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并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央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m3/h。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500.5m。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1)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排水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l: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m3/h,发生了淹井事故。
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并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做法。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案例中所述事故,简述防止发生淹井事故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哪些?
?4.淹井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淹井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并排除,试简述淹井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的问题:(1)存在问题:井筒防治水方案缺少穿过断层的探水措施。正确做法:按相关规定,穿过导水断层应先探后掘。(2)存在问题:井筒施工排水采用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不合理。正确做法:井筒施工应有预防井筒涌水的措施,应按规定布置排水系统(配齐排水供电电源排水泵、排水管路等)。(3)存在问题:井筒施工地面防洪标高设计不合理,临时锁口标高小于矿山建设安全的规定。正确做法:按规定井筒临时锁口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若低于最高洪水位时,必须采取防洪安全措施。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1)地质资料不准确(断层位置、涌水量大小)。(2)没有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探水、治水。(3)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
?3.防止发生淹井事故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该企业自身的特点,应制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巡视制度、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报告处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危险设备管理制度等。(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根据该企业的特点,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非安全管理人员要强调“一岗双责”,明确各级负责安全的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人)、工段长、班组长、车间(或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和作业工人的安全职责。(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好“三同时”规定,具体到该企业,就是保证淹井事故防控设施的完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齐全有效、各种救助设施的配备和完善,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淹井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包括:(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更多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并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央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m3/h。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500.5m。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1)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排水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l: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m3/h,发生了淹井事故。 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并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做法。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案例中所述事故,简述防止发生淹井事故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哪些? ?4.淹井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淹井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并排除,试简述淹井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井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夹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 m3/h。 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500.5m。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 (l)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排水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 (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 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 m3/h,发生了淹井事故。 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5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人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井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问题1] 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的做法。 [问题2] 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问题3] 巷道钻孔探水钻进前,该钻孔应安装哪些设施?如遇钻孔内水压过大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问题4] 矿井工业广场积水灌人矿井,所发生的淹井事故是否可定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事故?说明理由。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井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夹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m3/h。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500.5m。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 (1)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排水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 (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m3/h,发生了淹井事故。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井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以下问题: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的做法。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巷道钻孔探水钻进前.该钻孔应安装哪些设施?如遇钻孔内水压过大,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4.矿井工业广场积水灌人矿井,所发生的淹井事故是否可定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事故?说明理由。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井立风井井筒及其相关巷道工程。风井全深450m,直径6m,相关巷道7000m。井筒检查钻孔提供资料显示,该风井表土层厚110m,以含水砂层为主,基岩段多为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含水极弱,而在350m~358m有中粒砂岩层,预计涌水量为15m3/h;风井井底井筒与巷道连接处为单侧马头门与回风巷相接。施工单位根据巷道工程量和本企业的设备条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在风井井筒掘砌完成、改为罐笼提升后,采用自有的1t矿车进行井下运输,为井下调车方便,井底车场增加了一段临时巷道。在井筒工程施工到底后,相关的井筒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结果为:竣工资料齐全完整,井壁混凝土强度以及规格尺寸、观感质量均合格,表土段井壁滴水不漏,井筒总漏水量为8m3,并有个别部位集中在中粒砂岩水层段。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确定本风井井筒表土段、基岩段的合理施工方案。 2、在井筒和巷道施工期间,应选配哪些合适的提升设备? 3、为方便调车,应如何在井底车场布置临巷道?画出示意图,并填写相关井巷的名称。 4、该井筒基岩段成井后漏水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是否需要处理? 5、筒井到底后,排水、供电、运输应做哪些调整?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的边界回风井井筒及相关井下巷道工程,回风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500m,承担的井下巷道施工工程量计3500m。该井筒所遇冲积层厚度仅3m,采用普通法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赶在冬季前开工,给施工单位下达了提前l个月(较合同开工时间)开工的开工令,并提供了如下资料: (1)回风井工业广场等高线图及购地范围图; (2)回风井井筒位置坐标; (3)回风井井筒检查孔资料; (4)回风井井筒施工图。 施工单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为加快井筒施工速度,保证所承担工程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合理选择了施工设备,并经过紧张的筹备,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仓促开工。开工时,工厂场地平整仍在进行,场内场外仅有农村原有道路。开工后出现了如下事件: (1)由于开工日期提前,施工材料筹备时间仓促,货源渠道没有全部落实,备料不足,造成开工后不久便停工待料。 (2)风井开工后,施工单位接到新来的回风井平面布置图,发现主提升机占据了部分永久通风机房位置。 (3)由于农村道路的使用条件未谈妥,施工车辆常在工业广场外受堵。场内道路也因未形成而不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施工进展缓慢,给施工单位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问题 1.为保证回风井井筒及井下巷道工程快速连续施工,请确定合理的提升配套方案,说明理由。 2.为解决主提升机占据永久通风机房位置的问题,可采取哪些方法? 3.为保证矿井的不间断施工,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应做好哪些具体工作? 4.在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单位的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考题 业主为增加资源产出,计划对原矿井进行改扩建。为避免越界、影响邻近矿井开采,业主的改扩建工作仅以原开采范围的“地盘”面积进行延深。改扩建需新建立井井筒,和深660m水平的一主要运输大巷。为避免新建区域的勘探工作,业主利用原有地质资料并通过已掌握的地质情况,绘制了新建井的深部地质和水文资料图,作为招标和施工的依据。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图表示,新井筒的浅部地质情况简单,只在深625m位置将遇到65m3/h的含水层。新建巷道将在井底车场外穿越一断层。最终,业主通过议标的形式落实了承包该工程的某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依据业主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以及无设计单位盖章的图纸,编制完成了井筒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业主的同意。井筒的前期施工尚比较顺利,直到井深620m突然出现了涌水量有95m3/h的含水层,因准备不足,没能来得及实施防水措施,只能勉强采取截、导的办法强行过含水层的,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质量。事后,施工单位吸取了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不准的教训,向业主提出了巷道施工的地质资料要求。 一个月后当施工刚要进入正常时,业主遇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警告后仍无法提供施工许可,而受到责令停工和罚款的处分,施工单位被处以罚款并只得窝工待业。 问题: 1.地方管理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分析说明业主无法提供施工许可的原因。 2.造成井筒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背景情况,施工单位应要求业主补充提供哪些具体的地质资料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承建某高瓦斯矿井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三个井筒均采用冻结法施工。其中主井井筒净直径6.5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5m,井深700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70m。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二: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 事件三:主井井筒工期出现延误3个月,副井和风井进度正常,为便于施工,施工单位仍坚持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四:井筒到底后,井筒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 问题: 1.事件一中,井筒的开工顺序是否合适?为什么?说明合理的开工顺序。 2.纠正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坚持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纠正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考题 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 B.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C.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直径、施工水平 D.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

