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对于银行监管部门、总行、一级分行认定的虚假贷款名义借款人不知情、未参与借款事宜、对借款行为不承担责任的不良信用记录可以删除。()
A
对
B
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判断题对于银行监管部门、总行、一级分行认定的虚假贷款名义借款人不知情、未参与借款事宜、对借款行为不承担责任的不良信用记录可以删除。()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案例:违法发放贷款案
基本案情:犯罪分子吴某在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先后担任T市N银行G网点、L网点负责人期间,在明知多名借款人利用假名、冒名、借名等欺骗手段申请贷款的情况下,内外勾结,违规发放贷款108笔,合计金额1108.8万元。期间,吴某本人亦利用相同手段,从所在网点套取贷款8笔,合计金额73.7万元,用于替骗贷的借款人还本付息,以应付银行内部稽核。案发后,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方式,仅追回脏款354.63万元,银行损失巨大。
作案手段:一是假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虚构并不真实存在的名义借款人,以虚假的名义借款人信息填写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 二是冒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虚构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三是借名贷款。吴某与实际借款人在征得名义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名义借款人申请、实际借款人使用的方式,违法发放贷款。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被冒名、借名者而言,当冒名、借名贷款逾期不还时,被冒名、借名人将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对其今后申办信用卡、住房信贷等一系列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对所在的银行而言,一方面,一旦实际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不仅假名、冒名贷款会形成损失,借名贷款也会因名义借款人不愿承担偿还责任而令银行难以收回本息。另一方面,一旦被冒名、借名人发现自己被冒名、借名申请贷款甚至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往往会通过法律、媒体等各种方式、途径维权,使银行面临银行法律、声誉风险。
请对上述案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考题
根据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向农业银行申请信用贷款的企业法人,除对有关条款进行调查认定外,还应调查认定借款人是否具备贷款总额不超过借款人所有者权益总额和()的条件。A、是AAA级信用企业B、资产负债在50%以下C、现金净流量和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均大于零D、无不良信用记录
考题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必须由其他共同借款人与借款学生组成借款主体,共同借款人条件是()。A、原则上由60岁以下、无不良行为、信用记录的借款学生家长B、其他60岁以下、无不良行为、信用记录、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并经贷款人认可的第三人C、60岁以下、无不良行为、信用记录的其他法定监护人
考题
多选题根据信贷管理基本制度,向农业银行申请信用贷款的企业法人,除对有关条款进行调查认定外,还应调查认定借款人是否具备贷款总额不超过借款人所有者权益总额和()的条件。A是AAA级信用企业B资产负债在50%以下C现金净流量和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均大于零D无不良信用记录
考题
判断题贷款新规规定,借款人应符合“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可以理解为“借款人应诚实守信,通过贷款卡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未发现有贷款逾期、欠息、五级分类为不良贷款、被起诉查封等情况,长期遵守贷款合同、信用记录良好。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贷款人有权参与处于兼并、破产或股份制改造等过程中的借款人的债务重组,应当要求借款人落实贷款还本付息事宜。()A
对B
错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