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的考试大纲有没有兄弟清楚的?我大哥目...

发布时间:2021-08-08


注册测绘师的考试大纲有没有兄弟清楚的?我大哥目前是在复习


最佳答案

我预计呢  考试的大纲就是这个样子的了  当然  这个仅供参考哦!
你可以按照  这个方向  先看看  总比现在不知道怎么复习得好
一、大地测量与海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

(一)大地测量

1.根据测绘基准建设的要求,确定国家和区域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以及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案,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优化作业组织,控制作业进度,确定安全生产、成果保密和质量控制措施。

3.根据作业区域的地质、环境、交通、地形和气象等条件,选择满足技术设计要求的点(站)址,建造合适的测量标志,并提交相应的资料。

4.根据技术设计,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外业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软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

5.根据项目要求,建立并运行大地测量数据库和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

6.根据作业区域的坐标系统现状,分析确定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方法,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年代控制网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7.  根据大地测量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二)海洋测绘

1.根据项目要求,确定海洋测绘内容,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实施海洋控制测量,并进行测区深度基准面的联测传递。

3.根据技术设计,实施海洋定位测量和水深测量,并对测深成果进行必要的改正,获得海道和海底地形测绘成果。

4.根据技术设计,确定海图的类型和投影方式,进行海图制图综合,并按照海图图式制作海图。

5.根据海洋测绘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验查、验收和归档。

二、工程测量与权属测绘考试基本要求

(一)工程测量

1.根据工程建设不同阶段测量工作的需求,设计并建立相应的工程控制网。

2.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确定测图比例尺、基本等高(深)距及精度指标,选择适当的地形测绘方法,施测现状地形图。

3.根据城乡规划建设的需要,设计并实施城乡规划定线测量、城乡用地测量、日照测量、建筑工地测量、规划监督测量和竣工测量。

4.根据市政、桥梁、水利、线路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测量方案,并实施相应的初测、定测和施工测量等工作。

5.根据矿山和隧道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案,设计并实施地上(洞外)、地下(洞内)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

6.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收集现状管线资料,确定管线探测方法和设备,实施现场调查和探测,制作综合或专业管线图,建立相应的管线数据库。

7.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确定变形或形变监测的内容及技术要求,设计适当的监测方案,实施变形或形变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8.根据特殊精密工程项目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案,实施精密工程测量。

9.根据工程测量项目和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二)房产测绘

1.根据房产管理要求,确定房产测绘内容,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实施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3.根据技术设计,确定房产图的种类、比例尺和成图方法,实施房产权属调查与要素测量,建立房产薄册,制作房产图。

4.根据房产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区分不同的权属和分摊方式,进行面积测算和共用面积的分摊。

5.根据房产管理要求,实施房产变更调查与测绘。

6.根据房产管理要求,依据建筑设计资料,进行房产面积的预测算,并进行房屋预售测绘成果和房屋权属登记测绘成果的备案。

7.根据房产测绘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三)地籍测绘

1.根据地籍管理要求,依据地籍调查方案,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实施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3.根据技术设计,制作用于地籍调查的基础图(工作底图),实施地籍要素调查。

4.根据技术设计,测定界址点,制作地籍图和宗地图,进行面积量算,建立地籍簿册和数据库。

5.根据地籍管理要求,实施权属变更调查与测绘。

6.根据地籍测绘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四)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1.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和测绘的要求,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制作边界地形图,实施边界调查,制作边界情况图和边界主张线图。

3.根据技术设计,进行控制测量,并测定界桩点、边界点及方位物。

4.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成果,制作边界协议书附图并编写边界走向说明。

5.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三、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

(一)测绘航空摄影

1.根据测区的范围、地形条件和摄影测量要求,选择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确定飞行平台、航摄仪和航摄比例尺,划定航摄分区,计算航摄参数,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项日要求,确定在航空摄影测量中采用机载激光扫描、机载侧视雷达、低空遥感系统以及定位定姿系统等技术的实施方案。

3.根据项目要求,确定航摄影像资料质量检查的方法和技术指标,并进行航摄中间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项目成果的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新增】

1.根据项目要求,确定摄影测量与遥感成果的类型、规格,以及航空、航天影像资料的空间分辨率、波段组合、重叠度和获取时间等技术指标,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和测区情况,选择、收集合适的影像数据源,并对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3.根据技术设计和影像资料情况,划分区域网,布设并测定像片控制点。

4.根据技术设计,进行影像判读和外业调绘。

5.根据技术设计,利用影像、像片控制点及定位定向辅助资料,实施空中三角测量。

6.根据技术设计,进行数据采集、数据编辑、影像处理和数据建库,制作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三维建筑模型等数据成果。

7.根据项目要求,利用多光谱、多时相遥感影像资料,制作遥感调查工作底图和专题遥感数据成果。

8.根据摄影测量与遥感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四、地图编制与地理信息工程考试基本要求

