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9月8日,中央财政拨付云南省地震救灾资金10.5亿元,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这表明()
A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B

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

通过财政支出,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

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9月8日,中央财政拨付云南省地震救灾资金10.5亿元,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这表明()A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 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C 通过财政支出,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D 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相关考题
考题 云南省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村贫困地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贫困影响评价和扶助补偿制度。A.对B.错

考题 地震灾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恢复()功能,为恢复灾区群众生活和农业、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提供条件。A、政府机构B、重大工程C、生命线工程

考题 口语交际。(4分)6月2日,云南省普洱地区发生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也给当地学校师生带来了很多困难。各地青年志愿者组织准备在大中专学生中选拨青年志愿者于暑假到灾区助学。作为初三学生的陈军坚决要求去灾区,负责选拔的人员不同意,说他不符合条件。陈军找到当地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一番恳切的要求之后,终于如愿以偿。请为陈军设计一段恳求参与这一活动的语言。(50字以内)

考题 汶川地震给广大受灾群众及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灾区开设心理健康恢复班,你作为负责人,请现场模拟开班仪式上的发言。

考题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了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桥梁、公路、水利水电工程等设施的破坏,此统称为地震。之后,又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此统称为地震()A原生灾害;间接灾害B直接灾害;次生灾害C直接灾害;间接灾害D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考题 云南省的地震活动带主要有哪些?

考题 地震灾害的特点是()A、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B、具有瞬间发生、监测预报困难C、破坏剧烈;D、次生灾害严重、社会影响深远

考题 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判为()A、较大地震灾害B、一般地震灾害C、重大地震灾害

考题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赴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李克强深入灾区的学校、医院、街道、农村,实地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并指示当地干部要把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尽一切努力抢救伤员,组织群众因地制宜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政府为什么要高度关注灾区重建?

考题 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部署,深入灾区指导工作,想方设法确保灾区人民的人身安全及生活保障。这种做法表明()。 ①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②国务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③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原则 ④国家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考题 新华网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题。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在地球圈层中的()A、地幔B、地核C、地壳D、上地幔

考题 新华网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题。云南鲁甸地震对下列哪一圈层的影响最小()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D、生物圈

考题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地区发生5.7级地震,云南省、昭通市财政分别紧急下达应急救灾资金1000万元,贵州省财政厅下拨救灾应急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灾区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过渡期间生活安排等工作。这主要体现了财政()A、可以有效调节资源的配置B、促进经济平稳发展C、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D、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考题 2011年6月20日云南省腾冲县发生5.2级地震,约2.2万人受灾。地震发生后,省市县三级政府各部门全力开展救灾工作。目前各种救灾物资正陆续送达灾区,灾区社会秩序稳定,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这里的救灾物资()A、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考题 2016年6月以来,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新疆等地发生风雹洪涝灾害,7月1日,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59500万元。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生产性投资,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C、加大消费性支出,保证灾区经济平稳发展D、发挥财政作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考题 2014年8月4日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10亿元,用于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地震受伤人员医疗救治等方面。财政部的这一拨款() ①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④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考题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9月8日,中央财政拨付云南省地震救灾资金10.5亿元,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这表明()A、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C、通过财政支出,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D、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考题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近年来,我国干旱、雪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部分地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是,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挥下,全力支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并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及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考题 2012年9月,我国云南彝良县发生地震灾害,给当地群众造成重大损失,国家紧急下拔救援物资。这里的救援物资()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B、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一般等价物D、是商品,因为它是用来消费的

考题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这次地震的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灾害损失较重。关于此次地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鲁甸向四周震级减小B、昭通市各地的烈度相同C、受灾程度与建筑结构相关D、可能诱发滑坡及火山爆发

考题 闵行区的路名主要以云南省地名命名。

考题 单选题2013年2月19日10时46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附近发生4.9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云南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对该次地震成功预警。这是国内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这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人的正确认识的获得源于认识工具的革新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

考题 单选题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了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桥梁、公路、水利水电工程等设施的破坏,此统称为地震。之后,又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此统称为地震()A 原生灾害;间接灾害B 直接灾害;次生灾害C 直接灾害;间接灾害D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考题 单选题2012年9月8日,云南省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关于地震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B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大C 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中洋脊地震带D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越大

考题 多选题地震灾害的特点是()A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B具有瞬间发生、监测预报困难C破坏剧烈;D次生灾害严重、社会影响深远

考题 问答题云南省的地震活动带主要有哪些?

考题 单选题2011年6月20日云南省腾冲县发生5.2级地震,约2.2万人受灾。地震发生后,省市县三级政府各部门全力开展救灾工作。目前各种救灾物资正陆续送达灾区,灾区社会秩序稳定,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这里的救灾物资()A 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 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C 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D 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