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膝关节常规采用()

  • A、层厚1mm,间距1mm
  • B、层厚2~3mm,间距2~3mm
  • C、层厚2mm,间距2mm
  • D、层厚5mm,间距5mm
  • E、层厚10mm,间距10mm

参考答案

更多 “膝关节常规采用()A、层厚1mm,间距1mmB、层厚2~3mm,间距2~3mmC、层厚2mm,间距2mmD、层厚5mm,间距5mmE、层厚10mm,间距10mm” 相关考题
考题 6岁小儿,因发热2周,双膝关节痛1周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0次/分,咽稍充血,心肺(﹣),双膝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化验:ESR98mm/h,CRP(+),为证实风湿热的诊断,需化验的指标是A、血常规B、尿常规C、黏蛋白D、AS0E、血清抗核抗体

考题 进一步辅助诊断主要是A.血常规B.膝关节CTC.局部分层穿刺D.膝关节镜E.膝关节造影

考题 常规X线摄影时,膝关节正位不能显示的是A.髌骨B.膝关节间隙C.十字韧带D.股骨内上髁E.胫骨内侧髁

考题 患者,女性,28岁,右膝痛3个月,检查:体温37.7℃,膝关节肿胀,大腿肌肉萎缩,膝关节屈伸受限,浮髌试验阳性。血常规:WBC9000/mm,中性粒细胞45%;膝关节X线:骨质疏松。最可能的诊断为A.膝关节滑膜结核 B.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 C.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D.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E.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考题 在运动中发生小腿腓肠肌痉挛,此时所采用的缓解方法为(  )。A.膝关节伸直.脚背伸牵拉 B.膝关节伸直.脚趾屈牵拉 C.膝关节屈,脚背伸牵拉 D.膝关节屈.脚趾屈牵拉

考题 定向井三种常规钻具,常规稳斜采用()原理,增斜采用()原理,降斜采用()原理。

考题 女性,65岁。近2年来双膝关节活动后疼痛,偶伴肿胀,休息后可有减轻。查体:膝关节轻微肿胀,被动运动时可有骨擦音。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诊断()。A、血沉B、类风湿因子测定C、血钙测定D、膝关节影像学检查E、血常规

考题 膝关节侧搬分离试验主要用于检查()损伤;膝关节内十字韧带损伤情况常采用()试验对其进行检查。

考题 膝关节内侧后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造影最理想的位置是:()A、常规正位B、常规侧位C、内翻位D、中间位E、外翻位

考题 简述膝关节MR常规扫描检查技术。

考题 疑为髌骨骨折时常规检查应注意()。A、常规正侧位片B、加照髌骨轴位片C、加照膝关节侧位片D、应作CT检查E、应作MRI检查

考题 膝部病变最佳投照体位,下述哪项错误( )A、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双膝强力外展正位B、膝外翻:双膝关节正立位C、膝内翻:双膝关节正立位D、髌骨骨折:膝关节侧位、轴位E、胫骨粗隆骨软骨炎:常规正位

考题 单选题膝部病变最佳投照体位,下述哪项错误( )A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双膝强力外展正位B 膝外翻:双膝关节正立位C 膝内翻:双膝关节正立位D 髌骨骨折:膝关节侧位、轴位E 胫骨粗隆骨软骨炎:常规正位

考题 单选题疑为髌骨骨折时常规检查应注意:()。A 常规正侧位片B 加照髌骨轴位片C 加照膝关节侧位片D 应作CT检查E 应作MRI检查

考题 单选题四肢长度应采用正确测量方法。测量小腿长度的起止点是()A 从膝关节外缘至中趾尖B 从膝关节内缘至内踝C 从膝关节内缘至中趾尖D 从膝关节外缘至外踝E 从膝关节内缘至足跟

考题 单选题膝关节内侧后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造影最理想的位置是:()A 常规正位B 常规侧位C 内翻位D 中间位E 外翻位

考题 单选题膝关节常规采用()A 层厚1mm,间距1mmB 层厚2~3mm,间距2~3mmC 层厚2mm,间距2mmD 层厚5mm,间距5mmE 层厚10mm,间距10mm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69岁。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2年。步态不稳,膝内翻畸形,膝关节肿胀,左右侧副韧带、外侧关节缝、膝脂肪垫、股四头肌止点、半腱肌半膜肌止点、腓肠肌起点压痛(++)。左膝关节屈伸受限。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检查最有意义的是()A ECTB 血常规C 尿常规D 类风湿因子E 双膝X线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