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汉代太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诗》《书》《礼》 《易》《春秋》五经博士,这是中国历史上 “独尊儒术”的标志。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太学的诞生。博士,即太学的教师;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 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就是要通晓一种或两种以上经书,这是对官吏才能方面的要求。"行修” 就是要具有“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 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等五种 道德观念,这是对官吏道德方面的要求。 第二,御定统一的教材。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五经”,是太学法定的教育课 程。当时解释五经的有许多家,但要在太学中传授,必经五经博士评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叫"立于学官”。 第三,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如一经师的学说已"立于学官”,设立 了博士,那么他的经说即称为"师法”。弟子代代相传,形成“家法”。如果发现有人篡改了师法、家法,皇帝就要取消他的博士资格。 第四,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首 创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意即分甲 科、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级,分别授给不同的官职,对于学习不努力或不能通晓一经的太学生,则开除出校。
更多 “ 汉代太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相关考题
考题
填空题汉代太学建立于(),教师称为(),学生称为()。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