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系统变换和甲烷化CO的厂控指标是多少?谈谈CO控制对氨净化和氨合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

更多 “系统变换和甲烷化CO的厂控指标是多少?谈谈CO控制对氨净化和氨合成的影响。” 相关考题
考题 [Co(NH3)4Cl2]+系统命名和配位数正确的是()。 A、二氯四氨合钴(III)配离子,6B、二氯四氨合钴配离子,4C、二氯四氨合钴(III)配离子,6D、四氨合钴(III)配离子,4

考题 化合物[Co(NH3)4Cl2]Br的名称是_____。A、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Ⅱ)B、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Ⅲ)C、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Ⅱ)D、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考题 [Co(NH3)2Cl2]Cl 的系统命名为三氯二氨合钴(Ⅲ)。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下列配合物的命名中错误的是()。A、[Co(ONO)(NH3)5]SO4硫酸亚硝酸根·五氨合钴(Ⅲ)B、[PtNH2(NO2)(NH3)2]氨基·硝基·二氨合铂(Ⅱ)C、NH4[Co(NO2)4(NH3)2]四硝基·二氨合钴(Ⅲ)酸铵D、[Co(NH3)2(en)2]Cl3氯化二氨·二乙二胺合钴(Ⅲ)

考题 脱碳岗位的目的和任务是脱除变换后原料气中CO2,为合成氨提供合格的净化气(CO2≤0.5%),同时得到CO2≥98%的CO2气体供尿素使用

考题 甲烷化反应消耗了有用的氢气,生产了对合成氨无用的惰性气体甲烷,因此,要求进入甲烷化的原料气中CO+CO2含量()。

考题 补充气中的CO和CO2含量高不仅能使催化剂中毒,还能和系统中的氨等物质生成结晶,造成系统管道、设备堵塞,使系统压差增大。

考题 凯洛格低能耗制氨工艺采用()CO和CO2。A、立式合成塔B、分子筛净化C、汽轮机D、活塞式压缩气

考题 合成氨原料气净化中少量CO的脱除反应称为()。A、氧化反应B、甲烷化反应C、裂解反应

考题 某合成氨厂变换气中含CO227%(体积),其余为N2、H2、CO(可视作惰性气体),含量分别为18%、52.4%、2.6%,CO2对惰性气体的比摩尔分数为(),比质量分数为()。A、0.37,1.74B、1.74,0.37C、1.37,0.74D、0.74,1.37

考题 循环氢中CO有控制指标主要是因为()A、CO和催化剂中的镍易反应生成羰基镍B、CO会使硫化的催化剂还原C、CO对在高温下使用的金属产生腐蚀D、会发生甲烷化反应,强放热,导致床层温度不宜控制

考题 为什么要控制甲烷化进口工艺气中(CO+CO2)含量?

考题 写出CO和CO2的甲烷化反应方程式。

考题 下列离子中难以和NH3生成氨合配离子的是()A、Co2+B、Fe2+C、Ni2+D、Co3+

考题 因为变换气中有大量的CO2,会对合成氨触媒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要脱碳

考题 铜氨液吸收co是在游离氨存在下,依靠低价铜离子进行的,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作用,首先是CO与铜氨液接触面被溶解,CO再和低价铜离子作用生成络合物,吸收热量。

考题 锅炉给水PH值和联氨浓度的控制指标是多少?

考题 氨厂最理想氢源是()。A、氨弛放气B、合格甲烷化气C、脱碳气D、变换气

考题 CO和CO2不是合成氨催化剂的毒物。

考题 甲烷化法中要求变换气中CO<1.0%。

考题 合成氨制氢装置变换气加热器是变换气和()换热,来提高甲烷化入口温度。A、精脱硫气B、转化气C、甲烷化气D、合成气

考题 CO变换的目的是()。A、调整H/CB、脱硫C、脱碳D、甲烷化

考题 为除去脱碳、一氧化碳变换后的合成气中存在的少量的CO+CO2,使其总量≤10μg·g-1,可使用的新技术是:()A、甲烷化法B、ZnO法C、氨溶液洗涤法D、ADA溶液吸收法

考题 为除去合成气中大量的CO2,可使用的技术是:()A、甲烷化法B、ZnO法C、氨溶液洗涤法D、热K2CO3溶液吸收法

考题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中,脱碳是除去气体中的CO2。

考题 单选题为除去合成气中大量的CO2,可使用的技术是:()A 甲烷化法B ZnO法C 氨溶液洗涤法D 热K2CO3溶液吸收法

考题 问答题系统变换和甲烷化CO的厂控指标是多少?谈谈CO控制对氨净化和氨合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