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儿科学》章节练习(2020-09-04)

发布时间:2020-09-04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的习题,供大家练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相关病证

一、A1

1、引起厌食的中医病因不包括的是

A、喂养不当

B、他病伤脾

C、先天不足

D、情志失调

E、脏腑虚冷

2、厌食的针灸疗法中,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穴位不包括

A、脾俞

B、胃俞

C、阴陵泉

D、足三里

E、三阴交

3、下列脏腑中与厌食最为相关的是

A、心与小肠

B、脾胃

C、肝胆

D、肾与膀胱

E、肺与大肠

4、治疗厌食脾失健运证的首选方剂是

A、消乳丸

B、保和丸

C、健脾丸

D、异功散

E、不换金正气散

5、治疗厌食脾胃气虚证的首选方剂是

A、保和丸

B、异功散

C、四君子汤

D、补中益气汤

E、不换金正气散

参考答案: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厌食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引起,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选项E脏腑虚冷常是引起腹痛的病因。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的正确选项是E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厌食的针灸疗法中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选项C中阴陵泉主要是用于治疗脾胃阴虚证。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厌食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引起,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厌食脾失健运证证候: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乏味,或伴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偶尔多食后则脘腹饱胀,形体尚可,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厌食脾胃气虚证。

证候:不思进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夹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方药:异功散加味。

好啦,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练习就到这里了,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的习题练习等着你哦!最后,51题库考试学习网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西医执业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炎

B.脑膜脑炎

C.心肌炎

D.关节炎

E.急性肾炎

正确答案:A

休克的病理特点是( )

A、有效循环血量代偿性增加

B、组织器官有效灌流量锐减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C、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D、组织器官灌流量减少

E、组织器官有效灌流量增加

参考答案:B

病例摘要:王某,男,65岁,已婚,退休工人。2013年8月15日初诊。患者十年前出现关节肌肉疼痛、酸楚游走不定,三天前因淋雨加重。现症: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兼有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痿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痹证。中医证型诊断:行痹。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关节肌肉疼痛、酸楚游走不定为主症,辨病为痹证。现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兼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辨证为行痹。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痹阻气血。中医病证鉴别: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以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疼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的肌肉萎缩。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剂名称:防风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防风15g,麻黄6g,桂枝10g,葛根10g,当归10g,茯苓6g,生姜10g,大枣9g,甘草6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属于腧穴的特殊作用( )。

正确答案:E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