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 B、外国商品只能行销一口
- C、外国商品在华市场狭小
- D、中国商品技术含量高
参考答案
更多 “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B、外国商品只能行销一口C、外国商品在华市场狭小D、中国商品技术含量高” 相关考题
考题
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内,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口额总体上仍没有太大变化,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百姓的购买力有限 B.清政府仍然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C.鸦片走私严重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考题
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内,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口额总体上仍没有太大变化,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购买力有限
B.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C.鸦片走私严重
D.清政府仍实行闭关政策
考题
18世纪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的产品优于英国的B、中国占有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其他国家产品冲击了英在华的市场
考题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D、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考题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是()。A、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是严格的对外贸易限制,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B、甲午战争前的中外贸易,“公行”制度被废除,关税自主权丧失(协定关税、子口税),洋行、买办势力的增长C、“五口通商”时期:外国工业品在中国严重滞销;鸦片贸易泛滥,长期占据进口商品首位D、清末至北洋时期的对外贸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口贸易增长了两倍多,年均增长率为5.9%;进口贸易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长率为7.4%E、国民政府前期的对外贸易呈现衰落的态势。3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衰落:1931-1936年平均每年对外贸易额比1921-1930年低得多
考题
据英官方材料,在1837年7月到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包括印度)的进口总值是560万镑,其中鸦片占60%。这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A、鸦片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B、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英国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D、英国将中国变为工业品倾销市场
考题
十八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D、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考题
填空题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西方殖民者拿不出多少商品可供中国需要,原因是()。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