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1)围岩或土体主要定性特征: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较坚硬岩、岩体完整,块状整体结构。
(2)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或修正的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550~451MPa。
(2)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或修正的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550~451MPa。
更多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 相关考题
考题
以下公路隧道工程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是()。
A、某隧道长1000m,其中V级围岩长度为350mB、某500m长的黄土隧道工程C、某浅埋隧道,其洞口存在偏压D、某300m长的小净距隧道E、某隧道长2500m,其中V级围岩段落最大连续长度40m,合计长度为700m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8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出口处于浅埋段,围岩级别较差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大,拱顶下沉最大值达到1.6m,因此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勘察后,将从目前掌子面DK118+549~DK118+629由原设计台阶法开挖变更为CD法,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中隔壁(CD)法施工流程图
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编制了施工方案,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主要采用钻爆开挖,并配合人工出碴。
事件二: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地段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根据围岩量测结果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事件三:为了稳定工作面,采取一些辅助施工措施进行超前加固。
问题:
1.补充隧道施工工序中的工作内容。
2.隧道开挖方案变更属于哪种变更,应由谁进行审批
3.事件一中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事件二中,位移变形达到何种要求时,才能进行二次衬砌
5.事件三中,超前加固的措施有哪些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设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I级和IV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考题
背景
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0,右线起止桩号为YK3+615~YK4+670,进出口段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互层,Ⅱ、Ⅲ级围岩。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单位要求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喷锚支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量测,并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支护。右图为施工监控量测得出的位移一时间曲线示意图
施工单位项目部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招聘了8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经项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施工过程中要求电钻工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为110~220V。
问题:
1.按长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分别属于哪种隧道?按地质条件划分,该隧道属于哪种隧道?
2.施工单位对隧道的施工要求体现了新奥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3.图中的时间点t1表明当时围岩和支护已呈什么状态?此时在现场应采取哪些措施?
4.指出施工单位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1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碎状镶嵌结构,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
3.本隧道施工是否需要监控量测说明理由。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3.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考题
背景资料(09二级考点):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设备、烧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m的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25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了初期支护,支护采用了"潮喷法"喷射混凝土加锚杆的方式。隧道喷锚支护时,为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按相关规范要求取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样按每组三个试块,共抽取36组,试验时发现其中有2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设计强度为90%、87%,其他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中还发现,喷射混凝土局部有裂缝、脱落、露筋等情况。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考题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考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隧道按车道数划分不包括()。A
单车道隧道B
双车道隧道C
多车道隧道D
水底隧道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