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初中历史《武昌起义》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广西省桂林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武昌起义
2.内容: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讲清楚辛亥革命的意义。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简述课堂小结的作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的浮雕照片,请学生观看图片并引导: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呢?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革命先烈都掀起了哪些起义?这些起义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顾知识,回答问题: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广州起义等。这些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了。
教师引导:革命志士掀起的一次又一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革命先辈们不畏挫折,继续发动起义,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说一说接下来他们策划的起义是什么?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武昌起义。
(二)战争经过
教师展示南昌起义的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武昌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教师展示《湖北军政府》《黎元洪》的图像,同时展示史料——《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并引导: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并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根据史料可以看出,黎元洪是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由他来担任革命政府的都督,说明革命潜伏着危机。
教师继续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并提出问题: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的革命形势是如何发展的?
学生结合示意图,进行回答: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武昌起义的意义
教师引导: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它具有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呢?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及课文内容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
材料一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
材料二



材料三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知识。
作业:课下搜集孙中山的相关故事,制作孙中山大事年表,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武昌起义
(一)原因
(二)经过
(三)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答辩题目解析】
1.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2)武汉地区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3)清政府已空前孤立,革命时机成熟。
(4)革命党人尤其是文学社和兴进会的宣传组织。
(5)四川保路运动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2.请你简述课堂小结的作用。
【参考答案】
(1)重申主要内容,增强学生记忆。
(2)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系统。
(3)及时反馈新知,检查教学效果。
(4)能够承上启下,埋下新的伏笔。
(5)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更多 “初中历史《武昌起义》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广西省桂林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武昌起义 2.内容: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讲清楚辛亥革命的意义。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简述课堂小结的作用。” 相关考题
考题 领导武昌起义的是同盟会.( )参考答案:错误

考题 领导武昌起义的是同盟会。( )

考题 武昌起义的时间是()年,地点是在武昌。

考题 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

考题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编写一篇教学设计。

考题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知识拓展”“自由阅读卡”“每课一得”这一类栏目,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考题 初中历史《英国的殖民扩张》 一、考题回顾

考题 武昌起义是()年()月()日发生的。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从海外回国,被推选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成立。

考题 辛亥‘武昌起义’是由何事件而引起?

考题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考题 1894年、1905年和1911年是辛亥革命的三个重要节点,标志着革命形势的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分别是()A、同盟会、兴中会、武昌起义B、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D、兴中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考题 简述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考题 2001年4月,日本文部省宣布,由右翼学者团体“()”主导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

考题 武昌起义胜利后,中华民国成立,定()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考题 历史已经将广州起义和辛亥武昌起义连接成一条曲折但是贯通的胜利征途。没有失败了的广州起义,就不会有成功了的武昌起义。

考题 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功能。

考题 简述初中历史学习的类型(至少写出五种)。

考题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

考题 武昌起义的主力军()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武昌起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B武昌起义是同盟会直接领导的一场武装起义C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被推选为湖北军政府都督D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E武昌起义的胜利,使清王朝迅速走向灭亡

考题 填空题武昌起义是()年()月()日发生的。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从海外回国,被推选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成立。

考题 单选题武昌起义爆发于()A 1910B 1911C 1912

考题 填空题2001年4月,日本文部省宣布,由右翼学者团体“()”主导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

考题 问答题简述初中历史学习的类型(至少写出五种)。

考题 填空题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迫于无奈,制定了《()》,限制君权。

考题 问答题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功能。

考题 单选题1894年、1905年和1911年是辛亥革命的三个重要节点,标志着革命形势的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分别是()A 同盟会、兴中会、武昌起义B 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 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D 兴中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考题 单选题宣布由右翼学者团体主导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的机构是()。A 内阁B 法务省C 文部省D 厚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