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有一综合化学合成废水,采用SBR工艺,正在调试中,因受一次有毒物质冲击,停止进水,连续闷曝5天,废水COD缓慢下降(从1600mg/L降到900mg/L),但污泥浓度却从1300上升到了6500mg/L,SV仅为14%,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有一综合化学合成废水,采用SBR工艺,正在调试中,因受一次有毒物质冲击,停止进水,连续闷曝5天,废水COD缓慢下降(从1600mg/L降到900mg/L),但污泥浓度却从1300上升到了6500mg/L,SV仅为14%,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相关考题
考题
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SS≤7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考题
某工程项目工艺废水生产量2000t/d,COD浓度为1500mg/L;生活污水200t/d,COD250mg/L。两种废水均送污水处理场处理,污水处理场进水COD为()。A:875mg/LB:1363mg/LC:1272mg/LD:1386mg/L
考题
乙企业年排废水 300万t,废水中 COD 浓度为 450 mg/L.排入IV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 COD 去除率为 50% ,IV类水体 COD 浓度的排放标准200 mg/L。乙企业废水 COD 达标年排放量为( )t
A. 60
B. 6000
C. 750
D. 600
考题
某污水处理站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已知废水进水COD浓度为800mg/L、出水COD浓度不小于50mg/L,如“物化”处理单元COD去除率60%,则“生化”处理单元COD去除率至少应达到()。A:70%B:75%C:80%D:83.3%
考题
某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场进水量为10000m3/d,进水COD浓度为1500mg/L, COD 总去除率为90%,废水回用率为50%,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COD量为().
A. 0.75t/d B. 1. 5t/d C. 7.5t/d D. 15t/d
考题
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SS≤7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
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考题
某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为0.36,说明这种废水( )。A、该废水的有机物能够初步生物降解
B、该废水的有机物难生物降解
C、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D、可生化性较好,可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考题
有一处理以生产氧化钴为主的化工厂的废水处理装置,废水的COD2200mg/L、氨氮6600mg/L。现在采用厌氧(加爆气头搅拌污泥)+好氧(生物膜接触法)+缺氧工艺,这样的工艺是否有有问题?
考题
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为0.2,则废水的可生化性为()。A、可生化性很好,可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B、该废水的有机物易生物降解C、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D、该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生物降解,能够逐步被微生物所利用
考题
某废水处理站采用二级处理工艺,进水量为10000m3/d,COD浓度为1500mg/L;一级COD去除率为80%,二级COD去除率为70%。则该处理站外排COD是()。A、0.45t/dB、0.90t/dC、1.80t/dD、3.75t/d
考题
我们处理含苯酚废水,采用的接触氧化工艺,生物镜相检查几乎没发现有动的生物,填料上挂的膜几乎没有了,仅剩下薄薄的一层附在膜上。以前是间歇进水,把进水的COD控制在2000以下,出水可以达到200左右。前几天是连续进水,水量有点偏大,导致最近几天生化池的COD总是在1500左右,出水口COD达600多,DO较高,是否是生物中毒,怎么恢复生物活性?
考题
高氨氮废水处理采用SBR工艺,现在调试结果出水COD和氨氮偏高。有人建议延长SRT,会有效果吗?现在的SRT是20天,采用的SBR工艺,我觉得虽然延长SRT可以提高生物中的硝化菌比例,但是延长SRT的同时也会降低细菌整体的活性,降低COD的去除效率,不知我的想法对不对?
考题
处理的是原料药和制剂两种废水,采用的主要工艺为两级酸化水解池+接触氧化+沉淀,目前正在进行调试,两周前沉淀池中生长了许多鱼虫,为了消除鱼虫,接触氧化池采取了间断曝气,结果一夜之间鱼虫全部死光,出水COD明显增高,接触氧化池填料上的微生物量减少,现在我们连续曝气,接触氧化池微生物量仍就没有增加,请问引起原因及下一步如何做?另外如何衡量酸化水解池微生物量?
考题
问答题某公司在处理一医药废水,废水含大量苯环类物质,水量600t/d,进水COD平均27000mg/L,工艺:预处理+厌氧+活性污泥池+两个串连接触氧化池。目前出水在300左右(要求是综合排放一级标准,COD100mg/L以下)。现接触氧化出水C0D降到200mg/L左右以后就再也无法下降了,继续闷曝还有回升现象。目前想采用纯氧曝气,先作中试,看看有没有效果。还准备加活性炭试试,是否还有什么其它办法?
考题
问答题高氨氮废水处理采用SBR工艺,现在调试结果出水COD和氨氮偏高。有人建议延长SRT,会有效果吗?现在的SRT是20天,采用的SBR工艺,我觉得虽然延长SRT可以提高生物中的硝化菌比例,但是延长SRT的同时也会降低细菌整体的活性,降低COD的去除效率,不知我的想法对不对?
考题
单选题某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场进水量为10000m³/d,进水COD浓度为1500mg/L,COD总去除率为90%,废水回用率为50%,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COD量为( )。A
0.75t/dB
1.5t/dC
7.5t/dD
15t/d
考题
单选题某废水处理站采用二级处理工艺,进水量为10000m3/d,COD质量浓度为1500mg/L;一级COD去除率为80%,二级COD去除率为70%。则该处理站外排COD是( )。A
0.45t/dB
0.90t/dC
1.80t/dD
3.75t/d
考题
单选题间歇培养法是将污水注满曝气池,然后停止进水,开始闷曝(只曝气而不进水)。以后循环进行的过程不包括()A
闷曝B
排泥C
静沉D
进水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