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吉林省吉林市直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练习(1)

发布时间:2020-10-18


关于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年吉林省吉林市直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练习(无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51题库考试学习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2019416日,习主席在重庆主持召开“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不愁,三保障”中“两不愁”是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    )。

A、不愁吃、不愁穿

B、不愁教育、不愁医疗

C、不愁医疗、不愁住房

D、不愁教育、不愁住房

22019425日到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会议地点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3、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授予他(    )。

A、“大国工匠”称号

B、“时代楷模”称号

C、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D、“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在法国巴黎举行的2019年亚足联特别代表大会上,经全体会议代表一致通过,中国获得了(    )。

A2023年亚洲杯主办权

B2027年亚洲杯主办权

C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

D2026年世界杯主办权

5、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通过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6、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    )。

A、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B、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C、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D、甲午战争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7、历经十余年研究论证与施工建设之后,我国又一项世界级工程建成通车,该工程是(    )。

A、港珠澳大桥

B、北盘江大桥

C、丹昆特大桥

D、镇江五峰山公铁桥

8、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    )。

A、高度的理论自信

B、高度的道路自信

C、高度的文化自信

D、高度的制度自信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    )。

A、两个文明一起抓

B、建设物质文明

C、建设精神文明

D、建设生态文明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

A: 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B: 新的社会生产力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和传播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答案:A,B,C,D
解析:
(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2)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4)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与传播,
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故本题答案选ABCD。

凡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都不是公开审理的案件。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
B.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不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
C.有关国家机密的某些案件可以公开审理
D.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有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答案:B
解析: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一定都是国家机密的案件,如涉及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排除A项;C项与题干陈述矛盾,也应排除;D项陈述本身是正确的,但无法从题干推出。

一般而言,一幅大画不可能( ),艺术家应该有一段时间收集资料、深入实地、写生采风,进而精心( )、反复( ),甚至数易其稿,从而成就一件佳作。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准备 修改
B.一挥而就 构思 推敲
C.一气呵成 设计 研讨
D.唾手可得 筹划 揣摩
答案:B
解析:
先看第二空,A项“准备”不符合,前面提到的“收集资料、深入实地、写生采风”都是准备工作,不会“进而……”再准备,排除。D项“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不符合句意,排除。C项“研讨”多用于学术领域,用在艺术品的创作上不恰当,排除。本题答案为B。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
B.进行试验时,要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2的位置,再把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中以便收集气体
D.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不能用手拿着酒精灯,要将酒精灯放在适宜的位置
答案:C,D
解析:
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后,应该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移酒精灯,防止使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因此A项错误;实验时,试管夹应该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非1/2的位置,因此B项错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