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单位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井筒净直径5. 5m,深度685m,采用掘砌混合施工作 业方式,施工中发生了下列几个事件:
(1)井筒提升采用的是3m3吊桶单钩提升,施工中吊桶的吊耳出现开裂,及时送往机 修厂进行修理,由于没有备用吊桶,考虑4m3与3m3吊桶平面尺寸一样,临时向副井施 工单位借用了一 4m3吊桶进行出渣提升。
(2)井筒出渲采用中心回转抓岩机,由于吊盘信号工的疏忽,吊桶下方通过吊盘没有 及时给信号,使得吊桶与抓岩机的回转臂相撞,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抓岩机被撞坏,耽 误了井筒的出渣工作。
(3)施工中,吊泵的电机被烧毁,未能及时修理,在通过一含水层时,发现涌水突然 增大,井筒工作面又没有布置安全梯,只能用吊桶撤离井下工作人员,由于撤离速度较 慢,使得最后一批人员在等待升井时被涌水淹没,有1人死亡。
(4)在井筒掘进至井底车场水平标高时,接近煤层放炮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突出量 较少,但造成井筒片帮严重,增加了支护工作量。
问题
(1)所发生的事件中,有哪些是施工单位违反安全规程规定造成的?
(2)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的涌水突然增大而发生的事故,该事故按严重程度属于哪 一类?
(3)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4)施工单位从该井筒的施工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对于事件(1),虽然吊桶外形尺寸一样,但设备质量不同,高度不同,可能会造 成提升安全不够,提升安全距离不足,会给施工埋下隐患。对于事件(2),信号工违反规 定,从而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因有应对措施。对于事件(3),井筒内没有布置安全梯严重 违反规程规定,另外设备没有及时检修,无法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对于立井施工涌水应有 备用方法或应急预案。对于事件(4)井筒施工揭露煤层应制定安全措施,避免突出。
(2)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的涌水突然增大而发生的事故,由于有1人死亡,因此,该事 故按严重程度应属于一般事故。
(3)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应当做好的工作包括:
1)施工前必须完成相关准备工作,井口棚及井下各种机电设备必须防爆;必须设置 沼气监测系统;井下应采用不延燃橡胶电缆和抗静电、阻燃风筒。
2)当井筒揭露有煤与沼气突出的煤层时,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安全炸药和瞬 发雷管,当采用毫秒雷管时,其总延期的时间必须少于130ms;爆破时,人员必须撤至井 外安全地带。井口附近不得有明火及带电电源,爆破后应检查井口附近沼气含量。3)井筒穿过煤层期间,工作面必须定时监测,当发现井壁压力增大等异常现象时, 应撤出人员,并采取治理措施。
4)井筒施工过程,通风机必须连续运转。
(4)施工单位从该井筒的施工中应当吸取的教训包括: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 进行施工安全的预防和管理,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井筒的施工等。
更多 “某单位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井筒净直径5. 5m,深度685m,采用掘砌混合施工作 业方式,施工中发生了下列几个事件: (1)井筒提升采用的是3m3吊桶单钩提升,施工中吊桶的吊耳出现开裂,及时送往机 修厂进行修理,由于没有备用吊桶,考虑4m3与3m3吊桶平面尺寸一样,临时向副井施 工单位借用了一 4m3吊桶进行出渣提升。 (2)井筒出渲采用中心回转抓岩机,由于吊盘信号工的疏忽,吊桶下方通过吊盘没有 及时给信号,使得吊桶与抓岩机的回转臂相撞,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抓岩机被撞坏,耽 误了井筒的出渣工作。 (3)施工中,吊泵的电机被烧毁,未能及时修理,在通过一含水层时,发现涌水突然 增大,井筒工作面又没有布置安全梯,只能用吊桶撤离井下工作人员,由于撤离速度较 慢,使得最后一批人员在等待升井时被涌水淹没,有1人死亡。 (4)在井筒掘进至井底车场水平标高时,接近煤层放炮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突出量 较少,但造成井筒片帮严重,增加了支护工作量。 问题 (1)所发生的事件中,有哪些是施工单位违反安全规程规定造成的? (2)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的涌水突然增大而发生的事故,该事故按严重程度属于哪 一类? (3)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4)施工单位从该井筒的施工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相关考题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单位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井筒净直径为5.5m,深,685m.采用掘砌混合施工作业方 式,施工中发生了下列几个事件: 事件1:井筒提升采用的是3m3吊桶单钩提升,施工中吊桶的吊耳出现开裂,及时送往机修 厂进行修理,由于没有备用吊桶,考虑4m3与3m3.吊桶平面尺寸一样,临时向副井施工单位 借用了一4m3吊桶进行出渣提升。 事件2:井筒出渣采用中心回转抓岩机,由于吊盘信号工的疏忽,吊桶下方通过吊盘没有及时给信号,使得吊桶与抓岩机的回转臂相撞,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抓岩机被撞坏,耽误了井 筒的出渣工作。 事件3:施工中,吊泵的电机被烧毁,未能及时修理,在通过一含水层时,发现涌水突然增 大,井筒工作面又没有布置安全梯,只能用吊桶撤离井下工作人员,由于撤离速度较慢,使得 最后一批人员在等待升井时被涌水淹没,有1人死亡。 