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下列关于十二时辰分别所指的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夜半”指前日夜11时至当日凌晨1时

B

“鸡鸣”指凌晨3至5时

C

“隅中”指上午9至11时.

D

“晡时”指每天的15至17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单选题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下列关于十二时辰分别所指的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夜半”指前日夜11时至当日凌晨1时B “鸡鸣”指凌晨3至5时C “隅中”指上午9至11时.D “晡时”指每天的15至17时” 相关考题
考题 古人用地支来表示时间。一天十二个时辰,7时至9时为( )。A、未时B、申时C、酉时D、辰时

考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太阳方位和时辰,如午时就是指太阳在正南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年龄特点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

考题 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A、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C、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

考题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那么古代“子时”指的是()。A、晚上9点—晚上11点B、晚上10点—晚上12点C、晚上11点—凌晨1点D、晚上12点—凌晨2点

考题 单选题古人用地支来表示时间。一天十二个时辰,17时至19时为()。A 未时B 酉时C 申时D 戌时

考题 单选题中国古人用“天色纪时法”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ò)中、日中、日昳(diã)、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从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下面根据天色的变化理解的时辰正确的是:() ①《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句中“鸡鸣”是凌晨01时至03时; ②《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句中“黄昏”是晚上19时至21时,“人定”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③《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句中“夜半”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④《李愬雪夜入蔡州》:“晡时,门坏”,句中“晡时”是下午17是至19时。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考题 单选题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 )。A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B 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C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D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