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二审程序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

B

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没有提出上诉的其他当事人为被上诉人

C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其他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答辩状

D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仅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当事人如果都上诉的,那都为上诉人,如果部分上诉的,则其他当事人按原审诉讼地位列明,A正确,B错误。送达起诉状副本的期限是5日,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则是10日,C正确。行政诉讼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二审程序也不例外,需要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D错误。
《行诉解释》第65条: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
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没有提出上诉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
《行诉解释》第66条:当事人提出上诉,应当按照其他当事人或者诉讼代表人的人数提出上诉状副本。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其他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答辩状。
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当事人。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已经预收诉讼费用的,一并报送。
《行诉解释》第67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当事人对原审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有争议的,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认定事实不清楚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更多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二审程序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B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没有提出上诉的其他当事人为被上诉人C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其他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答辩状D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仅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关于行政上诉案件的审理,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第二审人民法院只审查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B.第二审人民法院只审查被诉行政行为C.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D.第二审人民法院只审查上诉状提及的法律问题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行政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B.人民法院对行政上诉案件,一律应当开庭审理C.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D.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仍然可以再次发回重审

考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的渊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行政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狭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行政诉讼法典,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就是指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 C.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主要包括国内法,不包括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中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 D.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的有关规定 E.行政诉讼法的渊源包括关于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考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B、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C、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D、行政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B、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审查C、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D、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考题 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行政诉讼的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人民法院应当先予受理B、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C、人民法院应当延长受理期限,并通知起诉人D、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哪些事项提起的行政诉讼?()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C、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D、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关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遵循的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依法实行合议制度B、依法实行回避制度C、依法实行公开审判制度D、依法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可以作为证据?()A、书证B、物证C、当事人的陈述D、勘验笔录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诉讼证据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原告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B、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C、在诉讼过程当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D、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下列哪些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证据?()A、视听资料B、电子数据C、鉴定意见D、现场笔录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公开审理B、行政诉讼期间,应当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C、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D、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不得申请撤诉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属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对于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下列哪些人员,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A、审判人员B、书记员C、鉴定人D、证人

考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裁定可以适用于下列哪些事项?()A、财产保全B、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C、中止诉讼D、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考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的渊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行政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B、狭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行政诉讼法典,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就是指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C、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主要包括国内法,不包括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中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D、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的有关规定E、行政诉讼法的渊源包括关于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考题 单选题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行政诉讼的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人民法院应当先予受理B 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C 人民法院应当延长受理期限,并通知起诉人D 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关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遵循的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依法实行合议制度B依法实行回避制度C依法实行公开审判制度D依法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可以作为证据?()A书证B物证C当事人的陈述D勘验笔录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B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理进行审查C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D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下列哪些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证据?()A视听资料B电子数据C鉴定意见D现场笔录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对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采纳的鉴定结论,原告提出证据证明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A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格B鉴定结论不明确C鉴定结论内容不完整D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属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诉讼证据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原告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B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C在诉讼过程当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D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考题 多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B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不得进行调解C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D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到案件发生地进行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对于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下列哪些人员,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A审判人员B书记员C鉴定人D证人

考题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被告应当提供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B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C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D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考题 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关于行政上诉案件的审理,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第二审人民法院只审查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B 第二审人民法院只审查被诉行政行为C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D 第二审人民法院只审查上诉状提及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