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王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有三个儿子,分别为王一,王二,王三,三个儿子,均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其中,王某多次与王一商量,由王一利用王某的职权,索取他人的贿赂。而王二见王一利用父亲的职权,索取了大量的贿赂,便暗自决定,利用父亲的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他父亲的下属,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的财物。王三看不惯父亲及兄弟的所作所为,害怕他们被绳之以法,于是,劝说他们去自首,后其父亲慑于中央反腐的力度,主动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将所获财物上交,但未提及王一的犯罪事实。后王一被公安机关抓获,在羁押期间,王三为了争取让其父亲及兄弟立功,在探监期间,将自己所知的关于其朋友赵某故意杀人罪的重大线索告知其父亲及王一。王一利用王三告知的线索向公安司法机关汇报,而其父则利用其在任刑警队长期间掌握的犯罪线索向司法机关汇报。后王二慑于法律的权威,向司法机关自首。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二构成受贿罪
B.王二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王某与王二成立共犯关系
D.王某与王一成立共犯关系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关于A选项。受贿罪的主体要求是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王二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所以不构成受贿罪。因此,A选项的说法错误,不选。关于B选项。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应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定罪。因此,B选项的说法正确,当选。关于C选项。王二暗自决定,利用父亲的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他父亲的下属,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的财物。可见,对于王二的行为,王某并不知情,因此二人不成立共犯关系。因此C选项错误,不当选。而王某多次与王一商量,由王一利用王某的职权,索取他人的贿赂。因此王某与王一成立受贿罪的共犯,D选项正确,当选。
更多 “王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有三个儿子,分别为王一,王二,王三,三个儿子,均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其中,王某多次与王一商量,由王一利用王某的职权,索取他人的贿赂。而王二见王一利用父亲的职权,索取了大量的贿赂,便暗自决定,利用父亲的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他父亲的下属,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的财物。王三看不惯父亲及兄弟的所作所为,害怕他们被绳之以法,于是,劝说他们去自首,后其父亲慑于中央反腐的力度,主动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将所获财物上交,但未提及王一的犯罪事实。后王一被公安机关抓获,在羁押期间,王三为了争取让其父亲及兄弟立功,在探监期间,将自己所知的关于其朋友赵某故意杀人罪的重大线索告知其父亲及王一。王一利用王三告知的线索向公安司法机关汇报,而其父则利用其在任刑警队长期间掌握的犯罪线索向司法机关汇报。后王二慑于法律的权威,向司法机关自首。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二构成受贿罪 B.王二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王某与王二成立共犯关系 D.王某与王一成立共犯关系 ” 相关考题
考题 党员领导干部王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其配偶收受对方财物。王某本人没有违反《廉政准则》。A.对B.错

考题 非国有企业员工王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0000元,并帮助他人谋取利益,王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受贿: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是受贿?( )A.刘某想倒卖彩电,就托人找到电视机厂主管彩电批发的王某,送去10 000元人民币,希望王某按批发价卖给他100台彩电,王某收到钱后交给了领导B.甲是某厂财务主管,在给乙报销时,多报销2 000元,事后与乙平分,二人各得1 000元C.卫某(女)因盗窃金店而被公安机关收审,贾某负责审理这个案子,卫某想让贾某帮助她,即以身相许,而后贾某便利用自己的职权设法使卫某逃避了法律制裁D.王某主管某单位分房子,李某为了给他在该单位工作的儿子分得一套住房,就给王某送去价值 5 000元的厚礼,王某得到钱后给甲的儿子分了房子

考题 (三)常年居住在Y省A县的王某早年丧妻,独自一人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养大成人。大儿子王甲居住在Y省B县,二儿子王乙居住在Y省C县,女儿王丙居住在W省D县。2000年以来,王某的日常生活费用主要来自大儿子王甲每月给的800元生活费。2003年12月,由于物价上涨,王某要求二儿子王乙每月也给一些生活费,但王乙以自己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不稳定为由拒绝。于是,王某将王乙告到法院,要求王乙每月支付给自己赡养费500元。根据上述事实,请回答97-100题。97.关于本案当事人的确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王某是本案的唯一原告B.王乙是本案的唯一被告C.王乙与王丙应当是本案的被告,王甲不是本案的被告D.王乙、王丙和王甲应当是本案的被告