事件4:在井筒掘进至井底车场水平标高时,接近煤层放炮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突出量较 少,但造成井筒片帮严重,增加了支护工作量。 问题: (1)所发生的事件中,有哪些是施工单位违反安全规程规定造成的? (2)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的涌水突然增大而发生的事故,该事故按严重程度属于哪一类? (3)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4)施工单位从该井筒的施工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承建某高瓦斯矿井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三个井筒均采用冻结法施工。其中主井井筒净直径6.5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5m,井深700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70m。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二: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 事件三:主井井筒工期出现延误3个月,副井和风井进度正常,为便于施工,施工单位仍坚持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四:井筒到底后,井筒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 问题: 1.事件一中,井筒的开工顺序是否合适?为什么?说明合理的开工顺序。 2.纠正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坚持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纠正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考题 1.背景 某单位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井筒净直径5.5m,深度685m,采用掘砌混合施工作业方式,施工中发生了下列几个事件: (1)井筒提升采用的是3m3吊桶单钩提升,施工中吊桶的吊耳出现开裂,及时送往机修厂进行修理,由于没有备用吊桶,考虑4m3与3m3吊桶平面尺寸一样,临时向副井施工单位借用了一个4m3吊桶进行出渣提升。 (2)井筒出渣采用中心回转抓岩机,由于吊盘信号工的疏忽,吊桶下方通过吊盘没有及时给信号,使得吊桶与抓岩机的回转臂相撞,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抓岩机被撞坏,耽误了井筒的出渣工作。 (3)施工中,吊泵的电机被烧毁,未能及时修理,在通过一含水层时,发现涌水突然增大,井筒工作面又没有布置安全梯,只能用吊桶撤离井下工作人员,由于撤离速度较慢,使得最后一批人员在等待升井时被涌水淹没,有1人死亡。 (4)在井筒掘进至井底车场水平标高时,接近煤层放炮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突出量较少,但造成井筒片帮严重,增加了支护工作量。 2.问题 (1)所发生的事件中,有哪些是施工单位违反安全规程规定造成的?. (2)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的涌水突然增大而发生的事故,该事故按严重程度属于哪一类? (3)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4)施工单位从该井筒的施工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考题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 风,井田中央布置了 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 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 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 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 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 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 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考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矿井主井井筒净直径5.5m,深度7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无流沙,采用普通法施工;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井筒基岩施工主要设备包括6臂伞钻1台;HZ-4中心回转抓岩机1台;主提升为JKZ-3.2/15.5提升机配5m3吊桶,副提升为JKZ-3.0/15.5提升机配3m3吊桶;伸缩式模板砌壁。模板高度3.6m;所有管路采用井壁固定。在井筒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几个事件: 事件1,在表土段施工时,发现涌水较大,施工单位采用快速施工通过,但井壁质量出现问题,存在蜂窝孔洞。监理单位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并返工重新浇筑井壁,确保工作质量。 事件2,在井筒施工到深度210m时,一次混凝土浇筑发现强度检验不满足要求,经调查发现是混凝土配比发生错误导致,建设单位要求拆除该段混凝土并重新浇筑。 事件3,在井筒施工到深度450m时,工作面利用伞钻打眼,主提升钢丝绳吊挂伞钻,副提升下放人员,发生了副提升吊桶下放与伞钻支撑臂碰撞事故,所幸有提升钢丝绳吊挂,伞钻未发生倾覆。 问题: 1.该立井井筒施工设备选择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1,施工单位可采取哪些可靠措施来确保重新浇筑井壁的质量 3.针对事件2,正确的处理程序是什么 4.针对事件3的安全事故,哪些人员应承担直接责任哪些人员应承担领导责任

