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 )。
A.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
B.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三层的高度,且不大于15m
C.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
D.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B.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三层的高度,且不大于15m
C.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
D.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 )。A.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 B.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三层的高度,且不大于15m C.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 D.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相关考题
考题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说法正确的是()A.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500mm
B.抗震墙厚度大于12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
C.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
D.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问距不宜大于240mm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不含无端柱或无翼墙者)( )。A.不宜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B.不宜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
C.不宜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
D.不宜小于层高的1/12
考题
关于框架一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和边框设置,下列( )要求是错误的。A.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B.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
C.有端柱时,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暗梁
D.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
考题
关于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B.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中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
C.部分框支抗震墙以外的抗震墙,根据情况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比部分框支抗震墙的加强高度略大
D.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指( )。A.底部二层
B.墙段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
C.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D.底部三层,且不大于15m
考题
关于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下列( )要求是错误的。A.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B.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
C.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
D.钢筋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
考题
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在地面以上大空间转换结构的描述中,下列( )不正确。A.6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
B.7度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超过第5层
C.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超过第4层
D.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24m以上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指下列哪一种情况?( )A.底部二层
B.墙肢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
C.墙肢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小值
D.底部三层,且不大于15m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允许底框支二层,但应采取有效措施,下列( )项措施是不正确的。A.调整侧向刚度,且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比值不应小于1.0
B.抗震墙采用条形基础、筏式基础
C.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对齐或基本对齐
D.水平地震作用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和框架柱共同承担
考题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下列说法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是( )。A.钢筋混凝土墙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
B.过渡层的底板应少开洞,洞口尺寸不应大于600mm
C.过渡层墙体应在底部框架柱对应部位设构造柱
D.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40mm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是( )。A.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
B.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三层的高度,且不大于15m
C.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
D.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不含无端柱或无翼墙者)是:( )A.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25
B.不宜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20
C.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
D.不宜小于层高的1/12
考题
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时,下列哪一条规定是不正确的?( )A.抗震设计时,框支柱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450mm
B.抗震设计时,框支柱的截面高度不应大于框支梁跨度的1/12
C.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两端宜设置翼墙或端柱
D.转换层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考题
A级高度乙类建筑,8度设防,转换层位置设在3层,按《混凝土高规》第4.8.1条规定其抗震措施应提高一度采用,单在表4.8.2中无法查到抗震等级;按《混凝土高规》第10.2.5条规定,其框支层、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尚宜按规程表4.8.2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如何确定其抗震等级?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类、()类建筑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不含无端柱或无翼墙者)是( )。A
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B
不宜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20C
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D
不宜小于层高的1/12
考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结构抗震等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根据抗震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B
7度设防时,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划分以24m为界限C
有少量框架的剪力墙结构应按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D
裙房与主体结构之间设抗震缝时,其抗震等级应按主体结构确定
考题
单选题关于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和边框设置,下列哪一项要求是错误的?( )A
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B
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C
有端柱时,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暗梁D
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