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光复活所依赖的酶为()。
A
切除核苷酸酶
B
DNA糖基酶
C
DNA聚合酶
D
光裂合酶
E
细胞色素P45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光复活这种DNA损伤修复机制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体内,是一种依赖光的过程,其通过酶切下DNA上嘧啶二聚体,将毗邻的嘧啶接回原结构上。主要是针对紫外线损伤产生的胸腺嘧啶二聚体的修复机制,光复活所依赖的酶,为光裂合酶。
更多 “单选题光复活所依赖的酶为()。A 切除核苷酸酶B DNA糖基酶C DNA聚合酶D 光裂合酶E 细胞色素P450” 相关考题
考题
多选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规定,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使用、储存场所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场所的入口处,必要时应设置以下哪几类装备()。A呼叫装置B放射性标志C安全联销D工作信号E报警装置
考题
单选题有关女性生理功能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女性心率较男性慢B
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女性呼吸次数较男性少C
女性平时以腹式呼吸为主D
皮下脂肪较厚,对热耐受性较男性强E
重体力劳动时腹式呼吸加深,影响盆腔血液循环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右肢体功能障碍2小时,CT平扫正常。24小时后复查,左颞叶大片模糊低密度,诊断为()。A
左颈内动脉支配区急性脑梗塞B
前交通动脉支配区急性脑梗塞C
左大脑中动脉支配区急性颞叶脑梗塞D
左大脑前动脉支配区急性颞叶脑梗塞E
左大脑后动脉支配区急性颞叶脑梗塞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26岁,因“咽部不适6个月,右颈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右侧扁桃体窝肿物直径4.5cm,质地中等;右颈Ⅱ区触及3cm×2cm淋巴结。影像学检查:肿物局限于右侧扁桃体窝,周围组织无受侵,无远处转移;右颈Ⅱ区2.5cm×1.5cm淋巴结1枚,增强后明显强化。扁桃体肿物活检:低分化癌。治疗原则为()。A
原发灶手术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B
原发灶手术切除+双侧颈淋巴结区放射治疗C
原发灶放射治疗+双侧颈淋巴结清扫D
同步放射化学治疗为主,如有残留,外科挽救治疗E
手术为主,术后放射治疗
考题
单选题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具有DNA反应活性B
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C
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D
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
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
考题
单选题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不一定也对人类致癌。要确定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A
原癌基因激活试验B
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试验C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D
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SCE.E
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考题
单选题某军工厂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B超、血常规和心电图等。对三硝基甲苯接触工人,还应进行何种特殊检查()。A
拍摄X线胸片B
脑电图检查C
肾功能检查D
眼科检查E
肺功能检查
考题
单选题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常用调查方法分为()。A
普查、抽样调查、病例调查B
普查、典型调查、队列调查C
普查、抽样调查、案例调查D
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E
普查、抽样调查、队列调查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54岁,月经不规律5年。既往规律,初潮12岁,周期30~32d,经期4~5d,49岁起月经不规律,有时1个月2次,有时半年1次,每次持续5~20d不止,曾肌内注射黄体酮。自己认为“更年期”,未正规就诊。近1年阴道不规则出血频繁,量较前增多,伴有下腹隐痛,乏力,此次“月经”时断时续,淋漓不净持续30d余。(提示查体:一般状况良好,无明显贫血貌。阴道见少量血液,宫颈光滑,子宫稍大稍软,双侧附件未及增厚或包块。)最常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A手术切除B化学药物治疗C放射治疗D激素治疗E综合治疗F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
考题
单选题男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用力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照射范围是()。A
原发灶+肺门B
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C
原发灶D
原发灶+肺门+胸壁E
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锁骨上区
考题
单选题某单位委托对一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二阶段毒理学安全性鉴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一次最大耐受剂量5000mg/kg,属无毒类。现进入第二阶段试验要判定该化学物质的TFAl00+S9结果为阳性,需两次独立重复实验的回变菌落数均应等于或大于()。A
100B
200C
300D
400E
500
考题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健康促进规划评价内容的是()。A
项目实施的效率及效果B
资源的需求及其分配的合理性C
社区执行规划的情况和能力D
群众的满意度和满足需求的切实性E
健康教育导致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变化
考题
单选题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引起溶血性贫血的作用机制中.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A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B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减少C
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减少D
赫恩滋小体的形成E
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陷
考题
单选题对易化扩散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
物质分子由浓度高的部位向浓度低的部位分散B
消耗能量C
需要载体D
转运系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E
具有竞争抑制性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