考题 背景资料: 业主为增加资源产出,计划对原矿井进行改扩建。为避免越界、影响邻近矿井开采,业主的改扩建工作仅以原开采范围的“地盘”面积进行延深。改扩建需新建立井井筒,和深660m水平的一主要运输大巷。为避免新建区域的勘探工作,业主利用原有地质资料并通过已掌握的地质情况,绘制了新建井的深部地质和水文资料图,作为招标和施工的依据。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图表示,新井筒的浅部地质情况简单,只在深625m位置将遇到65m3/h的含水层。新建巷道将在井底车场外穿越一断层。最终,业主通过议标的形式落实了承包该工程的某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依据业主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以及无设计单位盖章的图纸,编制完成了井筒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业主的同意。井筒的前期施工尚比较顺利,直到井深620m突然出现了涌水量有95m3/h的含水层,因准备不足,没能来得及实施防水措施,只能勉强采取截、导的办法强行过含水层的,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质量。 事后,施工单位吸取了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不准的教训,向业主提出了巷道施工的地质资料要求。 一个月后当施工刚要进入正常时,业主遇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警告后仍无法提供施工许可,而受到责令停工和罚款的处分,施工单位被处以罚款并只得窝工待业。 问题: 1.地方管理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分析说明业主无法提供施工许可的原因。 2.造成井筒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背景情况,施工单位应要求业主补充提供哪些具体的地质资料

考题 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因素是()。 A.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 B.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要求 C.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直径、施工水平 D.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井立风井井筒及其相关巷道工程。风井全深450m,直径6m,相关巷道7000m。井筒检查钻孔提供资料显示,该风井表土层厚110m,以含水砂层为主,基岩段多为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含水极弱,而在350m~358m有中粒砂岩层,预计涌水量为15m3/h;风井井底井筒与巷道连接处为单侧马头门与回风巷相接。施工单位根据巷道工程量和本企业的设备条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在风井井筒掘砌完成、改为罐笼提升后,采用自有的1t矿车进行井下运输,为井下调车方便,井底车场增加了一段临时巷道。在井筒工程施工到底后,相关的井筒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结果为:竣工资料齐全完整,井壁混凝土强度以及规格尺寸、观感质量均合格,表土段井壁滴水不漏,井筒总漏水量为8m3,并有个别部位集中在中粒砂岩水层段。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确定本风井井筒表土段、基岩段的合理施工方案。 2、在井筒和巷道施工期间,应选配哪些合适的提升设备? 3、为方便调车,应如何在井底车场布置临巷道?画出示意图,并填写相关井巷的名称。 4、该井筒基岩段成井后漏水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是否需要处理? 5、筒井到底后,排水、供电、运输应做哪些调整?

