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2008年真题]
A
甲系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达到5万元
B
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
C
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5万元公款非法据为己有
D
丁与某私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李某内外勾结,利用李某职务上的便利,共同将该单位的5万元资金非法据为己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指出,对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B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解释》规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上述公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382条和第383条贪污罪、第384条挪用公款罪、第385条和第386条受贿罪的规定。乙作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贪污罪而不是职务侵占罪。
C项,《刑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的部门经理,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公款非法据为己有,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D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A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指出,对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B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解释》规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上述公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382条和第383条贪污罪、第384条挪用公款罪、第385条和第386条受贿罪的规定。乙作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贪污罪而不是职务侵占罪。
C项,《刑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的部门经理,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公款非法据为己有,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D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更多 “多选题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2008年真题]A甲系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达到5万元B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C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5万元公款非法据为己有D丁与某私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李某内外勾结,利用李某职务上的便利,共同将该单位的5万元资金非法据为己有” 相关考题
考题
被国有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甲,和该企业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乙,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非国有企业的大量财物非法占有。经查,二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相当,难以区分主犯和从犯。关于甲和乙的行为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均不以犯罪论处B.均以职务侵占罪论处C.均以贪污罪论处D.甲以贪污罪论处,乙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考题
关于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侵占罪,告诉的才处理,职务侵占罪则不是B.二罪的主体不同C.职务侵占罪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罪则不是D.侵占罪必须有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职务侵占罪则无此要求
考题
甲找到某国有企业出纳乙称自己公司生意困难,让乙想办法提供点资金,并许诺给乙好处。乙便找到机会从公司账户中拿出20万元借给甲。甲从中拿了3万元给乙。之后,甲因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逮捕,乙害怕受牵连,携带100万元公款潜逃。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从重处罚。B.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C.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D.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考题
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对乙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B.对乙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C.对乙应在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中择一重罪从重处罚D.对乙应以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考题
甲找到某国有企业出纳乙称自己公司生意困难,让乙想办法提供点资金,并许诺给乙好处。乙便找机会从公司账户中拿出15万借给甲。甲从中拿了2万元给乙。之后,甲因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逮捕,乙害怕受牵连,携带100万元公款潜逃。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从重处罚B.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C.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D.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考题
关于乙的全部犯罪,些列那些说法是错误的?
A.对乙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B.对乙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对乙应在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中择一重罪从 重处罚
D.对乙应以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考题
甲找到某国有企业出纳乙称自己公司生意困难,让乙想办法提供点资金,并许诺给乙好处乙便找机会从公司账户中拿出15万借给甲甲从中拿了2万元给乙之后,甲因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逮捕,乙害怕受牵连,携带100万元公款潜逃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D.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考题
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A、甲系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达到5万元B、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C、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5万元公款非法据为己有D、丁与某私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李某内外勾结,利用李某职务上的便利,共同将该单位的5万元资金非法据为己有
考题
关于职务侵占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虽无经营、管理单位财产的权限,但在劳务活动中侵占单位财物的,应当认定为具有职务侵占罪的职务便利B、网络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修改数据生成网络虚拟财物并出售给其他玩家,获利数额较大,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C、临时聘用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D、公司职员利用代理公司业务的职务便利,将签订合同所得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考题
多选题甲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004年真题]A正确,甲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己有,应定职务侵占罪B不正确,甲主体资格虽然与职务侵占罪的要求相符合,但侵犯的对象不是本单位财物,因此不应定职务侵占罪C不正确,甲的主体资格不属于公司、企业人员,所占有的也不是本单位的财物,不构成职务侵占罪D正确,因为甲非法将自己保管的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已有,拒不返还,应定职务侵占罪
考题
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4年真题]A本案应以甲犯罪论处B本案应以甲犯罪论处,但如果甲设立通达经销公司后,该公司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应以通达经销公司犯罪论处C本案应以甲和通达经销公司犯罪论处D本案应以通达经销公司犯罪论处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