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以下关于寻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p是物理信道PICH在一帧中下发的PI寻呼指示数,取值范围在(18,36,72,144),该参数在系统消息中通过NumberofPIperframe指示。

B

UTRAN可以对处于CELL_PCH或者URA_PCH状态的UE发起寻呼来触发小区更新过程。

C

UTRAN可以对处于空闲模式、CELL_PCH状态或者CELL_FACH状态的UE发起寻呼来触发UE读取更新的系统消息

D

如果UE处于CELL_FACH和CELL_DCH状态下,网络侧下发的寻呼消息类型是寻呼类型2,其它状态下是寻呼类型1。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以下关于寻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Np是物理信道PICH在一帧中下发的PI寻呼指示数,取值范围在(18,36,72,144),该参数在系统消息中通过NumberofPIperframe指示。B UTRAN可以对处于CELL_PCH或者URA_PCH状态的UE发起寻呼来触发小区更新过程。C UTRAN可以对处于空闲模式、CELL_PCH状态或者CELL_FACH状态的UE发起寻呼来触发UE读取更新的系统消息D 如果UE处于CELL_FACH和CELL_DCH状态下,网络侧下发的寻呼消息类型是寻呼类型2,其它状态下是寻呼类型1。”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基站忙时起呼次数为2000次,起呼成功1960次;寻呼次数1000次,成功920次;以下关于指标计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站点的起呼成功率为98%B.该站点的寻呼成功率为92%C.该站点的呼叫建立成功率(起呼+寻呼)为95%D.该站点的呼叫建立成功率(起呼+寻呼)为96%

考题 关于寻呼类参数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对TD-SCDMA系统,每个寻呼帧有176个QPSK符号。B.每个寻呼指示因子中的连续比特被交织地放在Midamble码的两边,奇数比特被放在左边,偶数被放在右边。C.一个寻呼块数据由一个PICH信息块和PCH块构成D.寻呼指示因子长度设置过大时,处于小区边缘的UE不易读取到PICH。

考题 关于宪法宣誓制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考题 下面是关于寻呼子信道的几种说法,请问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对于支持DRX的手机,空闲状态下并不是长期监听Um接口上所有的PAGING消息,它只监听属于它一组的寻呼子信道B.在系统消息上下发,通知MS守侯在哪一个寻呼子信道的计算是通过DB中的数据来计算的C.下发PAGING消息时计算寻呼子信道是通过主机运行中的全局变量来计算的D.BSC在运行过程中相同寻呼间帧数编码不能任意改动

考题 以下关于寻呼(Paging)的说明,正确的是() A.对MS的寻呼是由BSC发起的B.系统是通过IMSI或TMSI对MS进行寻呼的C.系统只在MS所在的位置区域范围内对该用户进行寻呼D.系统只在MS所在的小区范围内对该用户进行寻呼

考题 关于DRX和寻呼信道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IMSI都对应四个专门的寻呼组B.每个IMSI都对应一个专门的寻呼组C.每个寻呼组都分别与小区的一个寻呼子信道相对应D.MS通过IMSI算出寻呼组E.空闲状态下,某寻呼组的MS只在固定的寻呼子信道上来收听系统广播的寻呼消息

考题 以下关于寻呼指示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IMSIB.TMSIC.LAID.RAI

考题 以下关于寻呼(Paging)的说明,哪个是错误的()A、对MS的寻呼是由BSC发起的B、系统是通过IMSI或TMSI对MS进行寻呼的C、系统在MS所在的位置区域范围内对该用户进行寻呼D、寻呼按照区域方式寻呼时可分为2种寻呼方式

考题 某基站忙时起呼次数为2000次,起呼成功1960次;寻呼次数1000次,成功920次;以下关于指标计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站点的起呼成功率为98%B、该站点的寻呼成功率为92%C、该站点的呼叫建立成功率(起呼+寻呼)为95%D、该站点的呼叫建立成功率(起呼+寻呼)为96%

考题 关于寻呼策略说法正确的是()A、寻呼可以分为一次寻呼、二次寻呼和多次寻呼B、一次寻呼可以为local,也可以为globalC、二次寻呼可以是imsi,也可以是TmsiD、采用tmsi寻呼可以增加寻呼容量

考题 以下关于寻呼(Paging)的说明,哪个是错误的?()A、对MS的寻呼是由BSC发起的B、系统是通过IMSI或TMSI对MS进行寻呼的C、系统在MS所在的位置区域范围内对该用户进行寻呼

考题 下列关于寻呼的说法正确的是()A、寻呼的通知由PDCCH1A/1C格式通知UEB、PDCCH的通知上携带P-RNTI,表示这是个寻呼小区C、UE根据自己的ID(IMSI)计算自己可能存在的寻呼时间,并进行监听D、具体的被寻呼UEID承载在pagingmessage中