考题 某单位职工王某47岁,因患精神病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其父72岁,妻子45岁,儿子23岁,均精神正常。则王某法定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  )。A.王某的妻子 B.王某的父亲 C.王某的儿子 D.王某的工作单位

考题 王某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下列都健在的近亲属中,不享有继承权的是(  )。 A. 王某的父亲 B. 王某的女儿 C. 王某的妻子 D. 王某的哥哥

考题 王某妻子早亡。其独自抚养儿子王勇和女儿王芳。王勇在与张萍结婚三年后去世。两人并未育有子女。王勇去世后,张萍将王某视为亲父,尽心赡养,而王芳因父亲小时偏心王勇,拒绝赡养王某。后王某突发疾病而死,对于王某遗产的处理和分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应适当分配给张萍少量遗产 B.应由张萍和王芳平分王某的遗产 C.张萍应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王某的遗产 D.可以将全部遗产留给张萍

考题 王某在外打工,其妻赵某在家务农。王某打工时遇车祸身亡,遗留一张一万元存款存折,由赵某保存。一年后,赵某欲再嫁,王某的父亲和兄弟称“寡妇再嫁不带产”,王某挣的钱是王家的财产,不能由赵某带走,要赵某交出王某遗留的一万元存款,否则不许赵某再嫁。 王某父亲和兄弟的主张是否成立?试运用民法原理并结合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加以分析。

考题 受贿: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售货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是受贿: A.甲是某厂财务主管,在给乙报销时,多报销2000元,事后与乙某平分,二个各得1000元 B.卫某(女)因盗窃金店而被公安机关收审,贾某负责审理这个案子。卫某想贾某帮助她,即以身相许,尔后贾某便利用自己的职权设法使卫某逃避了法律制裁 C.刘某想倒卖彩电,就托人找到电视机厂主管彩电批发王某,送去10000元人民币,希望王某按批发价卖给他100台彩电。王某收到钱后交给了领导 D.王某主管某单位分房子,李某为了给他在该单位工作的儿子分得一套住房,就给王某送到价值5000元的厚礼,王某得到钱后给甲的儿子分了房子

考题 受贿: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是受贿:( )。 A.甲是某厂财务主管,在给乙报销时,多报销2000元,事后与乙平分,二人各得1000元 B.卫某(女)因盗窃金店而被公安机关收审,贾某负责审理这个案子。卫某想让贾某帮助她。即以身相许,尔后贾某便利用自己的职权设法使卫某逃避了法律制裁 C.刘某想倒卖彩电,就托人找到电视机厂主管彩电批发的王某,送去10000元人民币,希望王某按批发价卖给他100台彩电。王某收到钱后交给了领导 D.王某主管某单位分房子,李某为了给他在该单位工作的儿子分得一套住房,就给王某送去价值5000元的厚礼。王某得到钱后给李某的儿子分了房子

考题 王某幼年丧母,父亲后与继母刘某结婚,王某与外祖母一起生活,受其抚养。王某工作后,父亲去世,继母刘某因犯病丧失劳动能力,请求法院判决王某赡养,此时()。A:王某可以不付给刘某生活费 B:王某每月付给刘某一定的生活费,刘某死后遗产由王某继承 C:王某每月必须付给刘某一定的生活费 D:王某应该赡养刘某

考题 王某现年35岁,当王某3岁时父母离婚,王某随母亲生活,而从此也未再与父亲见面,父亲从未对王某尽抚养的责任。母亲随后又结婚,而继父一直抚养照顾王某至成年。现在继父年老体弱,由王某负责赡养。可前几天30多年未谋面的父亲突然出现,穷困潦倒,要求王某负责替他养老送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的生父没有尽到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故王某可以不尽赡养义务 B:王某与其继父之间是合法的收养关系,因此王某只赡养其继父即可 C:王某既要赡养其继父也要赡养其生父 D:王某与其继父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因此王某只需要赡养其生父

考题 ()王某,17岁,因涉嫌抢夺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讯问时,应当通知何人到场。A、王某的老师B、王某的祖父C、王某的父亲D、王某的哥哥

考题 职工王某工作时受伤,下列不能为他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是()。A、王某所在单位B、王某的父亲C、王某所在单位的工会D、王某的师傅

