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历年真题(2021-06-04)

发布时间:2021-06-04


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青蒿的主治病证是( )。【单选题】

A.湿热泻痢

B.肺热咳嗽

C.疟疾寒热

D.肝火目赤

E.内热消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青蒿的功效为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主治:(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虚热兼表;(2)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或低热不退;(3)血热疹痒、吐血、衄血;(4)疟疾寒热;暑热外感,暑热烦渴。

2、某男,35岁。因肝胆湿热而导致头晕目赤,耳鸣,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宜选用的成药是()。【单选题】

A.黄连上清丸

B.—清颗粒

C.牛黄解毒丸

D.龙胆泻肝丸

E.牛黄至宝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龙胆泻肝丸的功效为清肝胆,利湿热。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3、善治寒饮咳喘、悬饮胁痛的药是()。【单选题】

A.芥子

B.白前

C.前胡

D.白附子

E.旋覆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芥子辛温,专入肺经。既温肺脏、豁寒痰、利气机,又通经络、散寒结、止疼痛。善治寒痰及痰饮诸证,尤以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主治寒痰咳喘、悬饮胁痛;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4、云南白药的注意事项有()。【多选题】

A.哺乳期慎用

B.运动员慎用

C.过敏体质慎用

D.妇女月经期慎用

E.服药期禁食蚕豆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云南白药(胶囊、片)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妇女月经期及哺乳期慎用,运动员慎用,过敏体质及有用本品过敏者慎用;服药1日内,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外用前必须清洁创面,用药后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视症状轻重给予抗过敏治疗,若外用可先清除药物。

5、某男,19岁。感冒五天,服羚羊感冒片不见缓解。症见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证属外寒内热,表里俱实,宜选用的成药是( )。【单选题】

A.黛蛤散

B.新雪颗粒

C.牛黄至宝丸

D.防风通圣丸

E.清胃黄连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防风通圣丸主治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6、六味地黄丸的功能是()。【单选题】

A.滋阴降火

B.滋阴补气

C.滋阴养心

D.滋阴补肾

E.滋阴养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为滋阴补肾。主治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7、某女,33岁。半年来,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医师处以逍遥颗粒,是因其能( )。【单选题】

A.疏肝清热,养血调经

B.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C.疏肝化痰,和胃止痛

D.健脾,化湿,和胃

E.消食,导滞,和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逍遥颗粒的功效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主治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8、性寒,既利尿通淋,又祛风止痒的药是( )。【单选题】

A.冬葵子

B.地肤子

C.海金沙

D.灯心草

E.广金钱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冬葵子性寒,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地肤子性寒,利水通淋,祛风止痒。海金沙性寒,利尿通淋,止痛。灯心草性微寒,利尿通淋,清心除烦。广金钱草性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退黄。

9、医师在方中选用香薷,是因其能()。【单选题】

A.发汗解表,行气调中

B.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C.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D.发汗解表,胜湿止痛 

E.发汗解表,温通经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香薷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0、仙灵骨葆胶囊除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外,又能()。【单选题】

A.通络利湿

B.祛风活络

C.散风止痛

D.活血通络

E.化瘀除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仙灵骨葆胶囊的功效为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健骨。主治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脊疼痛、足膝酸软、乏力。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执业中药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药性能(药性)理论主要包括( )

A、四气、五味、配伍、轻重、炮制

B、归经、升降浮沉、气味、应用

C、升降浮沉、毒性、气味、配伍

D、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E、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配伍、毒性

参考答案:D

金银花

A、治疗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B、治疗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C、治疗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D、治疗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E、治疗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淋痛、疮疡

参考答案:B

黄柏、知母均有的功效是

A、清热燥湿

B、清热凉血

C、清热解毒

D、既清实热,又退虚热

E、清热泻火

参考答案: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