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的“天朝上国”迷梦。(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的“天朝上国”迷梦。
考题
历史上中国自居天朝上国,对四周国家统称为东戎、西夷、南蛮、北狄。
考题
汉服在满清政府时期出现了断代,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满清政府“()”的政策
考题
中国武警代表队第一次参加世界军警狙击锦标赛是()。A、2005年B、2007年C、2008年
考题
材料:1793年,乾隆83岁大寿,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以“天朝上国”自居,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考题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他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题
材料一“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竞然背负着"道歉"的屈辱使命。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1861—1862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1875年,英国以“马嘉里事件”(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适使问题上作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清廷决定"道歉"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郭嵩焘这时虽然还未曾走出过国门,但是借助于担任过广东巡抚的经历和对西洋事务的经意考察,他对西方列强的见解,不但比保守派,而且比洋务派领袖们也高出了一头,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当他出使英、法之后,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王兴国《郭嵩焘的两重不同的历史地位》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遭受攻击的原因。
考题
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这()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
考题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上述观点主要说明鸦片战争()A、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B、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C、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D、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考题
“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以上出自()。A、《上李鸿章书》B、《中国问题的真解决》C、《革命军》D、《军政府宣言》
考题
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萌发,其核心是()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效法西方,实行君主立宪政治
考题
乾隆时大将军福康安观看欧洲火器操法后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采没有什么稀罕!”这说明()A、清朝军事技术先进B、是清政府技不如人的粉饰之词C、清王朝是“天朝上国”D、清王朝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考题
材料: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回答问题: (1)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 (2)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3)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
考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统治中国的是()A、晚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国民政府
考题
在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清醒过来,“睁眼看世界”的人是()A、魏源B、林则徐C、曾国藩D、李鸿章
考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考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
考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经济政策?(2分)这些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考题
材料:1793年,乾隆83岁大寿,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以“天朝上国”自居,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海禁政策的影响。
考题
判断题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的“天朝上国”迷梦。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萌发,其核心是()A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
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C
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
效法西方,实行君主立宪政治
考题
填空题汉服在满清政府时期出现了断代,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满清政府“()”的政策
考题
判断题历史上中国自居天朝上国,对四周国家统称为东戎、西夷、南蛮、北狄。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