考题 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因素是( )。 A.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 B.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要求 C.井筒地质条件、井简直径、施工水平 D.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

考题 立井施工前钻进检查孔,通过井筒施工检查钻孔可以获得有关的地质和水文地质 资料,作为井筒施工的依据。有关检查钻孔的相关规定()。 A.井筒开工前,应完成检査钻孔,并具有完整的检査钻孔资料 B.地质构造、水文条件中等,且无有害气体突出危险,检查钻孔可以布置在井筒 范围内 C.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有煤层、岩层和有害气体突出的危险时,检查钻孔与井筒 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5m D.井筒离特大含水层较近,以及采用冻结法施工的井筒,检查钻孔不得布置在井 筒范围内 E.钻孔的终深可小于井筒设计深度

考题 某生产矿井进行矿井生产水平的延深工作,采用新建一个井筒到延深水平的方案,新 建井筒在矿井工业广场西部边界,距离原井筒120m,工程前期的施工准备及工程的施工 均由施工单位进行。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几个问题*. (1)施工单位圈定了新建井筒的工作范围,修建了围墙,搭建了临时施工设施,临时 炸药库布置在工作场地内远离井口的地方,锅炉房位于临时生活区的上风方,设备检修利 用该矿井的机修车间进行。但业主安检部门对此安排不予审批。 (2)施工单位提出要进行井筒检查钻的施工,业主以该矿井已有井筒检査钻(原井筒) 资料,延深部分有矿井地质资料为由,不同意进行。实际井筒施工中发现基岩部分有一断 层,岩石破碎、涌水量很大,只能进行工作面预注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 85万元。 (3)工程完工进行验收时,井筒未发现集中出水点,但总涌水量为12m3/h,业主要 求注浆处理,施工单位仅进行了基岩短注浆,工期2个月,费用35万元,最终涌水量为 3m3/h。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以原地质资料存在问题进行索赔,施工单位不予批准。 问题 (1)该井筒施工准备中,施工单位存在哪些不正确的做法? (2)关于井筒检查钻的施工,业主和施工单位各应如何对待? (3)该工程施工单位和业主可进行哪些索赔?具体内容是什么?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 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井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夹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 深205m~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用水量4m3/h。 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 +500.5m。 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 (1)考虑到预计用水量较小,井筒施工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 (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 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m3/h,发生了淹井事故。 事件二: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三: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井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问题】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的做法。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巷道探水钻孔钻进前,该钻孔应安装哪些设施?如遇钻孔内水压过大,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4.矿井工业广场积水灌入矿井,所发生的淹井事故是否可定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事故?说明理由。

考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达到20m3/h,施工单位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速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的施工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井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夹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m3/h。 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500.5m。 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 (1)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 (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 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m3/h.发生了淹井事故。 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井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问题】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的做法。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巷道探水钻孔钻进前,该钻孔应安装哪些设施?如遇钻孔内水压过大,应采取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4.矿井工业广场积水灌人矿井,所发生的淹井事故是否可定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事故?说明理由。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设计深度500m。合同约定分项工程量增减10%以内时,按已有类似工程综合单价调整。建设单位提供了距离该主井井筒40m的普通地质钻孔资料作为井筒检查孔资料,施工单位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监理审批后组织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井筒施工到450m深度时发现了井筒地质资料没有揭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出现有局部岩帮冒落的情况,原锚杆支护井壁的设计方案达不到支护效果。施工单位口头提出要求变更支护方案。 事件2:在继续掘进前,施工单位对断层进行了探水作业,发现含水层涌水量远远大于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造成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单位采取了注浆和更有力的排水措施。同时,设计单位根据断层涌水的影响,决定延深井筒深度,并出具了井筒延深40m的设计变更。 根据事件1和事件2,建设单位同意就井筒涌水量大及设计变更调增合同价款,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应的索赔和调增价款报告。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要求变更支护方案,监理单位应如何处理?针对该井筒条件和围岩破碎的情况,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加强支护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 2.事件1中,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工程索赔的理由是什么?如何确定相关索赔费用? 3.事件2中,施工单位接到设计变更后,进行索赔的程序是什么? 4.事件2中,井筒延深40m,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价款调增?

考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内,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并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 施工单位编制的矿井施工组织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量达20m3/h。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在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进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了施工组织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考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煤矿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主要为风化基岩层;基岩段为中等稳定的砂岩和页岩,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m3/h。 该井筒表土段采用短掘短砌普通法施工,超前小井降水;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基岩含水层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设备选型时,主提升采用双滚筒提升机,临时井架选用V型立井凿井井架,以便于井筒到底后进行改绞。地面提绞设备沿井架四面布置,提升和悬吊钢丝绳均采用天轮平台上出绳方式,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凿井管路和风筒采用井壁固定。 【问题】 1.井筒施工转入井下巷道掘进为何要进行改绞?该井筒应采用哪种改绞方案? 2.该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布置井架中梁中心线和井筒中心线为什么不重合? 3.指出该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布置上的不合理之处,并具体说明原因。 4.该主井井简短路贯通后转入井下巷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哪些具体的改装工作?

