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初中地理《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辽宁省大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2.内容:
3.基本要求:
(2)试讲十分钟左右;
(3)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引导学生探究人口东西分布的特点。
答辩题目1.谈一谈你对黑河—腾冲线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解。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特别多,导致整个城市压力很大,但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却很稀少,那么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二)新课讲授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2-4“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下列问题:
(1)说出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每平方千米以上?
(2)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每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结合图例引导学生得出: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基本在>400以上;而人口密度在10人每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区域。
(3)找出黑河—腾冲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
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人口最为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最为稀疏。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研究东西部人口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提示可从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
活动探究得出:
(1)自然条件差异:东部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西部多高山、高原,气候干旱。
(2)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欠发达。
(3)从交通上看:东部交通便利;西部交通不便。
教师总结: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群。
(三)巩固提高
展示中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比重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城乡人口的分布变化。
师生交流得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
(四)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观点。
作业:有人认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人口比较稀疏的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2.分布原因:
(1)自然条件:
(2)经济发展水平:
(3)交通: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你对黑河—腾冲线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解。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辽宁省大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2.内容:

3.基本要求:
(2)试讲十分钟左右;
(3)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引导学生探究人口东西分布的特点。
答辩题目1.谈一谈你对黑河—腾冲线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解。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特别多,导致整个城市压力很大,但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却很稀少,那么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二)新课讲授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2-4“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下列问题:
(1)说出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每平方千米以上?
(2)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每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结合图例引导学生得出: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基本在>400以上;而人口密度在10人每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区域。
(3)找出黑河—腾冲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
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人口最为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最为稀疏。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研究东西部人口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提示可从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
活动探究得出:
(1)自然条件差异:东部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西部多高山、高原,气候干旱。
(2)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欠发达。
(3)从交通上看:东部交通便利;西部交通不便。
教师总结: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群。
(三)巩固提高
展示中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比重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城乡人口的分布变化。
师生交流得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
(四)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观点。
作业:有人认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人口比较稀疏的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2.分布原因:
(1)自然条件:
(2)经济发展水平:
(3)交通: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你对黑河—腾冲线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
黑河-腾冲线也叫做胡焕庸线。1933年,胡焕庸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按县统计的人口密度围。1935年,他根据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省瑷珲县(今黑河市)——云南省腾冲县人口地理界线,总结出中国人口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分布格局。时至今日,胡焕庸提出的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及其所揭示的中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
(1)优点:
①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群体学习效应,比较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②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学更具有弹性和针对性。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促进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
(2)缺点:对教师要求更高,组织不好,自学很有可能流于形式。
黑河-腾冲线也叫做胡焕庸线。1933年,胡焕庸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按县统计的人口密度围。1935年,他根据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省瑷珲县(今黑河市)——云南省腾冲县人口地理界线,总结出中国人口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分布格局。时至今日,胡焕庸提出的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及其所揭示的中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
(1)优点:
①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群体学习效应,比较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②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学更具有弹性和针对性。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促进其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
(2)缺点:对教师要求更高,组织不好,自学很有可能流于形式。
更多 “初中地理《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辽宁省大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2.内容: 3.基本要求: (2)试讲十分钟左右; (3)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引导学生探究人口东西分布的特点。 答辩题目1.谈一谈你对黑河—腾冲线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解。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特别多,导致整个城市压力很大,但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却很稀少,那么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二)新课讲授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2-4“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下列问题: (1)说出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每平方千米以上? (2)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每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结合图例引导学生得出: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基本在>400以上;而人口密度在10人每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区域。 (3)找出黑河—腾冲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 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人口最为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最为稀疏。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研究东西部人口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提示可从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 活动探究得出: (1)自然条件差异:东部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西部多高山、高原,气候干旱。 (2)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欠发达。 (3)从交通上看:东部交通便利;西部交通不便。 教师总结: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群。 (三)巩固提高 展示中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比重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城乡人口的分布变化。 师生交流得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 (四)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观点。 作业:有人认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人口比较稀疏的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2.分布原因: (1)自然条件: (2)经济发展水平: (3)交通: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你对黑河—腾冲线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解。” 相关考题
考题
苏州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地理方位中处于()。A、西邻上海,南连浙江嘉兴、湖州等地,东拥太湖,北靠长江。B、东邻上海,北连浙江嘉兴、湖州等地,西拥太湖,南靠长江。C、东邻上海,南连浙江嘉兴、湖州等地,西拥太湖,北靠长江。D、南邻上海,东连浙江嘉兴、湖州等地,北拥太湖,西靠长江。
考题
单选题海南岛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是( )。A
东多西少B
南多北少C
东北多西南少D
东南多西北少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