考题 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因素是( )。 A.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 B.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要求 C.井筒地质条件、井简直径、施工水平 D.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

考题 某立井井筒净直径为5. 5m,深度650m,基岩段施工采用高度3. 5m的金属伸缩 式模板砌壁,工作面常用伞钻打眼的合理炮眼深度应为()。 A. 2. 0m B. 3. 0m C. 4. 0m D. 5. 0m

考题 立井井筒施工综合设备配套机械化作业线及其配套方案适应于()凿井工程。 A.井筒直径5.0~10.0m、井筒深度1000m B.井筒直径5.0~6. 5m,井筒深度500~800m C.井筒直径4. 0~5. 0m,井筒深度400~600m D.井筒直径5.0~6. 5m,井筒深度300~500m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2.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考题 某主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650m,表土段拟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检查孔 资料表明,该井筒从上向下需穿过冲积层400m、风化基岩15m、泥岩35m(隔水层)、砂岩含水层10m(预计 涌水量15m3/h)、泥岩45m(隔水层)、极弱含水砂质泥岩和泥岩互层145m。建设单位根据咨询单位提供的 430m、475m两个冻结深度方案,按照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了430m冻结深度方案。该井筒施工由 两家矿建施工单位共同承担,其中一家单位负责井筒冻结工作,另一家单位负责井筒掘砌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冻结水文观测孔连续冒水7d 时,建设单位下达了该主井井筒开挖的指令,掘砌单位根据指令开始 掘砌作业。当完成6m掘砌再向下掘1m时,井筒工作面一侧发生了严重的片帮涌砂出水事故,掘砌单位立即采 取向井筒内灌水的应急措施,灌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很快控制了事故的发展。15d后,冻结单位书面通知建设 单位、监理单位和掘砌单位,说明主井井筒己具备正常开挖条件。据砌单位排除了井筒积水,重新开挖。至此,工期已拖延20d。事后掘砌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2:该井筒内壁采用组合钢模板倒模法浇筑,在某一段高浇筑后发现有一处模板有向井筒内涨出(涨模)现象。 事件3:主井井筒竣工验收时,总漏水量8m3/h,其中在井深620m处有两个集中漏水点,漏水量分别为 0.7m3/h、0.8m3/h。验收时还发现有一处井筒净半径小60mm。其余各项检查项目全部合格。 【问题】 1.说明建设单位采用的冻结深度方案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2.井筒发生片帮涌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3.掘砌单位采取向井筒内灌水的措施为何能控制片帮涌砂?掘砌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该井筒验收时的漏水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5.组合钢模板浇筑混凝土井壁发生涨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井壁一处净半径小60mm应如何验收、处理?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考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达到20m3/h,施工单位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速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的施工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考题 立井井筒最常用的施工作业方式是( )。A.掘、砌单行作业 B.掘、砌平行作业 C.掘、砌混合作业 D.掘、砌、安一次成井

考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内,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并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 施工单位编制的矿井施工组织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量达20m3/h。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在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进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了施工组织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考题 某主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650m,表土段拟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检查孔资料表明,该井筒从上向下需穿过冲积层400m、风化基岩15m、泥岩35m(隔水层)、砂岩含水层10m(预计涌水量15m3/h)、泥岩45m(隔水层)、极弱含水砂质泥岩和泥岩互层145m。建设单位根据咨询单位提供的430m、475m两个冻结深度方案,按照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了430m冻结深度方案。该井筒施工由两家矿建施工单位共同承担,其中一家单位负责井筒冻结工作,另一家单位负责井筒掘砌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冻结水文观测孔连续冒水7d时,建设单位下达了该主井井筒开挖的指令,掘砌单位根据指令开始掘砌作业。当完成6m掘砌再向下掘1m时,井筒工作面一侧发生了严重的片帮涌砂出水事故,掘砌单位立即采取向井筒内灌水的应急措施,灌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很快控制了事故的发展。15d后,冻结单位书面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掘砌单位,说明主井井筒已具备正常开挖条件。掘砌单位排除了井筒积水,重新开挖。至此,工期已拖延20d。事后掘砌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2:该井筒内壁采用组合钢模板倒模法浇筑,在某一段高浇筑后发现有一处模板有向井筒内涨出(涨模)现象。 事件3:主井井筒竣工验收时,总漏水量8m3/h,其中在井深620m处有两个集中漏水点,漏水量分别为0.7m3/h、0.8m3/h。验收时还发现有一处井筒净半径小60mm。其余各项检查项目全部合格。 【问题】 1.说明建设单位采用的冻结深度方案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2.井筒发生片帮涌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3.掘砌单位采取向井筒内灌水的措施为何能控制片帮涌砂?掘砌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该井筒验收时的漏水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5.组合钢模板浇筑混凝土井壁发生涨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井壁一处净半径小60mm应如何验收、处理?