考题 公安机关对非法经营一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逮捕后,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住处,在24小时内通知()A、王某的家属B、王某C、王某父亲为他委托的律师D、检察院

考题 王某和何某夫妇于1945年结婚,生育二子王智和王勇。在辛苦操劳两个儿子成家 立业之后,夫妇俩从1970年起就与两个儿子分开生活。随着年事渐高,生活多有不便, 遂于1994年2月和儿子商量、赡养事宜。两个儿子请来舅父作见证人,达成“赡养协 议”:王某由王智负责生养死葬,何某则由王勇承担生养死葬的义务。之后,兄弟两个分 别将父亲和母亲接回各自家中居住。1995年6月,王某因肺癌晚期不幸去世、在王某患病 治疗期间,王智依照协议承担了父亲的全部医疗费用。在父亲去世后,他又单独负责处理 了父亲的后事。1996年5月,何某饮食突感不适,被诊断为胃癌,住院治疗。因何某年事 已高,不能实施胃切除手术,所以一直进行化疗,医疗费用花费甚多。王勇深感独自难以 支付,与哥哥王智协商,要求哥哥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王智以“赡养协议”明确分配了兄 弟两人的赡养义务,且他已完成了自己对父亲的赡养义务为由拒绝再承担母亲的医疗费。 王勇无奈,为了保障母亲的治病费用,代理母亲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王智承担起一 部分医疗费。赡养协议是否有效?法院应如何判决?

考题 钱某自2005年嫁于王某,2015年王某因出车祸而去世,但钱某一直照顾王某的父母,王某的父亲于2016年相继去世,并留下一间房,可作为王某父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A、王某父亲的姐姐B、钱某C、王某母亲的弟弟D、王某父亲的同父异母的哥哥

考题 17岁的王某在与其父亲逛街时,共同目睹了一起盗窃案的发生。在侦查过程中,关于公安机关对王某的询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询问王某可以在其父亲在场的情况下进行B、询问王某不可以在公安机关进行C、询问王某应当在看守所进行D、询问王某不得在其父亲在场的情形下进行,但可以通知其母亲到场

考题 在未成年人王某殴打陈某一案中,王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对处罚决定不服,无权提起行政复议的是()。A、王某本人B、陈某C、王某的老师D、王某的父亲

考题 15岁的王某在与父亲逛街的时候,恰好目睹了一起诈骗案的发生。公安机关在询问二人时,下列选项中应当注意的是()。A、询问王某可以在其父或母亲在场的情况下进行B、询问王某不可以在公安机关进行C、询问王某必须由女侦查人员进行D、询问王某不得让其父亲在场,但可以通知其母亲到场

考题 王某骗取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发现,负责办理此案的民警赵某进行调查后认为,应当对王某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并提出以下几点理由。你认为哪些可以成立?()A、王某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小,且属于首次实施此行为,属于情节特别轻微。B、王某实施骗取行为并非自愿,而系出于他人威迫。C、王某系下岗工人,全家生活基本靠他来维持。D、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其所知的一个诈骗团伙,帮助公安机关侦破了发生在当地的系列诈骗案

考题 某父亲王东以儿子王华(今年15周岁)的存单作质押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该笔贷款的借款人是()A、王华B、王东C、王东和王华D、王东、王华的母亲和王华

考题 单选题某单位职工王某47岁,因患精神病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其父72岁,妻子45岁,儿子23岁,均精神正常。则王某法定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  )。[2015年真题]A 王某的妻子B 王某的父亲C 王某的儿子D 王某的工作单位

考题 单选题某父亲王东以儿子王华(今年15周岁)的存单作质押向农业银行申请贷款,该笔贷款的借款人是()A 王华B 王东C 王东和王华D 王东、王华的母亲和王华

考题 判断题非国有企业员工王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0000元,并帮助他人谋取利益,王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王某为精神病人,以下谁可作为其监护人?A王某配偶B王某的父亲C王某的母亲D王某15岁的儿子

考题 多选题王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有甲、乙两个儿子,均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其中,王某多次与甲商量。由甲利用王某的职权,索取他人的贿赂。而乙见甲利用父亲的职权,索取了大量的贿赂,便暗自决定,利用父亲的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他父亲的下属,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的财物。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构成受贿罪B乙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C王某与乙成立共犯关系D王某与甲成立共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