遇时,光程差为:

A.d(n2~n1)
B.2d(n2~n1)
C.d(n2-1)
D.d(n1-1)
答案:A
解析:
如图所示光程差δ=n2d+r2-d-(n1d+r1-d),注意到r1=r2,δ=(n2-n1)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