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这一地区的论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B
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
C
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
D
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
E
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关于这一地区的论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B 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C 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D 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E 以上都不是” 相关考题
考题
()的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区域联网供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安排、布局农村饮用水水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取城镇供水管网延伸或者建设跨村、城镇供水管网延伸或者建设跨村等方式,发展规模集中供水。
A.水源不足城市B.单一水源供水城市C.水源污染严重D.干旱地区
考题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月~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A、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B、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C、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D、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E、以上都不是
考题
某县居民区有70%的居民饮用河水,此县有一传染病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河流,1976年1~9月伤寒发患者数达200例。而这些患者都集中在河流的下游地带,而饮用河水的人伤寒发病率10.3%,饮用井水的居民伤寒发病率0.54%,此伤寒患者突然增多最可能的原因A.工业用水管线泄漏B.供水设备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C.医院污水污染水源D.农业废水污染了水源E.以上都不是
考题
集中式给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水管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供水方式有两种,即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和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方式B、其优点是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C、易于采取改善水质的措施,保证水质良好D、用水方便并便于卫生监督和管理E、水质被污染,其危害面小
考题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河水中。该县l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患者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A.工业用水管线泄露,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
B.医院污水污染了水源
C.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
D.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E.以上都不是
考题
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1986年1月~11月伤寒发病人数达4253例。超过该市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罐渠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灌渠水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病人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饮用水
B.以上都不是
C.供水设备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D.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
E.供水过程有被投"毒"的可能
考题
下述城市污水重复使用方式中,哪些属于直接复用?( )A.将城市污水作为农业灌溉用水水源
B.将城市污水作为工业用水水源
C.将城市污水作为杂用水水源
D.将城市污水注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
考题
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不包括()A、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B、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差异C、发病有地区、季节及职业分布特点D、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E、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考题
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1986年1~11月伤寒发病人数达4253例。超过该市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灌渠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灌渠水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病人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供水设备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B、供水过程有被投“毒”的可能C、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D、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饮用水E、以上都不是
考题
关于学校供水设施设计,下列哪种说法错误:()A、学校自建设施集中式供水的,自建供水水源周围30m内无污染源,配置水质净化处理设施设备及消毒设施,并能正常运转,配置水质检测设施及设备,储水设备有孔盖并加锁B、学校建有二次供水设施的,二次供水蓄水池周围10m内应无污染源、2m内应无污水管线及污染物C、学校使用水井等分散式供水的,应保证水井密闭,设有卫生安全防护设施,周围30m内无污染源,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配置水质净化消毒装置并能正常运转D、中小学校的饮用水管线与室外公厕、垃圾站等污染源间的距离应大于50m
考题
2004年重庆市出台了《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明确了饮用水源地必须设立保护区。保护区分为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内可以允许哪项活动?()A、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B、放养畜禽或从事水产养殖C、建设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设施D、旅游、游泳、钓鱼等活动
考题
单选题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患者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A
工业用水管线泄露,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B
医院污水污染了水源C
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D
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患者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 )。A
工业用水管线泄露,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B
医院污水污染了水源C
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D
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不定项题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环境保护等部门,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的补给区及供水单位周边区域的环境状况和污染风险进行调查评估,筛查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B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停止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并通报饮用水供水单位和供水、卫生、水行政等部门,跨行政区域的,还应当通报相关地方人民政府C单一水源供水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区域联网供水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安排、布局农村饮用水水源,应当采取城镇供水管网延伸或者建设跨村、跨乡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发展规模集中供水
考题
单选题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月~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A
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B
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C
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D
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某市,人口200万,约80%的居民以灌渠、坑塘等地面水为饮用水。该市有一设有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由排污口排入灌渠。该市1986年1~11月伤寒发病人数达4253例。超过该市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灌渠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灌渠水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病人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
供水设备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B
供水过程有被投“毒”的可能C
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D
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饮用水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饮用水污染发生的原因和途径主要包括()。A
水源污染、饮用水管网污染B
水源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C
水源污染、饮用水管网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D
饮用水管网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考题
单选题对于水源化学污染后,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封闭水源停止供水,更换供水源B
可采取紫外线消毒C
加大稀释力度D
投放消毒或吸收剂,如活性炭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