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热网的热水供热参数为95/70℃,某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热网供水管的静压高度为60m,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的供回水压差大于室内采暖系统的压力损失,该建筑物顶层供水干管相对于热力人口热网供水管的高差为58m,下列哪一项连接方式是正确的?

A.直接连接
B.混水泵连接
C.采用板式换热器连接
D.采用减压阀连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该建筑物顶层供水干管相对于热力入口热网供水管的高差为58m,所以静水压线应为58加3~5mH20,为61~63m,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热网供水管的静压高度为60m,静水压不满足要求,所以应采用板式换热器隔开两个系统。
更多 “热网的热水供热参数为95/70℃,某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热网供水管的静压高度为60m,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的供回水压差大于室内采暖系统的压力损失,该建筑物顶层供水干管相对于热力人口热网供水管的高差为58m,下列哪一项连接方式是正确的?A.直接连接 B.混水泵连接 C.采用板式换热器连接 D.采用减压阀连接” 相关考题
考题 热力管道按热媒种类可分为蒸汽热网和热水热网,其中高温热水热网的温度为≥( )℃。A.80B.90C.95D.100

考题 按热网供回水系统来说,从热源至热用户(或热力站)的热力管道为( )。A.供水(汽)管B.回水管C.热水管D.干管

考题 按供回分类,从热源至热用户(或换热站)的热力管道为()。 A.供水(汽)管 B.回水管C.热水管 D.干管热力网

考题 对于供热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只有单一采暖热负荷的热水热力网,应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中央质调节或中央质-量调节 B.对有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热水热力网,在按采暖热负荷进行中央调节时,应保证闭式热力网任何时候供水温度不低于60℃;开式热力网任何时候供水温度不低于50℃ C.供给生产工艺热负荷用热的热力网,采用局部调节 D.当热水热力网有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热负荷时,应按采暖热负荷进行中央调节,并保证运行水温能满足不同热负荷的需要,同时根据各种热负荷的用热要求在用户处进行辅助的局部量调节

考题 在分户采暖中,对于建筑物热力人口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户内采暖为单管跨越式定流量系统时,热力入口应设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B.室内采暖为双管变流量时,热力入口应设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C.热力入口供水管上应设三级过滤器 D.供回水管上应设必要的压力表或压力表管口

考题 在进行集中热水供热管网水力设计计算时,正确的应是下列哪一项?A.开式热水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时,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接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的静水压力 B.当热力网采用集中质一量调节时,计算采暖期热水设计流量,应采用各种热负荷在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网流量曲线叠加得出的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 C.热水热力网任何一点的回水压力不应低于50kPa D.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

考题 室外区域热水供热管网为95℃/70℃热水,室外管网的资用压差大于建筑物供暖系统的压力损失,但静压小于建筑物供暖系统的高度。此时可以考虑采用的连接方式为( )。A.设置调节阀的直接连接 B.设置喷射器的直接连接 C.设置混水泵的直接连接 D.通过换热器的间接连接

考题 热力管道的二级管网是指( )。A、从热源至热力站的供回水管网 B、从热力站至热用户的供热管道 C、从热源至热用户的供水管网 D、从热用户至热源的回水管网

考题 某热水网路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10℃/70℃,网路上连接5个供暖热用户,散热设备为普通铸铁散热器,用户底层地面和热源内循环水泵中心线等高,用户1,2,3,4,5的楼高分别为21m,15m,24m,45m和24m,则热网静水压曲线高度、用户与热力网的连接方式为( )。A.静水压曲线高度27m,用户4与热力网分层式连接,高区(25~45m)间接连接,低区(0~24m)直接连接,其他用户与热力网直接连接 B.静水压曲线高度32m,用户4与热力网分层式连接,高区(25~45m)间接连接,低区(0~24m)直接连接,其他用户与热力网直接连接 C.静水压曲线高度32m,用户4与热力网分层式连接,高区(31~45m)间接连接,低区(0~30m)直接连接,其他用户与热力网直接连接 D.静水压曲线高度53m,所有用户与热力网直接连接

