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女性,35岁,因肺炎入院治疗。在症状有所好转后又出现高热,达39.2℃,并觉右侧胸痛。体格检查:右肺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出脓液。此时,适宜的治疗是()。

  • A、剖胸手术,清除脓液
  • B、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 C、应用敏感抗生素,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 D、胸腔内注射抗生素
  • E、予胸腔开放引流

参考答案

更多 “女性,35岁,因肺炎入院治疗。在症状有所好转后又出现高热,达39.2℃,并觉右侧胸痛。体格检查:右肺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出脓液。此时,适宜的治疗是()。A、剖胸手术,清除脓液B、大剂量抗生素治疗C、应用敏感抗生素,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D、胸腔内注射抗生素E、予胸腔开放引流” 相关考题
考题 患儿,男,3岁。因肺炎入院。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又突发高热,呼吸困难,右肺叩诊浊音。该患儿可能并发了A.呼吸衰竭B.急性心力衰竭C.中毒性脑病D.中毒性心肌炎E.脓胸

考题 患儿,2岁,因肺炎入院,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又突然高热,呼吸困难,右肺叩诊浊音。该患儿可能并发A.急性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中毒性脑病D.中毒性心肌炎E.脓胸

考题 患者,女性,56岁。因突发心梗入院,经治疗,症状好转,现处于恢复期。此时患者最适宜的饮食是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B.高热量、低脂肪饮食C.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D.高膳食纤维、高蛋白饮食E.高膳食纤维、高热量饮食

考题 患儿,2岁。因肺炎入院,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又突然高热,呼吸困难,右肺叩诊浊音。该患儿可能并发的是A、急性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中毒性脑病D、中毒性心肌炎E、脓胸

考题 患者女性,56岁。因突发心梗入院,经治疗,症状好转,现处于恢复期。此时患者最适宜的饮食是A、高热量、低脂肪饮食 B、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C、高膳食纤维、高蛋白饮食 D、高膳食纤维、高热量饮食 E、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考题 患儿男,3岁。因肺炎入院。经治疗病情好转,今突然发生高热、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咳嗽加重,首先考虑的原因是A.出现心力衰竭 B.出现呼吸衰竭 C.出现脓胸等并发症 D.出现肺不张 E.感染新的病原体

考题 患儿男,3岁。因肺炎入院。经治疗病情好转,今突然发生高热、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咳嗽加重,首先考虑的原因是()A、出现心力衰竭B、出现呼吸衰竭C、出现脓胸等并发症D、出现肺不张E、感染新的病原体

考题 女孩10岁,4周前因猩红热用青霉素治疗好转,2周后又高热不退,四肢关节酸痛,查体:体温39℃,精神好,皮疹(-),心率160次/分,奔马律,血培养(-),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扁桃体炎B、败血症C、伤寒D、风湿热E、肺炎

考题 患者男,10岁,因“肺炎”入院。患者住院期间症状好转后又出现高热,达38.9℃,并感到左侧胸痛。查体:左肺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WBC14.0×109/L,N0.80;胸部X线片:左侧胸腔积液,呈外高内低的圆弧形阴影,胸腔穿刺抽出脓液。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开胸探查,清除脓液B、大剂量抗生素治疗C、胸腔内注入抗生素D、应用抗生素,胸腔闭式引流E、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考题 女性,27岁。突然寒战高热、腰痛、尿急、尿频、尿痛1天入院。尿检蛋白(±),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5~10/HP,中段尿培养为粪链球菌生长。本例抗菌治疗的疗程应为()A、单剂治疗B、治疗至症状好转即可C、治疗至症状好转,尿检阴性D、治疗至症状消失,尿检阴性后3~5天E、10~14天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10岁,因“肺炎”入院。患者住院期间症状好转后又出现高热,达38.9℃,并感到左侧胸痛。查体:左肺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WBC14.0×109/L,N0.80;胸部X线片:左侧胸腔积液,呈外高内低的圆弧形阴影,胸腔穿刺抽出脓液。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 开胸探查,清除脓液B 大剂量抗生素治疗C 胸腔内注入抗生素D 应用抗生素,胸腔闭式引流E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考题 单选题女性,27岁。突然寒战高热、腰痛、尿急、尿频、尿痛1天入院。尿检蛋白(±),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5~10/HP,中段尿培养为粪链球菌生长。本例抗菌治疗的疗程应为()A 单剂治疗B 治疗至症状好转即可C 治疗至症状好转,尿检阴性D 治疗至症状消失,尿检阴性后3~5天E 10~14天

考题 单选题患儿,2岁。因肺炎入院,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又突然高热,呼吸困难。右肺叩诊浊音。该患儿可能并发了()A 急性心力衰竭B 呼吸衰竭C 中毒性脑病D 中毒性心肌炎E 脓胸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3岁。因肺炎入院。经治疗病情好转,今突然发生高热、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咳嗽加重,首先考虑的原因是()A 出现心力衰竭B 出现呼吸衰竭C 出现脓胸等并发症D 出现肺不张E 感染新的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