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场地地层主要由粉土构成,在进行现场钻探时需测量地下水位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量测稳定水位的时间间隔最小不得小于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 )
A.3h B.6h
C.8h D.12h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某场地地层主要由粉土构成,在进行现场钻探时需测量地下水位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量测稳定水位的时间间隔最小不得小于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 ) A.3h B.6h C.8h D.12h” 相关考题
考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O1mm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0.1mm

考题 基坑开挖时,粉砂、细砂、粉土易发生流砂现象,这是因为( ) A 土的有效重度大于动水力B 土的有效重度小于或等于动水力C 基坑中的水位超过地下水位D 基坑中的水位等于地下水位

考题 下列叙述自记水位计校测要求正确的是()。A.在自记水位计正常观测使用期进行B.校测频次可根据仪器稳定程度、水位涨落率和巡测条件等确定C.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D.当校测水位与自记水位系统偏差不超过2cm时,不需重新设置水位初始值

考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 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Olmm 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 度应达到0. 1mm 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 0. 1mm 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1mm

考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A、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 B、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C、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D、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考题 黑龙江省某建筑场地为均质土层,其标准冻深为1.5m。当该土层属于下列( )情况时,即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冻胀和液化。 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处,土质为疏松饱和的粉土 B.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土质为饱和的密实细砂 C.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土质为饱和的黏土 D.地下水位很深,土质为密实的粉细砂

考题 下列关于不同地层岩芯采取率要求由高到低的排序,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的规定?(  ) A、 黏土层、地下水位以下粉土层、完整岩层 B、 黏土层、完整岩层、地下水位以下粉土层 C、 完整岩层、黏土层、地下水位以下粉土层 D、 地下水位以下粉土层、黏土层、完整岩层

考题 某场地地层主要由粉土构成,在进行现场钻探时需测量地下水位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量测稳定水位的时间间隔最小不得小于( )h。 A. 3 B. 6 C. 8 D. 12

考题 承压水不具有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考题 按"钻探规程",不适于在钻探现场鉴别的项目是()。A、黏性土的稠度B、粉土的湿度C、碎石土的密实度D、地下水位年波动幅度

考题 按"钻探规程"要求,()是不正确的()A、初步勘察阶段钻孔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是详细阶段的两倍B、当需对地层进行鉴别时,钻孔孔径不宜小于36mmC、在岩层中钻进时,破碎岩层岩芯采取率不宜小于80%D、测量黏性土含水层的静止水位时,停钻时间不得少于24h

考题 地下水位稳定标准为:每5min测读一次孔内水位,当水位下降速度连续两次均小于()cm/min时,可认为稳定。A、10;B、8;C、5;D、3。

考题 某场地地层主要由粉土构成,在进行现场钻探时需测量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量测稳定水位的间隔时间最少不得少于下列哪个选项?()A、3hB、6hC、8hD、12h

考题 下列有关地下水位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水位上升会使土中自重应力减小B、地下水位下降会使土中自重应力增大C、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无影响D、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的影响无法确定

考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考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对水文地质参数中的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可在钻孔、探井、测压管内直接量测,下述说法()不正确。()A、稳定水位测量的间隔时间按地层的渗透性确定B、稳定水位测量的间隔时间按地层的类别确定C、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0.5h,粉土和黏性土不得小于8hD、测量精度不得低于土2cm

考题 对于建筑基坑地下水位的监测要求,选项错误的是()。A、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进行量测B、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5cmC、承压水位监测时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D、水位管宜在基坑开始降水前至少1周埋设,且宜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始值

考题 承压水以承受静水压力得名,具有初见水位和()。A、不稳定水位B、稳定水位C、较稳定水位D、极不稳定水位

考题 单选题对于建筑基坑地下水位的监测要求,选项错误的是()。A 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进行量测B 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5cmC 承压水位监测时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D 水位管宜在基坑开始降水前至少1周埋设,且宜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始值

考题 单选题按"钻探规程",不适于在钻探现场鉴别的项目是()。A 黏性土的稠度B 粉土的湿度C 碎石土的密实度D 地下水位年波动幅度

考题 单选题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A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B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问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C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D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考题 单选题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A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B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C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D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考题 单选题按"钻探规程"要求,()是不正确的()A 初步勘察阶段钻孔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是详细阶段的两倍B 当需对地层进行鉴别时,钻孔孔径不宜小于36mmC 在岩层中钻进时,破碎岩层岩芯采取率不宜小于80%D 测量黏性土含水层的静止水位时,停钻时间不得少于24h

考题 单选题承压水以承受静水压力得名,具有初见水位和()。A 不稳定水位B 稳定水位C 较稳定水位D 极不稳定水位

考题 判断题承压水不具有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某场地地层资料同例题14,如地下水位每年降低1.0m,15年后,该场地地下水位达到稳定,场地的最终沉降量为()mm。()A 409.87B 570.35C 593.21D 659.24

考题 单选题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对水文地质参数中的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可在钻孔、探井、测压管内直接量测,下述说法()不正确。()A 稳定水位测量的间隔时间按地层的渗透性确定B 稳定水位测量的间隔时间按地层的类别确定C 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0.5h,粉土和黏性土不得小于8hD 测量精度不得低于土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