(一)地图制图

1.根据项目需求,确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投影方式和比例尺,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和制图区域的实际情况,收集并合理利用有关制图资料,按照地图编制原则和要求,编绘普通地图(或集、册)、专题地图(或集、册)和特种地图。

3.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法,收集并处理有关地理信息数据,制作符合技术设计要求的地图数据或地图数据库。

4.根据技术设计,结合地形图、专题地图、地图集或电子地图等产品的特点,完成地图制图的印前数据处理、地图制印、地图或地图集装帧以及电子地图产品(系统)制作等工作。

5.根据地图制图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二)地理信息工程

1.根据项目需求,确定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内容和系统硬软件平台,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法,进行基础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及整合。

3.根据技术设计,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入库前的检查和集成处理,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组织、入库以及数据库的优化调试、测试。

4.根据技术设计,基于适当的硬软件平台及网络环境,部署并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进行系统开发、集成、测试和运行。

5.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其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更新措施,并实施相应的运行管理及维护更新工作。

6.根据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

1.根据项目要求,确定车载或其他移动终端(如手机等)导航电子地图的成果形式、内容构成、可视化表达方式和应用功能,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确定资料收集处理、工作底图制作、道路和兴趣点数据外业采集、地名和背景数据采集处理的方案。

3.按照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的规定,确定对地理信息数据表达的要素内容、空间位置等进行安全技术处理的方式。

4.根据技术设计,确定导航电子地图可视化表达及应用软件功能开发的方案。

5.根据导航电子地图制作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

(四)互联网地图服务

1.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要求,确定互联网地图的内容和应用系统的功能,进行技术设计。

2.根据技术设计,确定在线地理信息数据集制作、数据保密和安全技术处理的方式,并提出后期数据维护更新的方法和保障措施。

3.根据技术设计,确定网络服务、数据管理和维护、用户注册管理、服务注册管理及客户端应用等软件系统开发的方案。

4.根据技术设计,确定测试和评价系统的负载能力、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拓展性的方案。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测绘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分析商业中心、港口的辐射范围以及设立商店、学校、医院最佳位置的应用中,常采用的GIS技术是()。

A.最短路径分析技术
B.缓冲区分析技术
C.空间叠加分析技术
D.资源定位和配置技术
答案:D
解析:
空间分析与查询。定位一配置分析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中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分析方法。在多数应用中,需要解决在网络中选定的几个供应中心,并将网络的各边和点分配给某一中心,使各中心所覆盖范围内每一点到中心的总的加权距离最小,实际上包括定位与分配两个方面的问题。定位是指已知需求源的分布,确定在哪里布设供应点最合适的问题;分配指的是已知供应点,确定其为哪些需求源提供服务的问题。因此,本题应选择资源定位和配置技术。

定位成果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定位方法、()等。

A:设备精度
B:水位观测
C:主要技术指标
D:定位点的点位精度
E:障碍物探测
答案:A,C,D
解析:
B是潮位控制成果检验的主要内容;E是海洋测量成果质量检验主要内容之一,A、C、D符合题意。故选ACD。

某测绘单位受某公司的委托,承接其花园小区的房产测绘工程。小区共有建筑2 7栋,建筑总面积约1 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栋多功能综合楼、2 6栋住宅楼。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房屋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分户。


【问题】


1.简述建筑外围测量的要求。


2.简述房屋面积测算的工作内容。


3.简述多功能综合楼的面积分摊计算方法。



答案:
解析:

1.建筑外围测量要求如下:


(1)建筑外围测量需测出各层建筑面积边线;


(2)建筑首层外围必须完整测量,不得因为建筑具有对称性或由相同单元拼接组合而省略;


(3)不得将外形不同的楼层数据记录在同一楼层草图中;


(4)如果楼座外部尺寸无变化,地上部分只需测量首层外部尺寸并在其他层进行校核;


(5)如果楼座外部尺寸有变化,应在相应层测量退层或悬挑尺寸,并注明“其他尺寸同某层”;


(6)地下部分的外部尺寸可通过内部尺寸加设计外墙厚度的方法获得;


(7)现场无法实测的数据(如无孔洞的墙厚),可抄录设计数据并注明数据来源;


(8)对于屋顶为坡面且层高不够2.20m的部位,现场找出2. 20m线的位置,并测其与相邻墙面的相对关系;


(9)对于层高不足2.20m的部分,应记录净空尺寸;


(10)对于空间、顶层附属用房要测量其相对位置。


2.房屋面积测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共用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的测算。


3.多功能综合楼的分摊计算应采取由整体到局部的分摊模式,即首先进行整幢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把它分摊至各功能区;其次进行功能区间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同样分摊至各功能区;分摊至功能区的整幢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和功能区间共有共用建筑面积与功能区内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加在一起,再进行功能区内部分摊。以此类推,直至将所有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分摊至各套或各户。套内建筑面积加上分摊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就得到各套或各户的建筑面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