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
A

B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判断题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确定混凝土的砂石用量用假定表观密度法更精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轻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不大于2950kg/m3。()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下列关于水运工程混凝土用粗骨料密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粗骨料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装料均分3层装入 B.粗骨料表观密度应精确至1kg/m3 C.粗骨料表观密度的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10kg/m3时应重新试验 D.粗骨料表观密度试验时应测水温,选取表观密度的修正系数

考题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1:1.82:3.60,W/C=0.50,混凝土的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kg/m3,则:(5)试验室配合比进行密度复核,实测表观密度为2475kg/m3,正确的做法是()。 A.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不需校正 B.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碎石=357:179:651:1286 C.校正系数为1.03 D.校正系数为0.97

考题 当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与理论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理论值的()时,可将试配配合比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当超过()时,应将试配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后,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

考题 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取()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

考题 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

考题 石表观密度计算,精确至()A、1kg/m3B、10kg/m3C、100kg/m3D、5kg/m3

考题 砌筑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kg/m3):()。

考题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的试验结果精确至10kg/mm3。

考题 砂浆拌合物密度试验由二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确定,计算精确到10kg/m3。

考题 下述对表观密度的试验描述对的有()A、表观密度试验数据精确至10kg/m3;B、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C、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10kg/m3,应重新试验D、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考题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1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考题 砂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表观密度的结果精确至()。表观密度试验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重新试验。空隙率精确至()。

考题 骨料最大粒经不大于40mm的拌和物,采用容积为(),壁厚为()的容量筒,测量其表观密度。混凝土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试验结果精确至()。当实测值与计算值相差大于()时,应将配比中各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

考题 砂浆的理论表观密度值计算公式:()

考题 单选题石子表观密度试验中,表观密度计算结果应精确至()kg/m3A 20B 10C 5D 1

考题 多选题下述对表观密度的试验描述对的有()A表观密度试验数据精确至10kg/m3;B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C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10kg/m3,应重新试验D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考题 判断题当所测砂浆含气量数值小于5%时,测试结果应精确至0.1%。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砂的表观密度应大于2500㎏/m3。()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砂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表观密度的结果精确至()。表观密度试验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重新试验。空隙率精确至()。

考题 判断题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的试验结果精确至10kg/mm3。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砂的表观密度试验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1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砂浆拌合物密度试验由二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确定,计算精确到10kg/m3。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水泥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精确至1kg/m3。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骨料最大粒经不大于40mm的拌和物,采用容积为(),壁厚为()的容量筒,测量其表观密度。混凝土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试验结果精确至()。当实测值与计算值相差大于()时,应将配比中各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

考题 单选题拌制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密度应符合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应()。A <表观密度B =表观密度C >表观密度D ≈表观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