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
  •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

参考答案

更多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 相关考题
考题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表现型 抗螟非糯性 抗螟糯性 不抗螟非糯性 不抗螟糯性个体数 142 48 50 1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种。

考题 用基因型为DdTt水稻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幼苗期用适当秋水仙素处理,经过此种方法培育出的二倍体水稻植株( )。

考题 用基因型为DdTt水稻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幼苗期用适当秋水仙素处理,经过此种方法培育出的二倍体水稻植株(  )。A.1/4为纯合子 B.1/4为杂合子 C.全部为纯合子 D.全部为杂合子

考题 下列所述为利用生物变异的原理快速培养某种抗除草剂水稻品种的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特性。 (3)取上述保持绿色的幼叶小片组织,经组织培养诱导再生植物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纯合_____抗性植株。移植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杂交,如果F1仅表现为_____性状,则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该抗性性状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考题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得F1,对其幼苗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所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和染色体倍数分别是()A、AAaaBBbb,二倍体B、AaBb,二倍体C、AAaaBBbb,四倍体D、Aabb,二倍体

考题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1/4B、1/6C、1/8D、1/16

考题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A、1/4B、1/6C、1/8D、1/16

考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考题 有高杆抗锈病(DDTT)和矮杆不抗锈病(DDtt)的两个品种的水稻,欲在两三年内获大量稳定遗传的矮杆抗锈病的新品种,通常采取的育种程序是()A、先杂交育种,再进行单倍体育种B、嫁接C、单倍体育种后再杂交育种D、杂交育种

考题 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目的基因)→通过某种运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该育种方法称为()育种。

考题 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目的基因)→通过某种运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第①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这一育种方法所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考题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过程④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C、过程②利用原理是染色体畸变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考题 已知水稻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科研人员以纯合高茎感病为母本,矮茎抗病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收获F1种子。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F1种子,再严格自交得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最后播种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出现高茎与矮茎的分离,只有一株F1植株(X)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全部表现为高茎,可见这株F1植株(X)控制高茎的基因是纯合的。请回答:)某育种人员想利用现有的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感病三个纯合亲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矮茎抗病新品种,应选择表现型分别为()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在F2性状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考题 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是单倍体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⑥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⑦一定是纯合子⑧是二倍体A、④⑤⑦⑧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④⑤⑦

考题 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目的基因)→通过某种运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第②种方法称为()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考题 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是单倍体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⑥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⑦一定是纯合子⑧是二倍体A、④⑤⑦⑧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④⑤⑦

考题 已知水稻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科研人员以纯合高茎感病为母本,矮茎抗病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收获F1种子。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F1种子,再严格自交得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最后播种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出现高茎与矮茎的分离,只有一株F1植株(X)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全部表现为高茎,可见这株F1植株(X)控制高茎的基因是纯合的。请回答:据分析,导致X植株高茎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分析F2植株的抗病性状,分析F2植株抗病性的方法是()。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产生的,F2植株的表现型为();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矮茎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F2植株的表现型为()。

考题 纯种红花茉莉(RR)与纯种白花茉莉(rr)杂交得F1,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RR:rr=1:1B、RR:rr=3:1C、Rr:rr=1:1D、RR:Rr:rr=1:2:1

考题 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目的基因)→通过某种运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第③种方法称为()育种,经其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是()。

考题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l,Fl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后一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前一种方法所得F2中的重组类型占5/8D、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考题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约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l/2、l/4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考题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三组实验:第一组是:DDTT×ddtt→F1(自交)→F2→选取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自交、筛选 第二组是:DDTT×ddtt→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染色体加倍 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第二组育种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在培育中首先要应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然后用()使其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考题 已知水稻A/a和B/b是独立遗传的,用品系AAbb和品系aaBB杂交,得到F1代,用F1代的花粉培养出()植株,然后全部进行染色体加倍。在所得到的纯合二倍体中,AABB所占的比例应当是()。

考题 农业上常用的有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个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b.甲品种×乙品种→Fl→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小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d.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b方法与a种方法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考题 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高度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一物种B、F1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引起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属于染色体畸变

考题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三组实验:第一组是:DDTT×ddtt→F1(自交)→F2→选取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自交、筛选 第二组是:DDTT×ddtt→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染色体加倍 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第一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占()。

考题 单选题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诀定植株的高度,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