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甲平日游手好闲,一日在某停车场溜达,见四下无人,盗窃一辆轿车的车牌,并给车主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称拿2万元赎回车牌。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
C.构成敲诈勒索罪
D.车牌本身价值不大,不构成盗窃罪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盗窃罪要求盗窃物品本身的价值达到数额较大,但车牌本身的价值并不大,因此盗窃车牌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机动车车牌也不属于国家机关证件。
更多 “甲平日游手好闲,一日在某停车场溜达,见四下无人,盗窃一辆轿车的车牌,并给车主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称拿2万元赎回车牌。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 C.构成敲诈勒索罪 D.车牌本身价值不大,不构成盗窃罪”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携所窃赃物逃跑,乙紧追不舍。甲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趁车主丙不备,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甲的行为构成了?() A、抢劫罪B、抢夺罪C、盗窃罪D、故意伤害罪

考题 张某死亡后,共遗留下现金10万元、房屋一套(价值30万元)、轿车一辆(价值15万元)。遗产分割的最终分割结果为:张甲按照张某的遗嘱继承房屋;任某按照张某的遗嘱受遗赠轿车;张乙则按照法定继承取得10万元现金。遗产分割后,隋某提出张某生前曾向其借款16万元。则该债务应如何清偿?( )A.张乙偿还10万,张甲、任某各偿还3万B.张乙偿还10万,张甲偿还4万,任某偿还2万C.张乙偿还10万,张甲偿还6万D.张甲、张乙、任某各偿还1/3

考题 关于自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深夜盗窃他人摩托车一辆,但是无法发动车,便将摩托车推往住处,路上遇到民警巡逻,警察见其深夜推车而不骑车,觉得可疑,便拦住盘问,甲见瞒不住,便主动交代了盗窃事实。甲的行为是自首B.甲实施绑架罪被公安机关抓获,羁押期间,甲又主动交待其曾伙同别人另外实施的一起抢劫案(未过诉讼时效),甲的行为是自首C.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后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是自首D.甲、乙共同盗窃,甲被拘留后,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甲属自首

考题 一日夜,某商店门开着,甲骑车路过,看四下无人看店,就进去拿东西,几分钟后,乙从此路过,见商店门没关,也进去拿东西,甲装好价值2万元的货物,但搬不动,就叫乙帮忙搬到车上,后甲走,乙又回店中,拿起自己装好的l万元的货物走了,下面正确的是:( )A.甲、乙是同时犯,不是共犯,对各自所窃物品的价值负责,甲2万乙l万B.甲、乙先是同时犯,后形成共犯,对共同窃取的物品负责,都偷3万C.甲、乙先是同时犯,后形成共犯,甲2万乙1万D.甲盗窃2万,但是主犯,乙帮甲盗窃2万,可定从犯,另乙对自己偷的1万元负责

考题 1987年7月,甲某因实施暴力抢劫而被人民法院依法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后其服刑表现不错,1999年7月被假释。2001年3月的一天,甲某盗窃一辆价值8万元多元的轿车而未被发现。2003年4月,甲某因参与敲诈勒索被逮捕,其后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1)对甲某适用假释是否合法?为什么?(2)对甲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3)对甲某上述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4)对甲某上述敲诈高校钱财的行为应如何处理?(5)对甲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6)假设甲某在假释考验期间并没有实施新的犯罪行为,而表现正常。现2003年4月,其因参与敲诈钱财行为而被逮捕,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甲某其实真实姓名为“贾某”,因为在1981年的春节期间曾经实施了一起重大爆炸案件,公安机关在全省发布通缉令而成为被通缉重大嫌疑犯,为了逃避侦查而改名为“甲某”。请问在此种情形下对其依法如何处理?为什么?

考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丙的1万元现金。对本案应如何认定?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构成共犯C、甲与乙都成立抢劫罪D、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

考题 2006年2月,陆某因债务纠纷在判决确定的债务履行期内未支付债权方货款,后被法院依法裁定扣押了轿车一辆,并加贴封条后将该车停放于法院停车场。后陆某趁无人之机擅自撕毁汽车上的封条,将已被依法扣押的轿车开走,并将该车藏匿于某宾馆停车场内。陆某的行为:( )A.构成盗窃罪B.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C.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D.不构成犯罪

考题 王某委托某甲贸易公司以1万元的价格将自己使用8年的夏利轿车一辆卖出。约定如售出轿车,王某给甲报酬3 000元。双方订立了合同。之后,甲与张某订立了买卖合同,以1万元的价格将该轿车卖出,期间甲花去各种费用1 000元。此1 000元费用( )。A.由王某承担B.由甲承担C.由王某和甲平均承担D.由王某和甲协商承担

考题 甲、乙共同盗窃一辆汽车,价值200万,销赃50万,甲分得45万,乙分得5万元。关于本案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犯罪数额应认定为50万 B.甲的犯罪数额应认定为45万 C.乙的犯罪数额应认定为5万元 D.乙起的作用明显较小时,应认定为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考题 甲到某发廊,让老板给自己找一个小姑娘。13岁的乙被老板交给甲。甲欲和乙发生性行为时,乙大哭,说自己是被迫的。在发生性行为期间,乙多次反抗,还咬伤了甲。但乙终因力气太小而被迫和甲发生了性行为。应如何认定甲的行为?()A:构成嫖宿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构成猥亵儿童罪 D:构成强迫卖淫罪

