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计算题:某工件厚度T=240mm,测得第一次底波为屏高的90%,第二次底波为15%,如忽略反射损失,试计算该材料的衰减系数?
参考答案
更多 “计算题:某工件厚度T=240mm,测得第一次底波为屏高的90%,第二次底波为15%,如忽略反射损失,试计算该材料的衰减系数?” 相关考题
考题
按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规定:对厚度≥3倍探头近场长度的承压设备钢锻件进行超声检测时,基准灵敏度可用下列叙述的方法确定:()
A.探测面与底面平行,可用底波计算法确定基准灵敏度B.探测面与底面平行,直接按底波高度作为基准灵敏度C.当不能获得底波时,可直接采用CSⅠ标准试块按该试块上φ2平低孔回波高度作为基准灵敏度D.当不能获得底波时,可直接采用CSⅠ标准试块,按该试块上φ2平低孔回波高度与探测工件比较利用计算法确定基准灵敏度
考题
采用声波法对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进行检测,桩直径1.2m,桩长35m,声波反射明显。测头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一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8.7ms,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二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9.3ms,若孔底沉渣声波波速按1000m/s考虑,孔底沉渣的厚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A) 0.3m (B) 0. 50m
(C) 0.70m (D) 0.90m
考题
用多次回波法测定工件厚度时,下面那种做法可使测量精度比较高?()A、取界面波与第一次底波间的声程。B、最后两次底波间的声程。C、取底面回波次数愈多,测定结果的精度愈高。D、取第三次与第四次底波间的声程。
考题
采用声波法对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进行检测,桩直径1.2m,桩长35m,声波反射明显。测头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一次发射波的相隔时间为8.7ms,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二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9.3ms,若孔底沉渣声波波速按1000m/s计算,孔底沉渣的厚度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A、0.2mB、0.3mC、0.4mD、0.5m
考题
在对铸钢件UT检测时针对两块试块进行质量对比,A试块的衰减系数大于B试块,在探测时都用底波标准法调整灵敏度,结果在工件中同声程发现同样波高的缺陷,则实际缺陷哪个大()A、A试块的大B、B试块的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
考题
超声探伤中所谓缺陷的指示长度,指的是()。A、采用当量试块比较法测定的结果B、对大于声束的缺陷,采用底波对比而测得的结果C、根据缺陷反射波高和探头移动的距离而测得的结果D、缺陷定量法之一,和AVG曲线的原理相同
考题
复合板超声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复合界面始终存在界面回波B、从复合层侧检测,如完全脱节,则无底波C、从母材侧检测,工件中界面波低于试块中界面波,工件中底波高于试块中底波,则复合面为不完全脱节D、底波与复合界面回波高度dB差实测值小于理论计算值,表示存在脱节
考题
计算题:某井抽油泵下入深度为1500m,音标深度为300m,液面曲线显示从井口波到音标反射波距离为18cm,从井口波到液面反射波距离为30cm,试求动液面深度和抽油泵沉没度。动液面深度H液=H标L液/L标
考题
单选题在对铸钢件UT检测时针对两块试块进行质量对比,A试块的衰减系数大于B试块,在探测时都用底波标准法调整灵敏度,结果在工件中同声程发现同样波高的缺陷,则实际缺陷哪个大()A
A试块的大B
B试块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
考题
单选题用多次回波法测定工件厚度时,下面那种做法可使测量精度比较高?()A
取界面波与第一次底波间的声程。B
最后两次底波间的声程。C
取底面回波次数愈多,测定结果的精度愈高。D
取第三次与第四次底波间的声程。
考题
单选题采用声波法对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进行检测,桩径1.2m,桩长35m,声波反射明显。测头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一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8.7ms,从发射到接受到第二次反射波的相隔时间为9.3ms,若孔底沉渣声波波速按1000m/s考虑,孔底沉渣的厚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07年真题]A
0.30mB
0.50mC
0.70mD
0.90m
考题
单选题用水浸探伤法检查厚度为T的钢板,为使钢板的第四次底波与水层界面的第二次回波重合,水层厚度应为()A
0.75TB
1TC
1.5TD
2T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