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流行病学的病因的定义,正确的为()
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D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
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关于流行病学的病因的定义,正确的为()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 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男孩,5岁,因低热2天,伴反复惊厥发作3次入院。病前健康,无既往惊厥史。入院体检合作,神志清楚,无异常神经征。CSF压力250mmHO,常规生化检查正常。EEG示弥漫性异常慢波。入院后对症治疗,病情逐日好转。4周后复查,EEG已明显改善。最可能的诊断是()A
结核性脑膜炎B
病毒性脑炎C
复杂性热性惊厥D
癫痫(全身性发作)E
化脓性脑膜炎
考题
多选题下列疾病的治疗,正确的是()A低IgG血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B选择性IgA缺乏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C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联合免疫缺陷病,骨髓移植E只要有感染者,均需抗感染治疗
考题
多选题患儿,女,13个月,因“发热2天,呕吐1天,尿少伴精神差6小时”来诊。既往体健。查体:T38.7℃P158次/分,R35次/分,BP80/30mmHg,体重10KG,神志清楚,精神差,营养发育好,皮肤弹性可,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心律齐,腹胀,肝肋下2cm,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减弱,股动脉波动减弱,足背动脉波动未触及,四肢肌张力下降,四肢凉,右前臂和脐周各有1处出血性皮疹及瘀斑。考虑诊断的疾病有()A脓毒性休克BDICC肠梗阻D中枢神经系统感染E急性白血病F急性胃肠炎G急性病毒性心肌炎H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
信息是指人们所传递和接受的信号卫生保健知识B
知主要指人们对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和理解C
信主要指对健康信息的相信,对健康价值的态度D
健康行为又能产生和传播健康的信息E
行主要是指健康知识和信念与行为的一致性
考题
单选题对社区卫生服务描述最恰当的是()A
以二级、三级卫生机构为主体的基层卫生服务B
以个人为单位的基层卫生服务C
以临床专科医生为骨干的基层卫生服务D
以预防为主、需求为导向的基层卫生服务E
以医疗为中心的基层卫生服务
考题
单选题比较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A
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更为重要B
社会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制约C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相同D
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E
自然因素决定社会因素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3岁,因“反复呼吸道感染2年,双膝关节反复肿痛1年余”来诊。每年患肺炎3~4次。患者舅舅早年因反复感染、败血症夭折。查体:生长发育落后,消瘦;浅表淋巴结触不清楚,未见扁桃体。考虑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0.4~0.5g/kg,用药间隔时间为()A
3dB
1周C
2周D
1个月E
2个月
考题
单选题传染期的概念是()A
最长潜伏期与最短潜伏期之间的时间B
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C
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D
从临床症状出现到病原体不再排出的时间E
从典型临床症状开始出现一直到完全消失的时间
考题
单选题某地100名12岁儿童的平均体重30kg,标准差5kg,利用正态分布原理估计该地12岁儿童体重的95%参考值范围是()A
17.3~42.9B
20.2~39.8C
28.7~31.3D
29.0~31.0E
21.2~38.9
考题
单选题患儿,1.5岁,不会独立行走,智力落后。查体:皮肤细嫩,肌肉松弛,眼距宽,鼻梁低平,伸舌,双眼外侧上斜,通贯掌,小指端向内侧弯曲。该患儿除有特殊面容外,其他常见的畸形为()A
atd角增大、通贯手、心脏畸形、关节可过度弯曲B
翼颈、乳头间距宽C
睾丸小、乳房发育D
眼发育不良、耳道闭锁E
并指畸形、耳廓畸形、心脏畸形
考题
单选题目前认为对心肌炎有诊断价值的血清酶是()A
乳酸脱氢酶(LDH)增高B
肌酸激酶(CK)增高C
谷草转氨酶(GOT)增高D
LDH增高E
CK-MB增高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