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教师“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片段:
(1)问题情境创设:看似麻花卷的DNA为什么能成为高科技的标志 它是怎么储存遗传信息的 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
(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 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问题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 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其对DNA分子结构具有什么意义
(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观察DNA由几条链构成 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 它们的方向一致吗 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 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问题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
问题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 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
(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
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
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 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
问题2:每个小组的DNA相同吗 DNA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
问题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问题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
回答以下问题:
(1)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与作用。
(2)材料中提到的建构DNA双螺旋模型,属于哪一种模型 请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列举两种同类型的模型实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生物教学模型。 【参考答案】
(1)第一处创设问题情境,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DNA分子结构的初步印象。
第二处创设问题情境,感悟DNA分子结构发现过程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了解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第三处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探究DNA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通过此处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让学生注意到DNA分子结构的关键点.并形成有关DNA的具体清晰的结构图。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四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1,学生能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问题2,学生可以比较理解遗传信息、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知识:通过问题4,可引发学生对下一课时《DNA的复制》的期望。为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提供帮助。
材料中强化了问题情景创设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既保证了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也保证了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从而引发学生对DNA结构本质的深层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多角度、多样化和创新性,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有效地落实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2)属于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物理模型既包括静态的结构模型,如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又包括动态的过程模型,如教材中学生动手构建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血糖调节的模型等。
更多 “某教师“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片段: (1)问题情境创设:看似麻花卷的DNA为什么能成为高科技的标志 它是怎么储存遗传信息的 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 (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 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问题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 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其对DNA分子结构具有什么意义 (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观察DNA由几条链构成 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 它们的方向一致吗 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 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问题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 问题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 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 (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 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 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 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 问题2:每个小组的DNA相同吗 DNA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 问题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问题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 回答以下问题: (1)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与作用。 (2)材料中提到的建构DNA双螺旋模型,属于哪一种模型 请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列举两种同类型的模型实例。 ” 相关考题
考题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切割DNA分子时A、能识别DNA分子中特异核苷酸序列B、随机切割DNA分子C、切割自身DNA分子D、识别DNA的冈崎片段E、把DNA分子水解为单核苷酸

考题 使用溴化乙啶染色,DNA片段聚集的地方,在紫外光下可以显示发橙色荧光的条带,结合使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通过综合分析将这些片段,作出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又称为A、DNA的物理图谱B、DNA的大小图谱C、DNA的分子图谱D、DNA的结构图谱E、DNA的光学图谱

考题 大片段的链在DNA分子内迁移,称为A.B.C.D.

考题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下面是某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 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3个问题。 (1)这是课堂教学的哪一个环节?(6分) (2)该教师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分别达到什么教学目的?(12分) (3)根据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2分)

考题 DNA的物理图谱就是DNA分子的__________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考题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的“公共利益的维护——每个人的责任”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问题:(1)请指出本教学片段中所运用的课程资源种类。 (2)结合上述教学片段,谈谈对开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启示。

考题 材料: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可拆卸的DNA模型教具,把模型建构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 (1)初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教师通过三维动画展示DNA分子的结构层次.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 (2)通过组装DNA模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桌面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猜测一下每一个零件分别代表什么结构。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要求学生用桌面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组装成脱氧核苷酸,组装好后,互相检查组装出来的模型最多共有多少种脱氧核苷酸。 学生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纠正后得出“共有4种脱氧核苷酸”的结论。 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把每个成员做的“核苷酸”连接成DNA。通过教师的提醒,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更正,进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3)通过观察、比较各组所做的DNA模型,总结DNA分子的共同性与特异性以及碱基数量关系。 问题: (1)该教学设计需要老师很强的课堂组织技能,课堂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8分) (2)简述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的具体作用。(12分)

考题 关于DNA,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基因可以分成多个片段,这些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就是DNAC、DNA的分子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考题 有一个DNA分子片段,经水解消耗84个水分子,得到脱氧核苷酸。已知该DNA片段有氢键98个,该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的个数是()A、12B、23C、17D、13

考题 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该片段中腺嘌呤有()A、240个B、48个C、800个D、160个

考题 使用溴化乙啶染色,DNA片段聚集的地方,在紫外光下可以显示发橙色荧光的条带,结合使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通过综合分析这些片段,便可作出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又称为()A、DNA的物理图谱B、DNA的大小图谱C、DNA的分子图谱D、DNA的结构图谱E、DNA的光学图谱

考题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考题 下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④所示的结构中贮存了遗传信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C、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转录的模板链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在⑤处

考题 某双链DNA分子片段含腺嘌呤156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总数的26%,则该分子片段中鸟嘌呤应有()。A、600个B、300个C、156个D、144个

考题 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数量都相等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某DNA片段中,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有40个胸腺嘧啶

考题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

考题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B、DNA分子之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可以准确复制

考题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B、DNA分子上的片段就是基因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考题 已知某DNA分子片段所转录的信使RNA中腺嘌呤占17%,尿嘧啶占21%,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占()A、17%B、19%C、21%D、38%

考题 某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共有20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在DNA分子上的排列顺序最多有几种()A、20B、204C、420D、410

考题 材料: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可拆卸的DNA模型教具,把模型建构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1)初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教师通过三维动画展示DNA分子的结构层次,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2)通过组装DNA模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猜测一下每一个零件分别代表什么结构。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要求学生用桌面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组装成脱氧核苷酸,组装好后,互相检查组装出来的模型最多共有多少种脱氧核苷酸。学生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纠正后得出“共有4种脱氧核苷酸”的结论。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把每个成员做的“核苷酸”连接成DNA。通过教师的提醒,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更正,进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3)通过观察、比较各组所做的DNA模型,总结DNA分子的共同性与特异性以及碱基的数量关系。根据材料回答:(1)该教学设计需要老师很强的课堂组织技能,课堂组织的目的是什么?(2)简述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的具体作用。

考题 能与被鉴定的核酸分子进行互补杂交的()片段为DNA探针。

考题 嵌合质粒是含有()的DNA分子。A、RNA片段B、外源DNA片段C、紧密交织的葡萄糖分子D、额外的氨基酸

考题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指()A、整个DNA分子B、DNA分子的任意片段C、DNA分子的一条链D、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考题 单选题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该片段中腺嘌呤有()A 240个B 48个C 800个D 160个

考题 填空题重组DNA分子构建目的基因或DNA片段可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 单选题有一个DNA分子片段,经水解消耗84个水分子,得到脱氧核苷酸。已知该DNA片段有氢键98个,该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的个数是()A 12B 23C 17D 13

考题 单选题DNA复制中,DNA片段TAGCAT的互补结构为(  )。A ATCGATAB TAGCATC ATGCTAD AUCGUAE AUGC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