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高度为110m的建筑物采用以下( )防雷措施是必要的。Ⅰ.在屋角、女儿墙上装设避雷带,屋面上装设金属网格;Ⅱ,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接地;Ⅲ.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0Ω;Ⅳ.低压电源电缆引入处的总配电箱装设过压保护器
A.Ⅰ、Ⅱ、Ⅲ、Ⅳ
B.Ⅰ、Ⅱ、Ⅲ
C.Ⅱ、Ⅲ
D.Ⅰ、Ⅳ
B.Ⅰ、Ⅱ、Ⅲ
C.Ⅱ、Ⅲ
D.Ⅰ、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10m高的建筑物防雷应按一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保护,所以上述条件都是必要的。
更多 “某高度为110m的建筑物采用以下( )防雷措施是必要的。Ⅰ.在屋角、女儿墙上装设避雷带,屋面上装设金属网格;Ⅱ,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接地;Ⅲ.接地电阻小于等于10Ω;Ⅳ.低压电源电缆引入处的总配电箱装设过压保护器A.Ⅰ、Ⅱ、Ⅲ、Ⅳ B.Ⅰ、Ⅱ、Ⅲ C.Ⅱ、Ⅲ D.Ⅰ、Ⅳ” 相关考题
考题
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是( )。A.设接闪针、接闪线、接闪带等
B.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
C.建筑内部金属物或金属管道与圈梁钢筋或均压环连接
D.对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或电气线路全线或部分埋地引入并接地,对于低压架空线路在进出线处设避雷器并接地
考题
建筑物对感应雷的防护措施为( )。A.在屋角、屋脊等处装设避雷带,并加设金属网格
B.建筑物内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
C.建筑物内金属物体接地;金属屋面或屋面的钢筋接成闭合回路接地;建筑物内的竖向金属管道与圈梁钢筋或均压环连接
D.进入建筑物的电气线路及金属管道全线或部分埋地引入
考题
建筑物对侧击雷的防护措施为( )。A.利用装在屋顶的避雷带作为接闪器,通过引下线接地
B.建筑物30m以上的外墙栏杆、金属门窗等与防雷装置相连
C.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物接地
D.进出建筑物的管道及电缆外皮接地
考题
一级防雷建筑物采取的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 )。A.在屋角、屋脊、女儿墙上设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5mx15m的网格
B.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间距小于18m
C.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30m及以上部分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措施
D.当基础采用以硅酸盐为基料的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
考题
对于高层民用建筑,为防止直击雷,应采用下列( )措施。A.独立避雷针
B.采用装有放射性物质的接闪器
C.避雷针
D.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檐上的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一定的金属网格
考题
平均雷暴日小于30天/年地区的建筑物,可采用低压架线直接引入建筑物内,但应符合下列要求中的( )。A、入户处的三基电杆绝缘子铁脚、金具应接地,靠近建筑物的电杆,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余两基电杆不应大于20Ω
B、在入户处应装设避雷器或设2~3mm的空气间隙,并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防雷的接地位置上,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Ω
C、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D、低压架空线应改换一段埋地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
考题
各类防雷建筑物为防雷电波侵人,应将进出线低压电缆金属外皮或穿线钢管、金 属线槽在人户端接地,并与防雷及共用接地装置相连;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避雷 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 符合要求的是()。
考题
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有( )。A、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B、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
C、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D、高度超过70m的建筑物应将7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联结
考题
为防雷电波沿各种金属管道侵入建筑物内,下列正确的是( )。
A.进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距建筑物50m内,应每隔25m左右接 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n;
B进出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应在距建筑物25m处接
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n;
C.进出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或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与防雷电感应/ 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
D.进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共用 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n.
考题
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金属管道应每隔()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应不大于20Ω。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考题
下列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正确的是:()。A、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B、在入户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C、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架空线路,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mD、采用架空线路时,在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尚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
考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A、金属屋面或钢筋混凝土屋面的钢筋网每隔不大于18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B、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总间距不应小于30mm。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其连接处地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D、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所有金属构件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考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A、避雷网网格尺寸(6m×4m);B、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C、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用引下线接地一次;D、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Ω。
考题
为防雷电波侵入建筑物,以下措施错误的是()A、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等B、建筑内部金属物或金属管道与圈梁钢筋或均压环不连接C、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D、对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或电气线路全线或部分埋地引入并接地,对于低压架空线路在进出线处设避雷器并接地
考题
当勘察新建机房时,对建筑物防雷要求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市电进入机房的线路上,不用安装电源防雷装置B、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网或避雷带C、接地体宜采用建筑物本身的金属构件(如墙,柱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的引下线,这些引下线应进行电气联通,使建筑物内的电位均衡D、突出屋面的物体如烟囱,天线,水塔等,不应在其上部安装架空防雷线或避雷针
考题
高于30m的一类防雷建筑,应采取的防侧击的措施有()。A、在电源引入的分支点处,设置电流传感器B、从30m起,每隔10m沿建筑物四周水平敷设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C、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相连D、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考题
多选题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A金属屋面或钢筋混凝土屋面的钢筋网每隔不大于18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B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总间距不应小于30mm。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其连接处地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D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所有金属构件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考题
多选题对建筑物、雷电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伤及人身伤亡事故,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沿低压线 进入室内,可采用以下措施的是()。A全长电缆埋地供电,入户处电缆金属外皮接地B架空线供电时,入户处装设阀型避雷器,铁脚金属接地C变压器采用隔离变压器D架空线转电缆供电时,在转接处装设阀型避雷器
考题
单选题对于高层民用建筑,为防止直击雷,应采用下列哪一条措施?()A
独立避雷针B
采用装有放射性物质的接闪器C
避雷针D
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檐上的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一定的金属网格
考题
多选题下列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正确的是:()。A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B在入户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C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架空线路,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mD采用架空线路时,在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尚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