考题 下面是关于寻呼子信道的几种说法,请问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对于支持DRX的手机,空闲状态下并不是长期监听Um接口上所有的PAGING消息,它只监听属于它一组的寻呼子信道B、在系统消息上下发,通知MS守侯在哪一个寻呼子信道的计算是通过DB中的数据来计算的C、下发PAGING消息时计算寻呼子信道是通过主机运行中的全局变量来计算的D、BSC在运行过程中相同寻呼间帧数编码不能任意改动

考题 关于寻呼类参数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对TD-SCDMA系统,每个寻呼帧有176个QPSK符号。B、每个寻呼指示因子中的连续比特被交织地放在Midamble码的两边,奇数比特被放在左边,偶数被放在右边。C、一个寻呼块数据由一个PICH信息块和PCH块构成D、寻呼指示因子长度设置过大时,处于小区边缘的UE不易读取到PICH。

考题 以下关于寻呼成功率说法正确的是()A、寻呼成功率=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B、寻呼请求仅记录一次C、响应时多次响应之和

考题 以下关于寻呼(Paging)的说明,正确的是()A、对MS的寻呼是由BSC发起的B、系统是通过IMSI或TMSI对MS进行寻呼的C、系统只在MS所在的位置区域范围内对该用户进行寻呼D、系统只在MS所在的小区范围内对该用户进行寻呼

考题 关于DRX和寻呼信道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IMSI都对应四个专门的寻呼组B、每个IMSI都对应一个专门的寻呼组C、每个寻呼组都分别与小区的一个寻呼子信道相对应D、MS通过IMSI算出寻呼组E、空闲状态下,某寻呼组的MS只在固定的寻呼子信道上来收听系统广播的寻呼消息

考题 以下关于寻呼指示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IMSIB、TMSIC、LAID、RAI

考题 要知道寻呼的位置就需要得到相应的寻呼参数,以下与此无关的是:A、寻呼周期B、寻呼帧C、寻呼时机D、寻呼范围

考题 关于寻呼,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PDCCH的通知上携带P-RNTI,表示有寻呼消息B、寻呼消息由PDSCH传送。C、当UE收到PDCCH携带P-RNTI,表示有本UE的寻呼消息。D、UE根据自己的ID(IMSI)计算自己可能存在的寻呼的时间,并进行监听

考题 关于寻呼策略说法错误的是()A、寻呼可以分为一次寻呼、二次寻呼和三次寻呼B、一次寻呼可以为local,也可以为globalC、二次寻呼可以是imsi,也可以是TmsiD、采用tmsi寻呼可以增加寻呼容量

考题 以下关于寻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p是物理信道PICH在一帧中下发的PI寻呼指示数,取值范围在(18,36,72,144),该参数在系统消息中通过NumberofPIperframe指示。B、UTRAN可以对处于CELL_PCH或者URA_PCH状态的UE发起寻呼来触发小区更新过程。C、UTRAN可以对处于空闲模式、CELL_PCH状态或者CELL_FACH状态的UE发起寻呼来触发UE读取更新的系统消息D、如果UE处于CELL_FACH和CELL_DCH状态下,网络侧下发的寻呼消息类型是寻呼类型2,其它状态下是寻呼类型1。

考题 关于TAC规划,哪个说法不正确() A、可以大致参考现有网络的LAC或者位置区来进行规划B、一个LTE的小区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的TAC、TAList中TA数量越多,寻呼覆盖面越大,越不容易发生寻呼失败,但是也会带来寻呼量增加D、TAC由4位16进制字符组成

考题 关于WCDMA中的寻呼流程说法正确的有()。A、寻呼分CN发起的寻呼和UTRAN发起的寻呼B、CN发起的寻呼又分协作寻呼和非协助寻呼C、UTRAN发起的寻呼,如果UE处于CELL_FACH或者CELL_DCH状态时,采用PAGINGTYPE1从DCCH寻呼UED、UTRAN发起的寻呼,如果UE处于空闲状态、CELL_PCH或者URA_PCH状态时,采用PAGINGTYPE2从PCCH寻呼UE

考题 单选题关于寻呼,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DCCH的通知上携带P-RNTI,表示有寻呼消息B 寻呼消息由PDSCH传送。C 当UE收到PDCCH携带P-RNTI,表示有本UE的寻呼消息。D UE根据自己的ID(IMSI)计算自己可能存在的寻呼的时间,并进行监听

考题 单选题要知道寻呼的位置就需要得到相应的寻呼参数,以下与此无关的是:()。A 寻呼周期B 寻呼帧C 寻呼时机D 寻呼范围

考题 单选题关于寻呼策略说法错误的是()A 寻呼可以分为一次寻呼、二次寻呼和三次寻呼B 一次寻呼可以为local,也可以为globalC 二次寻呼可以是imsi,也可以是TmsiD 采用tmsi寻呼可以增加寻呼容量

考题 多选题以下关于寻呼成功率说法正确的是()A寻呼成功率=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B寻呼请求仅记录一次C响应时多次响应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