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1。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问题】

1.分别给出表1中A、B和C所代表的观测频次。

2.针对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表1中所代表的观测频次:A为1次/3d、B为1次/2周、C为1次/3月。

2.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需对截水沟进行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并安排专人经常检查排水情况;(2)发现坑穴应及时向监理、设计单位反映,申请变更(变更设计)。

3.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

(2)观测断面间距设置应根据设计确定,但不超过100m。

4.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2)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5mm;(3)沉降值一旦超标,应立即停止填筑,加强观测。
更多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堤段长度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1。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问题】 1.分别给出表1中A、B和C所代表的观测频次。 2.针对事件1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2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相关考题
考题 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观测方法可采用()等;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

考题 用普通土填筑的既有路基,由于水浸路堤产生路堤下沉或造成路堤溜坍时,可采用渗水土护道加固。()

考题 堆载预压填筑过程中地基沉降与侧向位移观测应()进行。堆载预压土的填筑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路堤安全、稳定。 A、同步B、先地基沉降,后侧向位移观测C、先侧向位移,后地基沉降观测

考题 ()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之差。 A、路堤宽度B、路基高度C、路肩宽度D、路堑高度

考题 软土地区路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软土地区路堤施工应尽早安排,施工计划中不考虑地基所需固结时间 B.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并应进行动态观测 C.桥台、涵洞、通道以及加固工程应在预压沉降完成后再进行施工 D.堆载预压的填料宜采用上路床填料,并分层填筑压实。

考题 某单位在一新建单线铁路施工中,将一段长1250m的一般路堤工程划分给其下属施工队施工,本路段无软基处理。路基本体采用普通填料,路基基床底层为改良细粒土,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由于路基本体的填料主要为黏质土和少量的砂砾,根据储量和开采填料的条件,路堤需要做成包心路堤。 施工队编制的施工方案如下: (1)基床底层的改良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为35cm。 (2)在基床表层全面施工前,选取长度80m的路段进行工艺性试验。 (3)针对该段路堤填筑,列出的质量控制内容有:填料分层摊铺的压实厚度和压实工艺;路堤填筑压实质量;不同填料填筑(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级配、每一压实层的填料种类、两层接触面的横向排水坡);各种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给出包心路堤的填筑方法。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路堤填筑最少检验批个数,并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方案编制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施工方案。

考题 (一) 背景资料 某铁路工程路基位于滨海地区海相沉积软土地基上。地基处理设计采用塑料排水板和上铺砂垫层方法加固;设计路堤填筑高度 5m,路堤两侧设宽 12m、高 1.5m 的反压护道;设计排水板长度为12m,布置方式为 1m×1m 正方形。 设计要求路基填筑施工中按照沉降综合观测数据进行分层填筑控制。具体控制指标为:竖向沉降小于 10mm/d,边桩位移小于 5mm/d,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度大于 80%。施工中若不能满足控制指标时必须停止填筑,待指标恢复到控制指标范围时,方可继续填筑。 施工单位进场后,由于征地拆迁原因导致开工时间延期。为确保总工期目标,施工单位根据经验及以往施工参数进行路堤填筑,反压护道利用修正路堤时的刷坡土方进行填筑施工。 该段路堤填筑高度至 3m 后,某日分层填筑高度累计达 1m,压实质量经检测合格。施工当日观测组在相邻段进行沉降观测。不久,该段路堤发生了坍塌。如图 1-1 所示。 事故发生后,经调查,施工前一日的全部观测数据:竖向沉降为 10mm/d,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度为 20%,观测数据已按程序及时上报;排水板实际施工长度为 8m。 问题 1.指出坍滑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给出该段路堤填筑的正确做法。 3.针对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工作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考题 路基(土、石方)施工涵盖开挖路堑、( )、修建防护工程等内容。A.整平路基 B.填筑路堤 C.压实路基 D.修整路床 E.洒透层油

考题 在路基(土、石方)施工中包括填筑路堤、( ),修建防护工程等。A.开挖路堑 B.整平路基 C.压实路基 D.修整路床 E.喷洒粘层油

考题 路基顶面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经填筑而成的路基形式叫做()。A、半路堑B、半路堤C、路堤D、路堑

考题 路基(土、石方)施工涵盖开挖路堑、()、修建防护工程等内容。A、整平路基B、填筑路堤C、压实路基D、修整路床E、洒透层油

考题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采用砂类土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

考题 ()可用水泥或石灰改良土进行填筑。A、路堤下部及基床表层B、路堤上部及基床表层C、路堤下部及基床底层D、路堤上部及基床底层

考题 路堤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应符合哪些规定要求?

考题 在软土地段填筑路堤,应先做好(),并按设计要求做好路基处理。

考题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分为表层和底层,设计行车速不同其填筑厚度都一样。

考题 下列各项关于路堤、路堑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B、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C、填土高度低于Im的属于矮路堤D、路基典型的横断面形式只有路堤和路堑两种

考题 单选题()可用水泥或石灰改良土进行填筑。A 路堤下部及基床表层B 路堤上部及基床表层C 路堤下部及基床底层D 路堤上部及基床底层

考题 填空题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在进行填筑时,边桩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不得大于(),当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减缓填筑速率或停止填筑。

考题 判断题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分为表层和底层,设计行车速不同其填筑厚度都一样。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关于路基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以下正确的是()。A 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B 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C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D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考题 多选题路基(土、石方)工程涵盖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 ),修建防护工程等内容。A整平路基B填筑路堤C压实路基D修整路床E洒透层油

考题 问答题一新建双线铁路,设计行车时速160km,其中某段路基8.5km,设计填挖平衡,大部分填筑高度3~5m,挖方段坡度不大,山体除表层外,部分为中风化砂岩,部分弱风化,沿线两侧有少量村庄,无重要建筑物,最大挖深12m。填筑区有两段各长500m的软弱地基,软弱层厚最大处为2m,其余为种植土。其中挖方路堑在中间,两边为填筑路堤并设有涵洞2座。 问题: 1.本案例路基填筑需要哪些施工机械? 2.涵洞处的路基填筑方法要点有哪些? 3.本案例路基施工作业有哪几种组织形式? 4.路基填筑的主要施工步骤? 5.路堑挖方的主要施工步骤?

考题 多选题路基(土、石方)施工涵盖开挖路堑、()、修建防护工程等内容。A整平路基B填筑路堤C压实路基D修整路床E洒透层油

考题 填空题基床以下路堤填筑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采用砂类土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

考题 单选题路基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有如下四种回答,其中完整的正确回答是( )。A 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B 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C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D 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考题 填空题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观测方法可采用()等;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