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35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引流增加,呈血性出血。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
输FFP
B
补充血小板
C
抗凝治疗
D
输RBC
E
静注鱼精蛋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引流增加,呈血性出血。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 输FFPB 补充血小板C 抗凝治疗D 输RBCE 静注鱼精蛋白”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男,35岁。在腰麻下行疝修补术,当晚患者烦躁不安,不能入睡,体检伤口无渗血,耻骨上膨隆,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此时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肛管排气B.协助排尿C.给予止痛剂D.给予利尿剂E.给予镇静剂
考题
男性,35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后4h发现胸腔引流量增加,呈血性,查ACT>130s,出血原因最可能为A、止血不彻底B、凝血因子不足C、循环中残留肝素作用D、纤溶亢进E、DIC
考题
患者,女,28岁,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血性引流物增加。首先应考虑的原因是A、止血不彻底B、血小板或凝血因子不足C、纤溶亢进D、缺氧E、低体温若排除上述出血原因后,查ACT>130秒,则最可能为A、止血不彻底B、凝血因子不足C、血循环中残留肝素D、缺氧E、低体温此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输FFPB、补充血小板C、输冷沉淀D、开胸探查E、静注鱼精蛋白
考题
患者,男,35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引流增加,呈血性出血。此时应进行的处理为
A.减浅麻醉
B.抗过敏治疗
C.置病人于头低位
D.调整气管导管位置
E.立即停止向气腹内注气
考题
患者,男,35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引流增加,呈血性出血。此时应首先考虑其原因为
A.空气栓塞
B.麻醉过深
C.药物过敏
D.皮下气肿
E.气管导管位置过深
考题
男,35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引流液增加,呈血性。若排除上述出血原因,查ACT>130秒,则出血原因最可能为( )
A.止血不彻底
B.凝血因子不足
C.血循环中残留肝素
D.纤溶亢进+
E.DIC
考题
患者,男,35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引流增加,呈血性出血。若排除上述出血原因,查ACT130秒,则出血原因最可能为()。A、止血不彻底B、凝血因子不足C、血循环中残留肝素D、纤溶亢进E、DIC
考题
患者,女,28岁,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血性引流物增加。若排除上述出血原因后,查ACT130秒,则最可能为()。A、止血不彻底B、凝血因子不足C、血循环中残留肝素D、缺氧E、低体温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血性引流物增加。首先应考虑的原因是()。A
止血不彻底B
血小板或凝血因子不足C
纤溶亢进D
缺氧E
低体温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因肺癌行右下肺叶切除,术后送重症监护室,胸腔闭引流通畅。术后2小时观察引流血性液约400ml左右,患者血压100/70mmHg,心率102次/分,此时最佳的处理措施为( )。A
视引流量增加输液、输血量B
大量止血药物使用C
增加抗生素用量,防止感染D
重返手术室手术止血E
高半坐卧位保持引流通畅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血性引流物增加。此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输FFPB
补充血小板C
输冷沉淀D
开胸探查E
静注鱼精蛋白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后4小时发现胸腔引流增加,呈血性出血。若排除上述出血原因,查ACT130秒,则出血原因最可能为()A
止血不彻底B
凝血因子不足C
血循环中残留肝素D
纤溶亢进E
DIC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