考题 简述立井井筒掘、砌、安一次成井的施工作业方式。

考题 问答题简述立井井筒掘、砌、安一次成井的施工作业方式。

考题 单选题井筒施工的掘砌单行作业方式,是( )。A 在井筒同一段高内,同时进行掘、砌施工的作业方式B 在井筒同一段高内,按顺序掘、砌交替的作业方式C 在井筒两个段高内,同时进行掘、砌施工的作业方式D 在井筒两个段高内,按顺序掘、砌交替的作业方式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总承包一矿井建设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三个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均采用冻结法施工。主井井筒净直径6.0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0m,井深695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90m。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且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该施工单位依据上述条件编制了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1)矿井开工前完成供水、供电、运输、通信以及工业工程平垫的前期工作,主要污水排放管道的敷设工作。(2)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3)考虑到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因此井下大巷均采用成熟的机械化配套作业线,煤巷采用综掘机掘进。岩石巷道综合月进尺按100m、煤巷月度综合进尺按300m配备,井下采用固定箱式矿车有轨运输。(4)井筒到底后,井简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5)在风井井筒永久装备完成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同时进行井下生产系统安装和试生产。(6)矿井建设的施工组织由该公司负责,劳动力统一调配,冻结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分别分包给了三家冻结公司。(3)根据上述分析确认的合理开工顺序,施工过程中如果井筒工期出现延误时应当如何进行进度安排和控制?

考题 单选题立井井筒根据()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安排方式,立井井筒施工方式可分为掘、砌单行作业,掘、砌平行作业,掘、砌混合作业和掘、砌、安一次成井。A 掘进、砌壁和安装B 掘进、砌壁C 砌壁、安装D 掘进、安装

考题 多选题立井井筒根据掘进、砌壁和安装三大工序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安排方式,立井井筒施工方式可分为()A掘、砌单行作业B掘、砌平行作业C掘、砌混合作业D掘、砌、安一次成井E掘、砌立体作业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考题 问答题1、背景 某单位承建一矿井的主井井筒,井筒净直径为5.5m,深685m,采用掘砌混合施工作业方式,施工中发生了下列几个事件: (1)井筒提升采用的是3m3吊桶单钩提升,施工中吊桶的吊耳出现开裂,及时送往机修厂进行修理,由于没在备用吊桶,考虑4m3与3m3吊桶平面尺寸一样,临时向副井施工单位借用了一4m3吊桶进行出渣提升。 (2)井筒出渣采用中心回转抓岩机,由于吊盘信号工的疏忽,吊桶下方通过吊盘没有及时给信号,使得吊桶与抓岩机的回转臂相撞,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抓岩机被撞坏,耽误了井筒的出渣工作。 (3)施工中,吊泵的电机被烧毁,未能及时修理,以通过一含水层时,发现涌水突然增大,井筒工作面又没有布置安全梯,只能用吊桶撤离井下工作人员,由于撤离速度较慢,使得最后一批人员在等待升井时被涌水淹没,有1人死亡。 (4)在井筒掘进到井底车场水平标高时,接近煤层放炮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突出量较少,但造成井筒片帮严重,增加了支护工作量。 2、问题 (1)所发生的事件中,有哪些是施工单位违反安全规程规定造成的? (2)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的涌水突然增大而发生事故,该事故按严重程度属于哪一类? (3)针对井筒施工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4)施工单位从该井筒施工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考题 问答题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考题 问答题背景: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为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为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为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砂,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试;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和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