考题 某热水集中采暖系统的设计参数:采暖热负荷为750kW,供回水温度为95/70℃。系统计算阻力损失为30kPa。实际运行时于系统的热力人口处测得:供回水压差为34.7kPa,供回水温度为80/60℃,系统实际运行的热负荷,应为下列哪一项?A.530~560kW B.570~600kW C.605~635kW D.640~670kW

考题 某建筑物,设计计算冬季采暖热负荷为250kW,热媒为95/70℃的热水,室内采暖系统计算阻力损失为43kPa,而实际运行时测得:供回水温度为90/70℃,热力入口处供回水压差为52.03kPa,如管道计算阻力损失无误,系统实际供热量为下列何值?A.165~182kW B.215~225kW C.240~245kW D.248~252kW

考题 ( )需采用间接连接。A.热力网水利工况能保证用户内部采暖系统不汽化 B.热力网水利工况不超过用户内部采暖系统的允许压力 C.用户采暖系统与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热力网连接时 D.热力网资用压头大于用户采暖系统阻力

考题 热水热力网的回水压力与下列()条件无关。A、不应超过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的容许压力B、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运行和停运时,应保证用户系统内部充满水C、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运行租停运时,应防止用户系统各低点的压力过大D、热水热力网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

考题 连接于小区集中热水供热管网的某建筑物,外网需用压力差300KPa,室内系统顶点静压25m水柱,计算阻力损失60kpa,热力入口的那种做法是正确的()A、调节阀宜配置在入口供水管上B、调节阀必须配置在入口回水管上C、调节阀宜配置在入、回口供水管上D、不配置调节阀

考题 某建筑设计采暖负荷为260kW,室内95℃/70℃的热水采暖系统计算阻力损失为60kPa.在热力入口处,外网的供、回水压差只有40kPa.该建筑的热水循环量约为()。A、6.0~6.5m3/hB、7.O~7.5m3/hC、7.6~8.0m3/hD、8.1~9.Om3/h

考题 管道冲洗完毕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方法()A、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水温度及压力。B、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回水温度及压力。C、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D、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压力。

考题 热力网的供热调节,根据调节地点的不同,供热调节可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个体调节三种。在热用户总入口处进行的调节称为个体调节,它是最经济的供热调节方式。

考题 按供回对热网分类时,蒸汽热网的管道组成为()。A、供汽管B、回水管C、凝水管D、供水管E、热水管

考题 ()需采用间接连接。A、热力网水利工况能保证用户内部采暖系统不汽化B、热力网水利工况不超过用户内部采暖系统的允许压力C、用户采暖系统与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热力网连接时D、热力网资用压头大于用户采暖系统阻力

考题 水热力网的供热调节,根据调节参数的不同,可分为质调节、量调节和混合调节三种。水热力网的流量不变,只调节(),称为质调节。A、送水温度B、送水压力C、热负荷D、输送距离

考题 根据二级热网对供热介质参数要求的不同,热力站可分为换热型热力站和分配型热力站。

考题 单选题以下哪种情况时,用户采暖系统与热力网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直接连接。()A 建筑物采暖系统高度高于热力网水压图动水压线B 建筑物采暖系统高度高于热力网水压图静水压线C 热力网资用压头高于用户采暖系统的阻力D 采暖系统承压能力低于热力网静水压力

考题 判断题根据二级热网对供热介质参数要求的不同,热力站可分为换热型热力站和分配型热力站。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按供回对热网分类时,蒸汽热网的管道组成为()。A供汽管B回水管C凝水管D供水管E热水管

考题 单选题连接于小区集中热水供热管网的某建筑物,外网需用压力差300KPa,室内系统顶点静压25m水柱,计算阻力损失60kpa,热力入口的那种做法是正确的()A 调节阀宜配置在入口供水管上B 调节阀必须配置在入口回水管上C 调节阀宜配置在入、回口供水管上D 不配置调节阀

考题 单选题管道冲洗完毕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方法()A 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水温度及压力。B 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回水温度及压力。C 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D 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压力。

考题 单选题热水热力网的回水压力与下列()条件无关。A 不应超过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的容许压力B 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运行和停运时,应保证用户系统内部充满水C 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运行租停运时,应防止用户系统各低点的压力过大D 热水热力网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