考题 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在选择时,应综合分析和考虑的因素是()。A、井筒位置、大小、深度、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进度要求B、井筒位置、大小、深度、井筒装备水平、施工进度要求C、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特征、井筒装备内容、施工要求D、井筒穿过岩层性质、涌水量的大小、井筒直径和深度、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

考题 单选题为矿井井筒设备安装和井筒维修等提供资料依据,反映井简装备、井筒施工和井筒穿越的岩层地质特征的综合性图纸是()A 井筒断面图B 主要巷道平面图C 井田地形地质图D 井底车场平面图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总承包一矿井建设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三个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均采用冻结法施工。主井井筒净直径6.0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0m,井深695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90m。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且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该施工单位依据上述条件编制了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1)矿井开工前完成供水、供电、运输、通信以及工业工程平垫的前期工作,主要污水排放管道的敷设工作。(2)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3)考虑到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因此井下大巷均采用成熟的机械化配套作业线,煤巷采用综掘机掘进。岩石巷道综合月进尺按100m、煤巷月度综合进尺按300m配备,井下采用固定箱式矿车有轨运输。(4)井筒到底后,井简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5)在风井井筒永久装备完成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同时进行井下生产系统安装和试生产。(6)矿井建设的施工组织由该公司负责,劳动力统一调配,冻结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分别分包给了三家冻结公司。(3)根据上述分析确认的合理开工顺序,施工过程中如果井筒工期出现延误时应当如何进行进度安排和控制?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的边界回风井井筒及相关井下巷道工程,回风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500m,承担的井下巷道施工工程量计3500m。该井筒所遇冲积层厚度仅3m,采用普通法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赶在冬季前开工,给施工单位下达了提前1个月(较合同开工时间)开工的开工令,并提供了如下资料:(1)回风井工业广场等高线图及购地范围图;(2)回风井井筒位置坐标;(3)回风井井筒检查孔资料;(4)回风井井筒施工图。施工单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为加快井筒施工速度,保证所承担工程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合理选择了施工设备,并经过紧张的筹备,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仓促开工。开工时,工广场地平整仍在进行,场内场外仅有农村原有道路。开工后出现了如下事件:(1)由于开工日期提前,施工材料筹备时间仓促,货源渠道没有全部落实,备料不足,造成开工后不久便停工待料。(2)风井开工后,施工单位接到新来的回风井平面布置图,发现主提升机占据了部分永久通风机房位置。(3)由于农村道路的使用条件未谈妥,施工车辆常在工业广场外受堵。场内道路也因未形成而不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施工进展缓慢,给施工单位经济效益造成严影响。问题:1.为保证回风井井筒及井下巷道工程快速连续施工,请确定合理的提升配套方案,说明理由。2.为解决主提升机占据永久通风机房位置的问题,可采取哪些方法?3.为保证矿井的不间断施工,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应做好哪些具体工作?4.在施工准备阶段,建设单位的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考题 多选题《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YSJ021—1993规定,竖井、斜井施工图设计必须有工程地质检查钻孔资料,对于已有勘探资料表明,地质条件简单和不通过含水冲积层的井筒,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打工程地质钻孔()。A在竖井井筒周围25m范围内有勘探钻孔,并符合检查孔要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B矿区内已有生产矿井,掌握新设计井筒通过的岩层物理性质、水文地质及其变化规律,并经主管部门确认C历史上该地区是缺水地区D相临矿区开采表明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E该地区年降水量小于0mm时

考题 单选题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因素是( )。A 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B 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C 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要求D 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直径、施工水平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总承包一矿井建设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三个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均采用冻结法施工。主井井筒净直径6.0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0m,井深695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90m。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且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该施工单位依据上述条件编制了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1)矿井开工前完成供水、供电、运输、通信以及工业工程平垫的前期工作,主要污水排放管道的敷设工作。(2)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3)考虑到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因此井下大巷均采用成熟的机械化配套作业线,煤巷采用综掘机掘进。岩石巷道综合月进尺按100m、煤巷月度综合进尺按300m配备,井下采用固定箱式矿车有轨运输。(4)井筒到底后,井简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5)在风井井筒永久装备完成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同时进行井下生产系统安装和试生产。(6)矿井建设的施工组织由该公司负责,劳动力统一调配,冻结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分别分包给了三家冻结公司。问题(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有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