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大连市某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准备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海上冲浪活动。学生报名参加是否要经过家长同意?()A要家长同意B无须家长同意C学校有权要求学生参加D只要本人愿意即可
考题
某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应部分家长的要求,老师在班级群里让全班学生统一到学校附近某书店购买某区教研员组稿的考前练习资料,并当成家庭作业布置和检查。受到群众举报,对此你认为不正确的说法是()。A、教师不应该向学生指定书店购买此资料,更不应该利用其为作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B、举报者没良心,教师没有不当之处C、应家长要求推荐此“关键”资料,无可厚非D、学生和家长认为有必要可以自行购买,有不会的可以向老师个别咨询
考题
请教公务员考试某高中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5.2岁、17.45岁、19.2岁
某高中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5.2岁、17.45岁、19.2岁,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2岁,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7岁。该高中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A.16.32B.16.56C.16.95D.17.1
考题
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平台上主要通过()进行互动交流。
A在线作业B课件浏览C课程公告D课程论坛
考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A.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B.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C.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D.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考题
某高中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5.2岁、17.45岁、19.2岁,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2岁,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7岁。该高中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A.16.32B.16.56C.16.95D.17.1
考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
考题
疾控中心对某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做视力状况调查,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按比例抽样),若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626、703、780,样本容量为84,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多少?A.24B.26C.28D.30
考题
某高中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5.2岁、17. 45岁、19.2岁,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2岁,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7岁。该高中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A.16. 32B.16. 56C.16. 95D.17.1
考题
疾控中心对某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做视力状况调查,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按比例抽样),若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626、703、780,样本容量为84,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多少?
A. 24
B. 26
C. 28
D. 30
考题
请分析下面教学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都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老师交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下面是这一情景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
学生:女生声音大!
考题
教育活动的基本关系是( )。
A.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B.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C. 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D.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考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A.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B.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C.高二年奴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D.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少子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E.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中的学生。
考题
马老师跟学生关系太好,年级主任批评他,怎么办?
考题
高二年级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是行进间低手投篮,从开始部分到准备部分,李老师对学生始终严格要求,分组练习时,刚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几次练习后,王同学等几个水平较高的学生开始尝试各种上篮动作,正好被李老师巡回指导时发现,李老师要求王同学等4名学生到跑道上连续“蛙跳”10分钟。此后,同学们恢复到了刚开始练习时的秩序,但很多同学已没了刚开始的兴致。
李老师对学生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6分)
考题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题。
【材料】在某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课上,老师讲解例题时,欣欣觉得自己已经掌握老师的解题方法,便向同桌询问其它解法。老师批评欣欣不该在课堂上讲话,她不服和老师顶嘴。老师对她说,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还好意思问同学。
为什么 ( )查看材料A.老师不尊重学生,言语有失规范
B.老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C.老师维护了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
D.老师没有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
E.老师的话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考题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题。
【资料】张老师新接任初二(一)班的班主任,近来很苦恼,起初他对学生和颜悦色,可他班上总有个别学生不听课,扰乱课堂秩序,提醒、批评都没有很大作用,于是他就安排这些学生坐最后一排,年级组长在开会的时候强调每个班级的期末平均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为此,张老师吃不香、睡不好。他于是把精力集中在优秀学生身上,希望他们能够为班级争光。学期结束了。张老师任教的班级学习成绩下滑,后排的学生也破罐子破摔……张老师开始板着脸说话,对学生不理不睬,人也变得消沉起来。
针对以上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查看材料
A.张老师的做法,导致了学生的成绩下降
B.张老师产生了情感衰竭等职业倦怠表现
C.年级组长设置的目标使张老师产生了压力
D.张老师对部分学生有歧视
E.张老师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的作用
考题
下面不属于学生与教学要素之间的信息交互的是()。A、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B、学生与教师的交互C、学生与学生的交互D、教师与环境的交互
考题
如果班主任能协调好与()的关系就可以使同事关系、师生关系都比较和谐。A、学生之间B、学生与老师之间C、学生与学校之间D、任课老师之间
考题
以下关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的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A、一般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B、中高年级学生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崇拜老师了C、中高年级学生对老师开始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D、一般低年级儿童就已经开始对老师产生怀疑的态度了
考题
从某系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所提供的年龄资料是:18,19,18,18,20,17,18,19,18,19。求该系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95%的置信区间。
考题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的是()。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当着全班学生严厉地批评了他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考题
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初二年级B、初三年级C、高一年级D、高二年级
考题
单选题如果班主任能协调好与()的关系就可以使同事关系、师生关系都比较和谐。A
学生之间B
学生与老师之间C
学生与学校之间D
任课老师之间
考题
单选题某数学老师写错公式了,学生小声告诉老师,这时老师应()A
大声训斥学生B
赞赏学生,立即改正C
停止上课D
强行辩解学生是错的
考题
判断题“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堂完成教学视频的学习,并在课堂开展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某初中的张老师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任人随意描绘或捏塑;学生的头脑是一个“容器”,可以任意进行填塞。张老师的这一观点主要违背了学生观中的()。A
学生身心发展是具有规律的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
学生是责权主体D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考题
单选题(2014陕西咸阳)《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下列属于体罚学生情形的是()。A
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生字每个抄写一行B
九年级学生李某等上自习课时违反纪律,老师要李某到学校操场跑10圈C
八年级学生刘某的英语课文背诵作业没有完成,老师让其放学后留下来继续熟读课文D
中学体育老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