考题 甲与李某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李某。但甲后来向李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李某还回钥匙。李某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李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8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李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考题 甲、乙看到一辆货车翻倒在路边,甲喊乙一起前去拿些东西,甲、乙分别从货车上拿一些货物回家。后来经鉴定,甲拿的货物价值3 ,200元,乙拿的货物价值2,800元。下列选项中,对甲、乙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B.甲、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甲、乙的行为分别单独构成犯罪 D.甲、乙构成盗窃罪

考题 保安人员接到撬盗车牌敲诈案件后,要记录藏匿车牌地点,被撬盗的车牌的数量,注意搜集和()以及敲诈车主用的纸字条和银行卡等证据。A、记录车主反映的情况B、分析被撬盗车牌车辆的共同特征C、保护犯罪作案用的工具D、记录车主报案的过程

考题 2013年4月15日,交警在路面上查到一辆无牌轿车,经查询汽车车架号码JHMFA3638AS400483,以下哪些信息是真实的()A、该车的车牌号码豫AFR699B、车主王爱连C、该车是盗抢车辆D、车主联系电话13073783322

考题 甲某在公共汽车上捡到乙某丢失的提包,内有4万元现金,另有存折、汇票等重要物品,乙某在本市日报上刊登的招领广告,称将重奖捡到其提包并归还者,甲某见报后,与乙某联系,要求乙某支付2万元才交还提包,乙某嫌甲某要价太高,只同意支付1000元,甲某因此拒不交出提包。对于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A、甲某的行为属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B、甲某的行为是基于悬赏合同的正当要求,不构成犯罪C、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D、甲某构成侵占罪

考题 地陪不必告知客人自己的联系方式和旅游车的车牌号码。

考题 甲某丧偶,父母双亡,有四子均已经成家并各有子女。一日,甲某同长子乙某乘车外出,坠入山崖双亡,甲某遗有存款三万元。应如何继承?

考题 甲长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2000年3月因小偷小摸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但甲屡教不改,成天琢磨着如何能不花力气挣大钱。2001年4月的某天,甲在公交车上盗窃他人手机一部,价值3000多元。同年6月,甲又与朋友合伙抢劫他人摩托车一辆。后甲被警察抓获。对甲的行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构成累犯B、甲构成盗窃罪C、甲构成抢劫罪D、对甲应实行数罪并罚

考题 甲偷盗乙的机动车车牌被抓获。甲供称,偷车牌的目的是自己使用。现查明甲无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该车牌应当予以暂扣B、对该车牌应当扣押C、对该车牌应当予以登记D、对该车牌应当收缴

考题 2012年某日,甲偷盗地方机动车车牌一个,后被抓获。甲供称:偷车牌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使用,现查明甲无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该车牌可以扣押B、对该车牌应当扣押C、对该车牌应当予以登记D、对该车牌可以收缴

考题 民警在巡逻中发现甲携带的自行车有嫌疑,遂对其盘问,甲交代自行车是从某饭店门口偷的。民警到该饭店门口调查,未找到车主,也无人证实有自行车被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案证据不足,应当予以结案B、认定甲盗窃的证据不足,不能予以处罚C、可以认定甲盗窃,但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有甲的供述,即可作出处罚

考题 甲谎称邢某欠自己20万元货款未还,请乙帮忙"要帐"。乙信以为真,答应帮忙。二人遂强行劫持了邢某,驾车将其带至外地一宾馆捆绑起来,由乙看管。甲背着乙将邢某随身佩戴的手表、项链等贵重物品搜走,并两次给邢某的妻子打电话,勒索人民币20万元,称不给钱就杀人。邢某趁甲不再告诉乙,自己并不欠甲一分钱,请求乙将自己放走。乙不相信,要邢某老实点,还抽了邢某一巴掌。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甲的行为应认定为何罪?(2)乙的行为应认定为何罪?(3)甲、乙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考题 甲看上了自己好朋友乙的手表,乙的手表价值2万元。一日,甲去乙家里玩,趁乙不注意将乙的手表装进自己口袋,准备带走,但甲临走前感到后悔,趁乙不注意又将手表放回原处。甲的行为是:()A、盗窃罪的犯罪既遂B、盗窃罪的犯罪未遂C、盗窃罪的犯罪中止D、不应作为犯罪处理

考题 甲公司购买一辆轿车作为办公用车,给经理张某使用,并将轿车登记在张某名下。后来,张某擅自将车卖与王某。甲公司知道后,要求王某返还轿车。问题:甲公司的主张能否得到法院支持?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保安人员接到撬盗车牌敲诈案件后,要记录藏匿车牌地点,被撬盗的车牌的数量,注意搜集和()以及敲诈车主用的纸字条和银行卡等证据。A 记录车主反映的情况B 分析被撬盗车牌车辆的共同特征C 保护犯罪作案用的工具D 记录车主报案的过程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拾得贾某戒指(价值2万元)后告知贾某,如果不给5000元酬谢费就不返还,但贾某拒绝支付报酬,甲拿着戒指逃跑,甲成立敲诈勒索罪B 孙某盗窃了乙的电脑(价值5000元),被乙发现。乙追回电脑,并以揭发孙某的犯罪行为相威胁,取得孙某手机(价值5000元),乙成立敲诈勒索罪C 丙窃取他人车牌(价值1200元)后随即告知对方,如果交付1500元即返还车牌,成立盗窃罪与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D 丁因为个人恩怨将刘某杀害后,另起歹意,又以刘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否则将会撕票,丁成立绑架罪,属于“在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

考题 问答题甲某丧偶,父母双亡,有四子均已经成家并各有子女。一日,甲某同长子乙某乘车外出,坠入山崖双亡,甲某遗有存款三万元。应如何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